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辅当家,说说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张居正

张居正随无宰相之名,但却实在有贤相之实。他是内阁首辅,也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不论是为人臣子还是为人师长,他做的都算合格。不说别的,就说一位皇帝40年不早朝,还能在皇位上好端端的作者,就够让人惊叹了。纵然这和明朝的行政体制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如果没有一位绝无二心的宰相压着,皇帝恐怕早已让人架空。也许正应了“居正”这个名字,居正道,行正事。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辅当家,说说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张居正

张居正出身于秀才家庭,小时候就聪颖过人,他的曾祖父对他十分看中。因为在他出生之前他的曾祖父曾经能到过一直白色的小乌龟,他的曾祖父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说明家里会降临一位天纵之才。后来张居正的作为也印证了曾祖父的期待。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辅当家,说说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张居正

他的考学之路也十分的顺利,因为小时候就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所以当地的知府很喜欢他,对他特别器重。十二岁的时候通过童试,知府亲自给他改了“居正”这个名字。十三岁参加乡试虽然落榜,但考官只是想在磨练他几年,张居正因此更加努力。十六岁的时候,他顺利的通过了乡试,这么年轻的举人在古代其实十分少见。想想范进我们就知道,这么年轻就中举是怎样的天资和荣耀。二十三岁时他以第九名的成绩中了进士,这就更加难得了。总的来说,张居正整个求学生涯都是以学霸什么度过的。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辅当家,说说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张居正

接下来就要讲讲他的仕途。古代科举考中进士之后不能直接当官,除了前三甲,其他人都要去翰林院学习几年,然后在决定是留在中央当官还是说到地方当个地方官。在翰林院一段时间,他亲眼目睹了翰林院内部激烈的政治斗争。也对政治进行了一些反思,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念。他也曾经仕试图向上司提出了一些意见和见解,但是都犹如石沉大海,被忽视或者被拒绝了。这段经历让他理解到,也许现在在政治方面并没有他的发展空间。于是他接着生病的由头,告假回家。一休息就是三年,他用这三年的时间四处游历、体察民情,因为一段期间的积累,他后来的改革措施才顺利成型。重新树立了政治理想,他决定再次投身仕途。重返翰林院之后,他专注于发展人脉,而不是急躁冒进的表达政治观念。后来他结识了裕王,使他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辅当家,说说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张居正

高拱下台后,他得到了在翰林院主管事物的机会。这为他后来的政治发展做好了铺垫,此时的张居正明显不再是原先那个自视甚高、年轻气盛的天才少年了,在政治上他更讲求谋略,也越发想要追求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权利。正是进入内阁是他政治上又一大迈进,改变了他整个政治生涯。因为裕王的关系,他得以担任大学士的名号进入内阁,也就是进去了权利核心。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辅当家,说说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张居正

然而即使是进入权利顶端,他依然面对重重困难。内有激烈的政治斗争把朝政搅得一团乱,流民问题,财政亏空,根本就无法得到解决。外部也是四面楚歌,北方有鞑靼屡屡进犯,西南有土司蠢蠢欲动,东南沿海有倭寇让人寝食难安。张居正作用计谋帮皇帝解决了鞑靼的问题,但是依然要以贸易上的妥协代价。不久穆宗去世,朝堂陷入新的混乱,又将面临一次面临大换血。张居正就是在这次更迭中实现了新的晋升,成功担任了首辅的职位。这对一直怀有崇高的政治报复的他来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辅当家,说说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张居正

由于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只有十岁,所以作为内阁首辅大臣的张居正有着十分巨大的自主权。加上太后也十分支持他,所以他实际上是完全放开了手脚。他在官吏的选拔和考核制度上、财政税收上、军事制度上都进行了一些列改革,对明朝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在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上都极负盛名,有无数崇拜者和追随者。但他也有为了更有力的进行改革而笼络势力、发展党羽,一度行程首辅独大的现象,但是始终没有危及皇权,他本人更加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辅当家,说说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张居正

张居正仕途的末期,过得并不顺利。先是有人举报他孝期不服丧,然后皇帝也和他翻脸。随之而来的就是改革受阻,最后张居正因此因病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