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此屬基督耶穌乎?

如果說:古代的中國農村是儒釋(佛)道交織下的天下。

那麼,如今的農村:一切歸於基督——耶穌。

所謂的儒釋(佛)道,隨著傳統文化的衰落一步步邁入衰亡。

畢竟,國外的月亮,更圓,更亮。

農村,自此屬基督耶穌乎?


​但事實上,在我們看到的眼中:

信仰基督、信仰耶穌的人信仰前後一般是有明顯變化的:

不再斤斤計較、小肚雞腸;

不再沉默寡言、愁苦在臉。

其人,變的積極樂觀,愛國,愛人,愛己。

但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好,我們可以說是中華對外來宗教同化、改造的成功。社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但,宋某不甘心。

外來宗教的猖獗意味著本土宗教的衰亡,更意味著本土文化的衰落

曾有訓:男戴觀音女帶佛。

農村,自此屬基督耶穌乎?

當觀音菩薩不再為世人所念,

當孩提不知彌勒佛是何許人也。

我們,為後人留下的中華文化是什麼?
農村,自此屬基督耶穌乎?​我們:佩戴的、看到是:

以十字架為榮,以菩薩佛祖為土。

農村,自此屬基督耶穌乎?


​​從本質上來講:

儒:

曾經讀書人的象徵,高貴、榮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但近代以來卻是要被打倒的孔家店的老窩,現在更是懦弱、無能、老好人的表現!

而現在這社會卻是容不得老好人,所以儒在當下,難為!

縱然國學熱一陣陣興起,而國學熱學來一般便是儒家為尊。但我們是否學到它的魂:仁義禮智信。

釋:

佛家子弟似乎在當下千千萬,但佛的思想有幾人承接?

靠雜耍般的少林功夫?還是帶著許願般的信徒。

但而一本《金剛經》,有多少位佛家信徒常閱?

(注:莫說佛教本是印度的東西,經過上千年的發展,華夏之佛,和印度當年,大不相同。並且,已經融入到傳統文化之中。)

道:

道觀常有,但何曾深入到普通農民?

《道德經》、《莊子》固然是道家經典,但道家、道教是兩種概念。

那麼,關於道教,普通農民,又有幾人知道它的經典書籍?有沒有一本書如《聖經》一般,令信徒常閱?

農村,自此屬基督耶穌乎?​三教不抵基督一家,是悲哀,是該就這樣下去麼?

前文已說,目前中國的基督是經過改造後有利於民族發展的宗教。

雖然如此,宋某從來不認同他。

因為它和本土宗教的差異是中西文化差異的代表!

也就是說,它基督——耶穌和傳統主流的儒釋道融合的可能為0。

本土宗教是本土文化寄生的根本,脫離了本土宗教,本土文化就是無根之木。沒有任何文化是靠上層專家學者就能支撐的。

如果一個文化只留給了專家學者,那麼就意味著:該文化已經泯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而現在,很悲哀的是本土宗教正在一步步帥亡!

本土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是否會跟著本土宗教的衰亡跌入深淵,這是可以預見的。

宋某一直很奇怪的一件事是:

略懂西方歷史的人都知道,西方近代的崛起是從宗教改革開始。

當新基督的旗幟飄揚在歐洲大陸之上時,西方開始從文化上崛起。沒有宗教的革新,哪裡有什麼啟蒙思想活躍的空間?哪裡有西方崛起的資本?

而現在坐看國內,對儒釋道改革的聲音在哪裡?

沒有新儒釋道的誕生,沒有新宗教創造一個屬於中華民族每一個人的環境。

擁是中國崛起,中國文化崛起又在何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