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那种苦和沉重粗砺的生活比起来,连个喷嚏都算不上

我从来没想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的人有一天会变成一个胆小懦弱、踌躇不前的人。

学习的那种苦和沉重粗砺的生活比起来,连个喷嚏都算不上

1

中学时,我幻想逃离学习的桎梏,奔向自由的人生。

学习太枯燥了,太苦了。

每天晚自习到十点,每天五点半起床。

上午在教室坐一天,下午还得在教室坐一天。

风雨无阻、严寒酷暑不断。

到后来,我终于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我发现我远离了父母家乡,真的算得上自由了。

即便你凌晨三点还在打游戏、刷韩剧也不会有人唠叨着让你睡觉。

即便你花掉一个月的工资去消费,也没有人在后面劝你节俭。

很巧合地是,我还是每天五点半起床,因为我要赶在天通苑乌泱泱的人群排队之前进地铁,去南五环的公司上班。

每天还是加班到近十点,然后拖着身心疲惫的身子再进地铁。

学习的那种苦和沉重粗砺的生活比起来,连个喷嚏都算不上

2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生活的苦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和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生活的苦是可以重复的,每天重复的生活的状态。

“渐渐”的痛苦的感受弱化了,

“渐渐”的习惯这种钝刀子割肉的疼,并且长出了芥蒂伤疤。

让人进入习惯性无助的状态。

“渐渐”真是个可怕的武器。

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久而久之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但是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循序渐进,

不如生活的苦那样重复,

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

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

一个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

毫无疑问,很多人会选择前者,毕竟这个世界上愿意主动给自己找罪受的人总是少数。

学习的那种苦和沉重粗砺的生活比起来,连个喷嚏都算不上

3

有时候,学习的那种苦和沉重粗砺的生活比起来,真的可能连个喷嚏都算不上。

狂妄的少年变成油腻的大叔。

不敢丢工作,因为还有老婆孩子还要养。

看到中学的同学创业捞金,也是满满的羡慕和期待,

不敢放手去干,因为万一失败了,血本无归,连现在重复机械的工作也没有了。

慢慢走上了父母的老路,只会期待儿女往后能混得好些。

茨威格《断头皇后》里面有句台词,“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人是个机体,他活力四射,充满冒险精神的时间也就少年时代的十年,

过了那个时间的努力,就错过了命运赠送的天赋。

你说我懦弱?对,我就是。

你说我宁愿在一个半死不活的舒适地带也不愿放手一搏?

对!

因为我害怕,害怕即便奋力一搏后还是灰涩的人生。

学习的那种苦和沉重粗砺的生活比起来,连个喷嚏都算不上

4

但是,生命是有时间终点的游戏。

我更害怕,当生命的时钟走到尽头时,回顾一生,我是个胆小鬼。

什么出格和出彩的事情都没做过,

回忆不起来什么事件能让我刻骨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