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宰相、相国,有什么区别?

用户58669320304


丞相、相国是一回事,是官职,是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百官之首,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宰相,只有辽朝设为官职,在历史上泛指执行丞相官职职务的官员。


一.丞相、相国是官职,古代的皇帝,综理国家大事,军民工农财文法,繁琐杂务,根本忙不过来,于是自春秋战国始设置丞相、相国一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为百官之首,相当于现在的政府首脑,总理、首相职务。

如秦朝助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封建帝国的丞相李斯,汉朝助汉高祖刘邦成就帝业的“汉初三杰”之一的丞相萧何,相国一职,秦汉之后不再设置。


二.宰相,只有辽朝设为官职。

宰相是在不设丞相的朝代,对行使丞相职权官职的统称。

如唐宋,不设丞相一职,唐太宗时设“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后不久改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员额不定,由多人充任,以分散职权,行使丞相职权,习称宰相。

又如,明初设置丞相,不久裁撤,以内阁大学士行使丞相职权,内阁首辅亦称宰相。

再如,清朝始仿明制,初以殿阁大学士行使丞相职权。

但自雍正皇帝设立军机房,后改军机处,军国大事皆经办理,为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殿阁大学士变成皇帝授予文武勋臣的荣誉性加衔职务。




z山海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因为牵扯到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皇朝的核心制度。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王的最高级别行政官员的通称,并不是特定朝代的特定官名。在周朝,宰相的官名叫做太宰,秦汉则为相国和丞相。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和宋朝的宰相则称之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元朝又恢复为丞相,到明清从制度上不再设立宰相,现实操作中,明朝公认以内阁大学士为宰相,清朝以军机大臣为宰相。

可以说,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原王朝就没有一个朝代真的有“宰相”这个官名,但是每朝每代都有一些官员被皇帝和其他人认为是在承担“宰相”的职责。


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在上面这句话中,我留下了一个缺口——中原王朝。因为离开了这个限制的话,还真有一个朝代,有“宰相”这个官,这就是和宋朝做了一百年兄弟之国的辽朝。辽朝特立独行的设立了南北宰相府,每个宰相府都有左右宰相,辅助南北院大王来管理政务。


解释完了宰相,再来说说相国和丞相。相国原名为相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国中百官中最高者,一般来说是君主的亲信或者贵客,辅佐君主处理政务。像吕不韦在秦国就曾经担任过相邦的职位。

而丞相则开始是秦国的官名,位在相邦之下,有左右丞相,辅助相邦处理政务。出土文物,秦国东陵器物上刻有金文:

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

这就说明在秦国,相邦和丞相是同时存在的。后来秦统一了六国,而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所以也继承了相邦和丞相的职官名称。但是因为汉高祖的名字叫刘邦,为了避讳,就把相邦改成了相国。


汉朝的第一任相国是齐王韩信,而第一任的丞相是萧何。韩信是诸侯王,而萧何只是侯,由此也可以看出,汉朝相国的地位是何等的尊贵,居然是以诸侯王来担任的。后来韩信因为谋反而伏诛,汉高祖就把萧何从丞相提拔为相国,但是干的事情还是一样的。从此以后,汉朝就再没有相国和丞相并存,往往就是先干着丞相,等有功之后,提拔为相国以表示尊崇——其实是换个官职名称还做同样的事情。

汉朝之后的相国就非常少了,直到东汉末年,董卓进京之后,专横跋扈,威逼天子,让汉献帝封他为相国、尚父。到后来桓玄叛晋,刘裕篡晋,也都是先让晋朝的皇帝封自己为相国。可以说,自从西汉之后,凡是做过相国这个位子的,不是权臣,就是想篡位的。正常的政治秩序中,已经没有了相国的位子。


于是汉朝之后,丞相就成为了人臣的顶点,像诸葛亮和陆逊都是以丞相的职位在各自的国家统领百官。而因为丞相权大,到隋朝就把丞相的职能一分为三,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于是丞相这个职位也就渐渐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直到元朝和明朝早期,才短暂的有所恢复,而丞相的终结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因为胡惟庸案废丞相制度,并且严令后世不得再设丞相。至此,无论是相国还是丞相,都彻底的成为了历史。


客官请留步,先赞再关注!


经史通义


丞相、宰相、相国,有啥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

丞相、宰相、相国,根本不是一回事儿。至少,丞相和相国不是一回事儿。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看了其他几位朋友的回答,洋洋洒洒,但错误不少。最集中出现的错误,是把它们当成同一种官职,说相国出现得比较早,丞相出现得比较晚,都是百官的头头儿,同物异名罢了。这样回答靠谱吗?绝对不靠谱!

相,是相夫教子的相,现代人理解为“帮助”,其实这个字的本义是“看管”和“视察”。《尔雅》将“相”释为“视”,也就是“看”;《说文解字》将“相”释为“省视”,有“视察”的意思。

何谓“相国”?看管一个国家,视察一个国家,那是国君的大管家和代理人,是真正的百官之长。

而“丞”这个字,则是“辅佐”的意思。所谓“丞相”,本义是“辅佐相国”,所以最开始,丞相是相国的助理,相国大,丞相小,相国是总理,丞相是副总理。

如果不信,问问汉高祖刘邦就知道了。

刘邦即大位,手底下既有相国,又有丞相。

公元前203年,韩信破赵,被刘邦封为相国。那时候谁是丞相?萧何。韩信官大,萧何官小。

(韩信当过相国)

公元前196年,韩信谋反,萧何妙计安天下,帮刘邦除掉韩信,立了大功,《史记》是这么写的:“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刘邦听说韩信死了,派使臣加封萧何,让萧何从丞相升为相国。

(萧何本为丞相,升为相国)

萧何当了相国,丞相位置空了出来,那谁当丞相呢?大家可能猜不到,竟然是樊哙!没错,就是那个在鸿门宴上抱着生肘子大啃的狗肉将军樊哙。事实上,樊哙至少从公元前201年起就挂着“丞相”的衔儿,那时候韩信为相国,樊哙和萧何都为丞相,位居韩信之下。

(大老粗樊哙也当过丞相,位居相国之下)

西汉叔孙通制礼,文武百官朝见皇帝,排班次序是这样的:诸侯王在第一排,相国在第二排,太师、太傅、太保在第三排,丞相以及挂丞相衔儿的大将在第四排……

相国比丞相大,比丞相地位高,比丞相排名靠前,这不是刘邦的发明,而是至少从秦朝开始就建立起来的传统。秦始皇在位时,设相国一人,丞相二人,一个左丞相,一个右丞相,两个丞相都是相国的助手。

严格来说,秦始皇时还不叫“相国”,而叫“相邦”。邦就是国,国就是邦,相邦是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正式确立的正式官称,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历史人物,例如张仪,例如吕不韦,例如二桃杀三士的晏子,都做过相邦。西汉建国后,为了避刘邦的名讳,相邦才改为相国。当然,其他朋友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已经提到,无须赘述。

刘邦比秦始皇聪明,也比秦始皇猜忌,他吸取韩信谋反的教训,有时候故意空出相国的位置,只设丞相,不设相国(例如他临死之时);有时候故意空出丞相的位置,只设相国,不设丞相(例如高祖五年到高祖十年之间);有时候同时封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相国,相国下面又安排一堆丞相,让很多武将都挂丞相的衔儿。这样一来,像春秋战国时期那种单凭一个相国(相邦)或贵族世家就能掀翻整个朝局的局面,出现的概率就低得多了。


开周说宋


宰相、相国、丞相,在古代位高权重,可谓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列宰辅。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宰相、丞相、相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获得!)

先举几个名相的例子


比如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继位为秦王,吕不韦为相邦(相国),号称“仲父”,权倾天下。“奇货可居”的吕不韦,权力之大,令秦王嬴政都甚为忌惮。嬴政长大亲政后,设法罢黜吕不韦,后来又令其饮鸩自尽。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诸葛亮,就曾担任过蜀汉丞相一职,掌握蜀汉大权,连蜀汉皇帝刘阿斗都要敬诸葛丞相三分,呼为“相父”。


比如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中的人物萧何,辅助刘邦夺得天下,刘邦誉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也曾担任过大汉丞相一职。

何止萧何?与萧何紧密相关的一代兵仙韩信(韩信也是萧何女婿),在汉四年被封为相国,率兵击齐,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后又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又何止韩信?那位早年以屠宰猪狗为业、曾在“鸿门宴”上拿盾牌、啃大肘子、救刘邦一命的樊哙,虽是一个草莽武将,后来也坐上了大汉左丞相之位(挂职)。


“宰相、丞相、相国”的区别:

1、宰相

宰相,是古代最高官职的通称,也是一种制度,即“宰相制度”。


“宰”意为主宰,“相”意为辅佐。宰相,即辅佐君主管理天下。宰相最通俗易懂的含义就是: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通称。

宰,在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相当于君主或贵族的大管家。周朝时,执掌国政的叫“太宰”,执掌贵族家务叫“家宰”,掌管一邑的叫“邑宰”,实际上已是官员的通称。

相,本为相礼之人,有“辅佐、勘察”之意。比如先秦时代,就有“相邦”一职,位高权重,(与“相国”同意,邦即国的意思)。


战国时期那个“三寸口舌胜百万雄兵”、主张“连横”的张仪,就曾是秦国秦惠文王时的相邦。


“宰相”联称,始见於《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他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


2、相国

相国,“宰相制度”初期“宰辅”的官名。相国,是一国百官之首,下设丞相,辅佐相国。“丞”就是“辅佐、辅助”之意。相国,打个比方,相当于总理,丞相,相当于副总理。

有的时候,君主担心相国之权太重,相国之下会设左、右丞相,以分相权。也有的时候,不设相国,仅设丞相、或设左右丞相,相互制衡。

宰辅之职,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设置。总之,有的朝代不设相国,丞相就是百官之长,若设左右丞相,一般多以右为尊,右相为主相,左相为副相,右丞相地位会高于左丞相。(当然,各个朝代有所不同,也有左丞相地位更尊的情况)。


3、丞相

丞相是“宰相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实质官职名称,宰相不一定都叫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看!)


春秋战国、先秦时期

春秋时期,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


管仲,就是助齐桓公姜小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一代名相。


秦国在秦惠王十年(前328)始设,以张仪为相(相邦)。秦武王二年(前309)设左右丞相。惟楚国终战国之世未设相位,仍以“令尹”为最高官职(跟“相国”意思差不多)。秦始皇统一后,仍以丞相为百官之长,有两人时,分为左右,以右为上。


西汉、东汉时期

秦有相国,汉初先置丞相,后改为相国,各诸侯王国亦设过相国,后改称为相。金文都作“相邦”,文献记载作“相国”。为避汉高祖刘邦名讳而改“相邦”为“相国”。

西汉惠帝、吕后时设左右丞相,汉文帝后只置丞相一人。东汉时期不设相,以“大司徒”任宰相职权,实如“宰相”。东汉末,汉献帝时始改大司徒为丞相。


“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就担任丞相,人称“曹丞相”,后来还封魏王、加九锡。



唐朝及以后

武则天曾改尚书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唐玄宗李隆基开元时,又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无宰相之实)。唐玄宗天宝时,仍恢复仆射原名,而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后亦复旧。北齐、北周也有左右丞相。


北宋、南宋时期

北宋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


如今还跪在岳飞庙前的石像秦桧,他就曾是南宋时期的宰相、权臣。


南宋、元及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以前,都有左右丞相,行宰相实权。


明、清时期


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一职,由皇帝亲决国政,永不再设。


后来,明朝阁职渐重,“内阁制”形成,替代“宰相制”,内阁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承明制,清代也无“丞相”一职,雍正帝时设“军机房”,经乾隆定名“军机处”、“总理处”,内阁职权逐渐被其取代,“军机处”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行“宰相之权”的人。



明、清两代都习惯上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并无正式宰相名份,则只是用以对内阁大学士的尊称。

宰相制,历史悠久,起源春秋时期,而完结于明代。以上就是宰相、丞相、相国的区别。

各位亲爱看官朋友,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撰文:峰子哥;关注“峰子奇观”更多趣历史!欢迎点赞、转发、评论交流!】


峰子奇观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汉朝,辅佐君主的最高官吏。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比如在唐玄宗时期改尚书仆射为丞相,当时的丞相就不是宰相之职;元朝的行省丞相则为地方官,亦非宰相

宰相是古代最高行政官员的统称,宰相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位或职务。例如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刘墉是清乾隆时期大学士,可谓权臣,虽非丞相却行丞相之职。丞相和相国在某些朝代是一个具体的官职,是那个朝代官职最高的人;但在有些朝代,某些职务的官员的职权就相当于丞相,例如三省制时期的中书 门下 尚书三省最高长官就相当于宰相,但他们官职的名称并不是丞相或相国。到明太祖时期,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辅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后来内阁职权渐重,内阁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到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总结下,丞相,相国和宰相都说的是一个朝代最高的权臣,只是在各个朝代的称呼不同而已。


简单历史客


宰相是帝王身边最重要的人,其职责是辅佐帝王,处理政务,推荐人才,统领百官。正如司马迁《史记》中所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得任其职也。”

丞相、宰相和相国之间,看似相近,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在秦朝和汉朝初期,相国和丞相同时存在,相国的地位高于丞相,像萧何,先是任丞相,然后才任相国的。至于宰相,中原大地上的历朝历代,就没有一个朝代和国家叫过帮助皇帝管理国家的那个大臣叫宰相,周朝的宰相叫太宰,秦朝的宰相叫丞相、相国,那个佐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天下的著名谋士李斯,后来就当了秦朝的丞相。而那个在赵翼《陔余丛考》一书中所说,因痛惜赵国被秦国所灭,自己不惜残害身体,净身进入秦宫去激发秦始皇家族内乱的赵国公子赵高,也是在当了丞相后,杀尽秦朝宗室,最终导致秦朝灭亡的。汉末三国时期,曹操、诸葛亮都是有名的丞相。

唐朝的宰相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朝的宰相开始也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叫参知政事。后来,宋神宗无丰改制后,左相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叫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宋徽宗时,左相叫太宰、门下侍郎,右相叫少宰、中书侍郎,到了南宋,又干脆叫左丞相,右丞相。在元朝,宰相叫丞相。

由于在元朝后期,很多皇帝不理朝政,将权力委托于丞相,结果造成丞相权力过大,对朝局的稳定造成极大不良影响,为此,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特别是处置了宰相胡惟庸一案后,皇权与相权的争执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朱元璋一怒之下,取消了宰相一职,而宰相所管理的政务,全部分摊到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处理国家政务和大事的权力,就全部集中到了皇帝一人的手中,这也是加强皇权的一招“妙棋”。

也可以说,明朝通过废除宰相,将决策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行政执行权则交给了六部。然而,皇帝决策总要有商议讨论的对象,于是就有了以内阁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为主体的内阁,内阁开始只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后来随参政日久,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朝廷的行政中枢,也涌现了严嵩、张居正这样的权臣,但他们的结局都不够好。

朱元璋废除宰相一职后,中国古代史上从此再无真正名义上的宰相,清朝亦复如此。清兵入关后,仿明制,将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国史院等内三院改称为内阁,设置内阁大学士,为名誉宰相。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成立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执行宰相职权,总揽军国大计,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俨然是朝廷宰相,但其权威,已与唐宋时期的宰相相去甚远而不能同日而语了。


帝国的脸谱


丞相、宰相、相国有本质区别,权力不可同日耳语,皇权和相权之争涵盖各朝各代,两汉皆被丞相灭国,而其后的宰相(群相制或称首相制),虽然也出现奸臣、弄臣,却对皇权形成不了实质性的威胁。相国又名太宰、相亦是国相,春秋战国诸侯分封,但是共尊周天子,诸侯名义上为周臣子,诸侯立国相,亦为相国。所以三者之间,相国地位最低,可理解为诸侯国的丞相。本文重点说的是丞相与宰相的区别。


秦灭六国后,立左右丞相,其中以右丞相为尊。秦汉时期丞相与后世宰相的根本不同,是开府治事。什么是开府,即丞相可在丞相府办公,丞相配置属官,这与现代君主国英国、日本接近。西汉时,丞相统领百官,有选拔官吏之权,有监察百官和处罚之权,有考核诸侯国之权,有统领百官朝议奏事之权,有封驳圣旨和诤言之权,凡国家有重大事件,均有丞相主持百官商议,再由皇帝与丞相商议后定夺。所以丞相的定位,是协助皇帝管理国家、百官、军队、外交等方方面面,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决策权。


丞相开府配置的属官有:丞相司直负责监察百官,丞相长史、史、少史辅助丞相处理政务,东曹yuan负责郡国事,外出监察州郡,西曹yuan领百官奏事,主簿省录众事,另有议曹、辞曹、奏曹、贼曹、决曹、集曹、户曹、法曹、尉曹、仓曹、兵曹、金曹、侍曹等等分管各类国家事务。可见开府的丞相府实际就是个小朝廷,丞相同时拥有国家决策的执行权,只是大事需要召集百官朝议并上报皇帝。所有丞相的权力是同时拥有决策权与执行权,能对皇权造成极大的牵制和威胁,这与宰相只拥有决策权有本质的区别。

可见汉制丞相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时相权过重,一旦用人不当即为权臣。所以汉制丞相频繁更改,后来增设尚书台及尚书令,把日常行政事务剥离过去,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司空、太尉共执朝政,汉献帝时曹操独揽大权,废三公重立丞相,被蜀汉、吴所仿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重温一下三国,感受曹操丞相的权力。这与汉实施的举荐制相关,丞相权力几乎没有人可以约束,完全靠自身人品道德。

曹魏发明的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开创了新的用人机制,是举荐制向科举制过渡的用人制度。晋遵魏制延续了这一制度,并参考汉代相权过重的因素,废除了丞相,由汉代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以中书、门下、尚书分割丞相权力,此时权力最大的中书监,职能接近丞相但受各方面牵制,如地位更高的三公及尚书、门下省、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割,再也达不到汉制丞相统领百官的威严,是丞相制(开府治事)向宰相制(朝班治事)的开端。

隋唐立国时,进一步弱化丞相的概念,采取的是群相(或首相负责制)制,尚书省最高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中书令、门下令及增设的同平章事等皆可视为宰相,但是唐朝没有宰相这个官职,如权臣李林甫官拜尚书令(右相)、兼尚书左仆射。隋唐后各朝也遵循这一制度,彻底弱化了相权,群相相互掣肘,随时可以相互替代。宋设枢密院,明设内阁,清设军机处,都是宰相们办公的地方。宰相们有决策的权力,而执行力又归于六部,所以汉以后再也没有出现权相争夺皇权,自己上位做皇帝的事情,宰相制替代丞相制是皇帝约束相权的权力设计,后来又将调兵权和练兵权分开,是皇帝约束将权的权力设计。


烟酒阁大学士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知识问题,在我们日常的阅读、看戏和交谈中常常涉及,我乐于尝试回答。

综合而言,相国和丞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的最高官员。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相国是最高的一位官员,丞相最初是其助手。

丞相作为官员第一人始于秦始皇,以后各朝沿用,多设左右二相,至于谁是首辅,各朝有所不同。

宰相则是对所有君主最高辅臣的统称,不是实职。宰相所指包括相国、丞相,以及后来的尚书令、仆射、大司徒、平章事、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下面分述之。

宰相

宰相是我国古代,对辅佐君主的最高官员的一种通称,除了个别朝代,并非具体的官名。

宰的字意,原指古代管理祭祀屠宰的人,后引申为主持、管理者;相的字意为辅助。

史传伊尹辅商尊为相,周公秉周封为太宰,皆辅佐君主的最高官员,后人据此,就将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泛指臣子的最高者。宰、相联称,始见于战国末期《韩非子·显学》。

宰相所泛指的实职最高官员,在不同朝代的名称变化很大。包括太宰、相国、上卿、上大夫、令尹、丞相、尚书令(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平章事、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所有这些官,都泛称为宰相。宰相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不止一个人。

丞相

丞相,是被泛称宰相的正式官名之一。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作为首辅,此时的丞相,仅是相邦的副手,有时设有左右两个。

作为最高行政官员的丞相,始自秦始皇。西汉初期承袭秦制设丞相,后改丞相为大司徒,汉末曹操复设丞相。魏晋南北朝、隋朝与唐初均不置丞相,改为尚书(令或左右仆射)、中书(令)及门下(侍中)三省长官,中唐玄宗恢复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

明清时期,最高的阁辅为大学士、并分有文华、武英等四殿两阁六级。清雍正朝设军机大臣,成为实际上的最高辅臣。

后面的各种官职,都是相当于丞相的最高官员。

相国

相国在汉代以前称为相邦,亦是辅助君主治国的最高官员,最初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秦汉沿用。相邦地位比丞相高,只设一人。最初,丞相仅是相国的副手。

汉初沿用相邦之制,为避汉高祖刘邦的緯,改称相国。因为相国的权势很大,有时危及王权,所以多次废兴,逐渐式微。东汉以后,演变成为对当朝最高官员的一种尊称,常被权臣作为篡权的位置,比如三国时代的董卓、曹操。(图片及资料取自网络)


施亦南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n宰相一:宰相制度的变迁\n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n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n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n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执政。汉献帝时,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n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n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元丰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乾道间又改为左、右丞相。\n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n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n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n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n二<>\n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宰相并不是一个官名,实际上是一个群体,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领导层。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又称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此外,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行政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n宋神宗元丰改制,废除二府三司制,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任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任中书侍郎。\n南宋初,左、右仆射加同平章事,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两省侍郎改为参知政事。南宋孝宗以后,正宰相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复参知政事。此外,?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宰相\n三,历史上著名的宰相管仲魏冉商鞅吕不韦萧何周勃:汉文帝时丞相。曹操诸葛亮陆逊王猛王安石张邦昌秦桧陆秀夫:宋时负幼帝跳海的丞相张居正刘墉


谈笑书生


最靠谱、最有文化的回答:

宰相:

  《史记·陈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宰相最通俗易懂的含义就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秦朝,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  汉朝仿秦制,丞相为正职,御史大夫为副职。  唐朝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参议政事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是宰相。尚书令,以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仆射为长官任宰相职。  明初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被废除。后来皇帝政务繁忙,又设内阁大学士。随着内阁大学士的政务加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废除宰相制度之后,再无宰相正式名分。

  丞相:

  丞相,是代替皇帝统帅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高官职。丞相是宰相制度中具体的官职名称。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武王二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最先开始使用丞相之名。  以上是宰相和丞相的区别,简短一点就是,宰相是最高官职的通称,也是一种制度;丞相是最高官职的一个称呼。宰相不一定都叫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相国:

  相国(相邦)作为一个正式的官称出现要比丞相早,相国(相邦)和丞相是两个不同的职位。并且丞相最初出现是相当于相国(相邦)的副手,相国(相邦)的地位要高于丞相。后来相国逐渐被丞相取代,到吕不韦后,秦国不管出土文献和传统史料就都不再见相邦和相国的记载。据公号“历史为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