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政策有所升級,搖號購房,公平應該成爲遊戲規則的首要前提

近日,杭州搖號事件算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事件持續發酵,雖然還沒有明確證據表明是違規操作,但相比較參與了多次搖號卻都沒有中籤的購房者,確實“中籤率”高得驚人,以深圳為例,要搖號,先交500萬誠意金,剛需一族早早淘汰出局。

限購政策有所升級,搖號購房,公平應該成為遊戲規則的首要前提

三天三城調控緊密來襲

杭州提出,在住房限購區域範圍內,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機構銷售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房),並要求市住保房管部門對相關政策進一步研究完善。

長沙規定,進一步加強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購買資格審查。暫停企業在限購區域內購買商品住房,已購買的商品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滿5年後方可轉讓。

西安要求,在住房限購區域範圍內,暫停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機構銷售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從以往各城市的限購政策來看,無論是限購還是限售政策,多數針對個人或家庭,而對於以公司名義買房卻較少提及。此次,三大城市在三天之內連出調控政策,矛頭直指“以企業名義購房”。對公司購房進行管控,相當於限購政策有所升級,預計更多城市會在公司購買住房方面收緊政策。

限購政策有所升級,搖號購房,公平應該成為遊戲規則的首要前提

相比於二三線城市來說,這項政策調控對於供需結構緊張的城市來說效果更為明顯。新政策對於企業購房行為進行了嚴格限制,暫停企業在限購區域內購買商品住房,在企業層面穩定了市場需求。

綜上,可以看出出臺暫停企業在限購區域購房的政策,堅持了“住房不炒”原則,防止企業與剛需爭奪購房資格,規範了房地產的購房規則。同時,也助於防止個人以企業名義投資炒房,讓供需關係真實的體現出來,從而改善住房市場供需平衡。可問題是,搖號公平問題得以解決了,價格依舊太高了,在城市選擇租房似乎是更為適宜的,可以在58同城上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挑選不同的房子,未來希望調控力度不放鬆的同時,可以更多的出臺保障不同人群居住的政策。

限購政策有所升級,搖號購房,公平應該成為遊戲規則的首要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