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對農作物危害的預防和補救

農藥對農作物危害的預防和補救

充分了解藥劑性質,嚴格控制使用劑量和濃度,選擇正確的配製和使用方法。對作物敏感的農藥應禁用或慎用,在作物敏感期應慎用或降低濃度,高溫、乾旱、大風時不能施用,應合理安排種植結構,避免上下茬作物、鄰近作物使用農藥引起危害。對當地未曾施用過的新農藥,在施用前必須進行小面積的藥害試用。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預防農藥對農作物產生危害。

農作物發生危害後,可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以下補救措施:

1、噴施中和劑:針對導致危害的藥物性質,使用與其性質相反的藥物進行中和緩解。如樂果等有機磷農藥產生藥害後,可噴施200倍的硼砂溶液1-2次。

2、噴施解毒劑:如多效唑等抑制劑或延緩劑造成為害時,可噴施“赤黴素”溶液解救。

農藥對農作物危害的預防和補救

3、灌水降毒;因土壤施藥過量造成的藥害,可灌大水洗田,一方面滿足作物根系的吸水需求,增加作物細胞水分含量,降低作物體內農藥的相對濃度,另一方面灌水能降低土壤中農藥濃度,減輕農藥對農作物的毒害。

4、噴施生長調節劑:根據作物的需要,選用生長調節劑進行葉面噴施。能促進作物恢復生長,減輕藥害造成的損失。

5、及時增施肥料:作物發生危害後生長受阻,長勢減弱,若及時補充氮、磷、鉀肥或腐熟有機肥,可促使受害植株恢復生長。

6、葉面噴肥:葉面噴肥作物吸收快,可根據作物需要用0.1%---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0.2%---0.3%尿素溶液,或葉面寶、多效活力素、惠滿豐等葉面肥進行噴施,以促進作物根系發育,儘快恢復生長。

農藥對農作物危害的預防和補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