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說到“霍童風景區”,估計很多人跟陳哥一樣,只識霍童古鎮,不知其他

就在霍童邊上的石橋村,也是霍童溪流域人文風景的核心。石橋村,是中華民間開鑿隧道水利工程第一人“黃鞠”的故里。去年,霍童“黃鞠灌溉水利工程”,還成功入選了“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今天,陳哥就先帶大家走進“石橋”這個了不起的村落。

第一站

石橋風光+龍首堂

遊覽時間: 約30分鐘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市區出發,導航定位“石橋村”便能直達。沿霍童溪畔,漫步石橋村,一路美景不勝收。要知道,陳哥對霍童溪可是“情有獨鍾”。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十幾棵兩百年以上的大榕樹從公交亭開始一字排開。大榕樹庇護下的霍童溪,魚兒清晰可見,清澈的溪水由淺藍、湖藍到淡綠,美到窒息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各種鳥叫聲清絕於耳。不用刻意取景,隨手按下快門,哪個角度都是一幅大自然賜予石橋村的魅力畫卷!今年,石橋村還入選中央財政支持範圍中國傳統村落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1400年前,霍童溪河谷地帶還是一片荒原。在黃鞠的帶領下,人們在霍童溪沿線大興水利、開闢農田,從此,開渠千年,分蔭萬畦。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石橋村內的 “龍首堂”,是黃姓後裔為黃鞠而修建的紀念堂,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龍首堂”雖幾經重修,但至今還保留有隋、唐、明、清幾代的建築風格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紀念堂入口莊嚴矗立的石牌坊,被村民打掃的一塵不染的祠堂,後人對黃鞠先人的敬仰清晰在目。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究竟黃鞠有多厲害?接下來,就跟陳哥一起去膜拜一下他的偉大工程吧!

第二站

龍腰渠+私家民宿+賞荷

遊覽時間: 約40分鐘

至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的黃鞠灌溉工程,是迄今發現的系統最完備、技術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遺址,它分為霍童溪右岸的龍腰渠、左岸的琵琶洞渠,共長十多公里,灌溉面積兩萬餘畝。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從石橋公交站往左水泥路開,穿過寧屏公路,大約500米,便可看到龍腰渠。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陳哥看到第一處水渠時,還覺著它和普通的水渠沒區別。沒想到越往村裡走越驚歎,這裡簡直就蘊藏著一個四通八達的水利系統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走在村間小路,陳哥未見其渠,便聞其聲。千年水渠源源不斷的活水,至今還徜徜穿梭在村裡的院子裡、道路旁,甚至還形成了家門口的 “瀑布”小景,而且每條渠水清澈見底。古人的智慧真是相當了得!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早期,龍腰渠還利用渠與村莊的落差建起了五級水碓,通過水車帶動磨、碾、舂、篩加工五穀。如今,這裡還保留著二級水碓的遺址。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這裡的百姓仍在用水車進行糧食加工。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在二級水碓處,陳哥還歪打正著誤入了一傢俬家民宿。民宿由早前土房子改造而成,被主人打理的鄉而不俗。錯落有致的花草,玻璃房、泡茶室、客房、會客廳應有盡有。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民宿後院還有穿流而過的渠水,在陽光籠罩下,也是分外靜美。村民告訴陳哥,民宿的主人只有週末時間才在。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二級水碓的另一側,有幾處荷塘。荷葉碧綠,生機盎然。由於此次採風的時間尚早,小荷才露尖尖角,預計本週將迎來荷塘花開的時節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第三站

探秘琵琶洞

遊覽時間: 約30分鐘

從霍童鎮派出所的三岔路口右轉,大約3公里,將看到一處指示牌,便是琵琶洞遺址入口,沿途還能欣賞下霍童溪左岸的美景。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不同於龍腰渠,如今的琵琶渠已失去了灌溉功能,僅存工程遺址,但也具很高的觀賞價值。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琵琶渠現存5個隧洞。沿著乾涸的水渠,走過長長的鵝卵石路,便來到一號洞。這個幽暗的隧洞,差不多有2米多高,以陳哥的膽量,還真不敢下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剛走過藤條覆蓋之下的二號洞,三號洞口便傳來蝙蝠聲。據說“琵琶洞”因流水聲似琵琶彈奏聲而得名,後因洞內蝙蝠聚多,又叫“蝙蝠洞”。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虛傳。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新修的溪岸堤旁,有條棧道可以到達四號洞、五號洞。此時,穿梭在深邃的叢林棧道,還真有種秘境探索的快感。而走出叢林,豁然開朗,又彷彿進入了“世外桃源”。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美麗的霍童溪讓硬朗的堤岸平添了幾分嫵媚,清風徐徐,溪面光影交織,絢爛無比。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棧道的盡頭是五號洞,可以進去參觀(安全起見,一至四號洞不建議進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洞的上方還能看到當時用柴火灼燒岩石的痕跡。在那個既缺乏爆破材料,更無現代測量儀器的情況下,黃氏先人就懂得用火燒水激的原理開鑿引水隧道,將堅硬的花崗岩鑿穿,難度不亞於“愚公移山”。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第四站

霍童美食+黃鞠陵園

中午小憩,陳哥還去霍童古鎮上覓了把食!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說到霍童小吃,陳哥每次必吃大榕樹處的大腸粉扣和霍童芋頭包,吃一口都是滿滿小時候的味道。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如果吃得不過癮,可以再點一碗冷飲,既能降暑,也能解渴。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最後一站,建議去石橋村口對面的黃鞠陵園看看。穿過兩座石碑坊,田間小路蜿蜒向前便是。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和風向暖,墓草青青。坪中建有石墓亭,還樹有一對中華柱,立有石獅、石麒麟、石馬、石象、石羊等數十件石雕吉祥物。陵園氣宇非凡,倍顯石橋黃鞠後裔的懷祖之情。

寧德近郊這個了不起的村落,竟藏有一個世界級景觀,看完就想去!

此次探訪古蹟的途中,陳哥還得到了一個石橋村民的相助,這位熱心的小哥一路帶著陳哥到達龍腰水碓後,就急忙離開了,陳哥只拍下他三輪車的背影以作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