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方法|考場作文的審題四步走,幫你「審」出好作文

審題是考場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說說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

寫作方法|考場作文的審題四步走,幫你“審”出好作文

一、審題過程

有經驗的考生,應將審題過程分作四步走完。

1、掃視

快速掃讀文題,以明體裁,找重點,求範圍。掃讀的內容為:

①看文題的類型——看是命題、半命題,還是要求自由擬題;看是材料作文、條件作文,還是想象作文,或者是話題作文。

②看文題的內容——是記事,還是寫人;是議論,還是說明;是寫學校,還是寫家庭。

③看文題的表達——是平實的,還是生動的;是直露的,還是含蓄的;是簡單的,還是複雜的。

④看文題的多少——是一個題,還是兩個題;是獨立的兩個題,還是一材兩題。

2、品析

根據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重點:

①理解完整命題的含義,明確重點,確立中心。

②分析半命題的表達形式,理解要求,仔細斟酌之後再進行“完形填空 ”。

③閱讀文題中的材料,從提煉觀點、改寫續寫、其它用途三個角度判定其作用。

④體味材料的含義,初步提煉觀點。

⑤觀察文題中的圖畫,品析含義,提煉主題,確立立意角度。

⑥品讀話題作文的材料與要求,確定自己的作文內容。

3、補讀

審讀構成文題的其它因素,著重查看:

①文章體裁和字數的要求。

②關於擬題、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

③關於材料處理的要求。

④作文過程中不容違反的規矩。

⑤其它特別的要求。

4、深究

①對看不懂的材料再從頭讀過,仔細推敲。

②細讀文題中的解釋、舉例、說明與提示,看其中隱含有哪些對寫作構思有用的信息。

③研究文題前後附加的成段的語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隱含有對文題寫作構思的一些暗示。

以上四個步驟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的“品析”。品析文題時,速度不妨放慢一點,時間不妨拉長一點,以確保真正地理解題義。為了理解的準確,除了從字面意義上直接體味之外,還可以運用如下兩種方法:

①增刪。或在文題中增加字詞,或從文題中減少字詞,從增刪之後變化中體會文題的表達重點,從而強化對文題的理解。

②對比,將卷面上的文題與平時見過的或考前訓練過的文題進行對比,從中體會到大的差別或細微差別,以防止草率套用原先熟悉的材料。

以上四步,看起來比較複雜,但實際上在操作上是揉為一體的,只不過是審題中要注意的四個側面,我們在考場上一定要為自己負責,細心審慎地“步步到堂”。

寫作方法|考場作文的審題四步走,幫你“審”出好作文

二、仔細領會文題的要求

為了嚴謹和科學,也為了考生儘量少失誤,考試作文題的命題者總是要在文題前後交代幾點,並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語。在這簡短的文字中,有著豐富的、指令性與指導性兼容的信息。若不細細咀嚼、領會就匆忙著筆,可能會給考場作文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在作文應試中,不可不仔細研讀文題的“要求”。

文題的“要求”有如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1、交代

每個文題之後必有此項內容。綜合起來看,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

①書寫的要求;②字數的限定;③取材的範圍;④表述的對象;⑤文體的類別;⑥擬題的方式;⑦寫作的禁忌;⑧違規的處理。

這方方面面的“要求”,具有明晰的、乾脆的指令性,只能遵從,不能違反,否則會影響得分。

【例如】作文題“告訴你我的一件新鮮事”中,有如下的作文要求:①內容具體。②以記敘為主,不能用書信的格式。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地名、校名,否則扣分。④字跡清楚,標點佔格,卷面整潔。⑤全文不少於600字,不超過800字。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內容不具體者,要扣分;不寫記敘文的,要扣分;寫成書信了的,要扣分;寫了真名的,要扣分;書寫不整潔的,要扣分;字數超過限制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或以為這些規定只是小事一樁,也許就會糊里糊塗地丟分。

2、解釋

這較多地用於半命題作文、擬題有特別要求的作文、記敘對象可以變換的作文以及文體不限的作文。擬題者往往用一兩句話進行解釋或例說,以指導考生對作文題準確把握,靈活處理。

【例如】考作文題“我和____”的要求中說道:橫向上的內容可寫人和物,如媽媽、老師、同學、貓、花、郵票、足球等。此解釋意在給考生開拓思維空間,告訴我們要從自己最熟悉的內容中擷取材料。

3、提示

主要用於較為強調寫法的作文。命題者用很簡煉的語言,通過文題的要求,或提示寫法,或指導構思。考生對此多加品味領悟,必有好處。

它們之中,有的提示比較直露,如中考題“微笑”,要求寫成記敘文,要求寫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或接觸過的人,在記敘中適當穿插抒情或議論。這個要求直接指導怎樣取材,提醒考生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有的提示則比較含蓄,有“暗示”作用。如中考題“家庭的樂事”,要求以“樂”字貫穿全文,寫一篇反映家庭生活之樂的記敘文。這個要求既明示“樂”是文章的線索,又暗示要記的不只是一件樂事,而是幾件樂事。又如中考題“這是真的嗎”,要求中說“可以加副標題”,這即是暗示考生利用副標題將寫作對象具體化,使寫作集中目標,集中力量。

由以上所述,我們知道,在中考作文時,一定不要淡漠了對文題“要求”的審讀。

寫作方法|考場作文的審題四步走,幫你“審”出好作文

三、認真品味文題的“導語”

除了材料作文,在一般的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之前,有時也會出現一段較長的文字。它們不是據以作文的材料,也不是進行限定的條件,而是語言優美精粹的富於理性或激情的導語,非常類似於語文課中教師設計的“開講語”。作為文題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起著非同小可的作用。

既然“導語”作為某些文題的組成部分出現,那麼就必然有其獨到的作用。品味“導語”的語言,揣摩其蘊含的意圖,也就成為審讀中考作文題的必要過程。

下面,我們結合文題,分別領會“導語”的基本作用。題中括號的部分,即為我們所說的文題“導語”。

【例1】生活中笑聲常與我們相伴。(在笑聲中,友情在加深,學業在長進,困難被克服,隔閡被消除……。)請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選一個有意義的側面,以“笑聲”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文中要有場面描寫。

此導語中含了一組排比句,暗示了這篇考場作文立意的某些側面,並用省略號暗示考生去進行發散聯想。導語在文題中的作用是:①點示立意角度,②開拓寫作思路。通過抒寫“笑聲”可以表現怎樣一個有意義的側面呢?你可以寫“友情在加深”或“學業在長進”,可以寫“困難被克服”或“隔閡被消除”,還可以寫自己由此而聯想到的某個方面。文題的“導語”用“友情在加深”這組排比句,既激發考生多角度地選材,又指點了考生立意的具體側面,隱含的內容相當豐富。

【例2】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原野,吹開了滿園的鮮花……。(在這美麗、幸福、生機勃勃的春天裡,你想說些什麼,做些什麼?)請以“我在春天裡 ”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此“導語”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發寫作情感,創設寫作情景。其優美的語言,能調動考生的回憶,鋪設作文情感的基調;一句“在這美麗、幸福、生機勃勃的春天裡,你想說些什麼,做些什麼?”設置了特定的寫作情景;“想”和“做”則暗示在寫作中如何選材,選什麼材。

寫作方法|考場作文的審題四步走,幫你“審”出好作文

四、冷靜排除文題的干擾

考場作文題中必須安排一點干擾因素。但於考生來說,這卻是影響考場作文質量的不利因素。如果碰上稍偏、稍怪、稍難的題,考生的情緒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所以,為了應對考場上難以預料的情況出現,考生要有充分的自信心,要有冷靜的排除文題中干擾因素的技能。

一般來講,中考作文題中可能出現如下干擾因素,對這些干擾因素,也有相應的排除方法。

1、材料難找

【例如】題目《機遇》。此類文題給考生造成的困難較大。前者的困難在於需要考生自己去找“做法”來議論,許多考生無法先陳述一種好的“做法”。後者則是部分考生未曾體驗過或認識上不去。面對這樣的考題,考生首先要冷靜,力戒慌亂、焦急,然後展開聯想,從自己經歷過的、聽過的、看過的、讀過的、交談過的諸多方面的內容中選出一個點,儘量靠近文題,扣住文題,構思成文。

2、體裁難定

如某地文題“伸出友誼的手”,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這類題體裁靈活,要求寬鬆,能適應不同同學的需要。然而它們也給考生較大的心理壓力。考生需要考慮寫哪種文體順手、好得分,在酌定文體時就費了不少時間,有的同學寫到途中寫不下去,又調頭重寫。

應對此類文題的方法,一是把握住自己的心理流向,保持冷靜;二是注意把握住閱讀文題的最初感受,它往往反映作文構思的最佳選擇;三是確定自己最有把握寫好的文體,中途不要再換。

3、觀點難出

如某地材料作文題,說的是某一富翁看到別人住在好看的三層樓上,也要工匠給他蓋出第三層樓,但不要蓋第一、二層樓。要求聯繫生活實際,據此寫篇議論文。此材料寓義豐富,但考生絕大多數只提出“要打好基礎”的觀點,考場作文主題雷同。

排除此類干擾的方法是研讀材料,展開聯想,發散思維,努力地提煉出若干種觀點,然後特別考慮自己拿出的第一個觀點是否與別人相同,小心地刪去幾個觀點,最後確有把握地確定一個觀點。

4、有勁難使

如某地材料作文題,為考生提供了一張詳細的個人履歷表,要求按照此表寫一份“人物小傳”。這個題完全避免了猜題押題,可以使所有的考生的“考前準備”排不上用場。但由於“小傳”的平實性,也會使一部分優秀的考生無法施展自己的寫作技能。

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就得考慮如何在構思上去進行突破,力求用全新的結構模式完成全文的寫作,其次就是要注意語言表達,要在平實的基礎之上做到生動與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