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就是绝不认输

最近,韩寒在回应关于当年退学时说的一段话让我很以为然:

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值得学习的永远是学习两个字本身。学习”两字,不分地点环境,是一件终老要做的事情。我听到有人美滋滋得意洋洋说,韩寒,我学你退学了。我不理解。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好学呢?为什么不去学我做的好的地方呢?

非常中肯。

韩寒不是因为退学才“成功”,只是因为“成功”才被人放大了退学,比尔盖茨同理。

成功加上引号,是因为不想把“成功”单一化、标准化、具象化。

在我看来,成功既可以是事业有成,也可以是家庭美满,或者两者皆有,既可以是完成积累,也可以是认识自我,或者先后到达。

以前,我在部队时,身边有不少人都在同一种状态:

部队不适合我。

也有同一种预期:

我离开这里肯定大有作为。

然后就在各自嗟叹相互调侃彼此消磨中耗费了一年又一年,除了想尽一切办法或熬或找或跑或送得到职务的调整,生活没有任何进步和惊喜。

而且一直、一致认为,所有一切都是环境造成的。

其实,就是主动认输了。

而事实是,往往在一个领域一个阶段仓促认输的人,到了新的领域下一个阶段,大多也一直输在后面。

我在部队十七年,认识的人中回到地方事业家庭俱佳的百分之九十是在迷彩岁月里也拔尖的人。

而那些从一进入部队就抱怨到离开的人,往往最后都销声匿迹难闻声讯了。

我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就是绝不认输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刚军校毕业到基层部队当排长时,排里的二班长,是一名二级士官。

刚去那几天,无论晚点名安排工作,还是日常管理,甚至写思想汇报,他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好印象。

我很好奇的问别的班长,二班长怎么这么厉害,是大学生入伍的吗?

其他班长哄堂大笑,他啊,小学都没毕业。

笑完后又都是一脸正经加一脸佩服,给我细说他的情况。

原来他真是因为家里穷,连小学都没读毕业,字还认不全,十六岁就来当兵了。(那时部队的准入制度,还没现在这么严格,不过多解释)

天南地北的战友都看不起他,嫌他没文化,不会写字,说话难听。

他也想过当逃兵,逃离那个瞧不起他的环境,逃离那群对他指指点点的人。

可他最终没有逃、没有跑、没有闹,只是一发狠,外出的时候买了一本中华成语词典回来,开始发了疯似的

背!词!典!!!。

到义务兵第二年就能把整本成语词典里所有文字全部背下来。

是的,没错,整本字典所有文字!!!

我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就是绝不认输

说真的,能把成语词典全部背下来的人,绝对是个“狠人”,其中文熟稔度也绝对比现在大多数的大学本科生要高得多。

那时还没有许三多,却有一个让我瞠目结舌的二班长。

二班长自那件事一发狠后就再也收不住,背完成语词典,又开始背训练大纲,还天天缠着指导员帮他改通讯稿,本来身体素质就好,训练还从不偷懒,成绩非常突出。

在第二年年底就毫无争议的立了三等功,成了那几年我们那支连队唯一一个义务兵时期就立了三等功的战士。

转了士官后,连队马上就让他当班长,既拿过军事比武第一,也得过优秀四会政治教员,每年优秀班长更是拿到手软。

中间有一年,二班长很有机会提干,可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那个时候的风气,无论部队还是地方,像提干这种紧要事情是需要各种资本的,最终没有提成。

最后,二班长在二级期满就选择退伍。

走之前,我问他,当年为什么会想到去背成语词典?真的太让人佩服了。

他说,其实没什么,就是轴,不想认输。别人觉得我哪里不行,我就一定要在那里让他们刮目相看。我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就是绝不认输。

话语说得很简单,成语用得很准确,却完全可以想象其中的艰难。

我还问他,没有提干,你失望过吗?

他笑了笑,摇了摇头,没做回答。

退伍回家后,拿着几千块退伍费的二班长在云南老家创业,中间也有不少波折,但直至今日,已经是手下员工上千人的公司老总,企业形象正面,社会舆论积极,上次和我通电话还谈到公司筹备上市的事。

二班长走的路,几乎没有起点,过程曲折艰辛,从来没有抄近。

这样一个人,环境可能让他输了当下,但不认输却让他赢在未来。

而那些起点水平面不知高出他多少倍的人,到了一个地方就开始埋怨环境,抱怨制度,鄙视同事,哪怕他每天心里想、口中喊他的未来在远方、他的世界在外面、他的成功在等待几千上万遍,也只会从一开始就输到最后。

我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就是绝不认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