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最近啊,真的是太熱了,一出門就是一身汗,粘糊糊的,一點都不舒服。很多媽媽留言說孩子連吃飯好像都收到天氣影響,變得沒胃口了~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其實除了高溫食慾減淡、生病也會食慾減淡,還有一個更為常見,卻常常都被寶媽們忽略的:那就是積食!

怎麼判斷還是是不是積食呢?小寶為寶媽們準備了一張參考圖: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如果你的孩子中了其中幾項,那就是積食了!

積食是指,小兒內傷乳食,停聚不化,氣滯不行形成的一種胃腸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不調等為特徵。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嚴重時會導致咳嗽、發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還有便秘、盜汗、蕁麻疹,是不是覺得怎麼會這麼嚴重?

舉例說明,積食為什麼會導致肺炎?積食傷脾→脾虛生痰→痰貯於肺→痰阻肺道→鬱久化熱、傷肺。

所以啊,咱要是從積食不嚴重時就發現了,對症推拿一下,後面的疾病就不會找上寶寶了。在這裡,教一個方法,可以讓媽媽及時掌握寶寶身體健康,今天分享給大家,就是舌診啦。

中醫裡診斷方法分望聞問切第一步就是舌診,媽媽看看孩子的舌苔,就能大概掌握他最近的身體變化情況,通過苔像就能知道孩子病症的輕重程度,這對寶寶後期護理很有幫助。

舌診是觀察舌質和舌苔。舌質是舌體,是舌肌肉脈絡的組織,舌苔是舌體附著的一層苔狀物,由胃氣所生,而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因此,舌苔的變化可反映臟腑的寒、熱、虛、實。

首先我們先認識下我們舌頭的結構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舌面鋪有薄薄的、顆粒均勻、乾溼適中的白苔,常描寫為“淡紅舌、薄白苔”(如下圖)。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當寶寶出現不適時,舌頭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常見情況:

1.寶寶舌苔白且厚時,一般是體內有寒氣所致,越白說明身體寒氣越重。

飲食過量,胃有積滯後舌苔會變厚,脾胃陽虛,寒凝溼滯。如果舌苔中間有一條裂痕,則說明孩子胃氣不足。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2.孩子舌苔黃膩、舌質紅是身體溼熱的現象。小兒飲食不節開始舌苔是白厚,積久生熱以後舌苔從白變黃。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3.寶寶舌尖部位顏色鮮紅,並伴有口臭、眼屎多、小便黃等症狀,表明寶寶心火旺。如果舌頭上紅點點還特別多、伴有咳嗽,則是陰虛火旺。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4.如果舌質偏紅,這就說明身體有熱。舌質紅所帶表的熱分兩種,一種是實熱,一種是虛熱,孩子一般情況下陰虛生熱較為多見,此時非常容易出現咽喉紅腫、扁桃體發炎、口腔潰瘍、口舌生瘡、便秘等症。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5.孩子胃氣虛且伴有陰虛時,就會出現地圖舌。出現地圖舌時小兒也容易大便不調,或稀溏或便秘,此時寶寶脾胃已經虛弱到一定程度了。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孩子的臟腑嬌嫩,各器官功能發育不完善,因此在吃這個問題上媽媽要格外留心。當媽媽發現寶寶有上述舌頭的情況時,便可以藉助小兒推拿為孩子做健康護理。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主要是針對寶寶積食不消化,小兒推拿治療積食是以消食導滯、健脾益胃為原因。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一 清大腸經(3分鐘)

位置:位於食指橈側面,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橈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腸腑、除溼熱、導積滯,多用於治療便秘、食積等症。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二 揉板門(5分鐘)

位置:板門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魚際肌之中點,重按有痠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慾不振。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三 順運內八卦(5分鐘)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手法:以圖中黑點為起點,做順時針作畫圓,運的感覺為接觸皮膚,又不產生壓力,又像是懸空,想象八卦那種柔和感

作用:形滯銷食,常用於食慾不振等病症。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四 推四橫紋(3分鐘)

位置:四橫紋位於四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手法:用拇指橈側緣或食、中指螺紋面,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為推法,為改善積食等問題的要穴之一。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五 清天河水(3分鐘)

位置:天河水位於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直推,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天河可清熱解表,瀉心火等,為常用小兒推拿穴位之一。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六 掐四橫縫 (5分鐘)

位置:四橫紋在手掌面,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注:“指間關節”即指骨與指骨之間形成的關節)。

作用:理中行氣,化積消脹,退熱除煩。四縫也為消化類的常用穴位之一。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 注意事項

1、推拿最好一天一次(重症推拿兩次),推拿只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為帶動皮下組織,推拿介質用爽身粉或嬰兒油。

2、小孩年齡不同,組方中各穴位相同時間下的推拿次數會不一樣,須注意。

3、厭食的小孩重點是揉足三里與揉腹,每天早晚堅持揉5分鐘,長期堅持必能改變小孩脾胃狀況。

4、如果通用方使用後,症狀仍得不到緩解,請及時到有經驗的小兒推拿調理師或正規醫療渠道治療,切莫在家獨自折騰耽誤孩子病情。

5、如果孩子內熱較重、或者因積食而發燒,可加推清胃經、清補脾經、退六腑。

配合【固元兒保】中藥小兒外敷貼效果棒棒噠!寶寶安心,媽媽放心!

夏天太熱,你家寶寶是不是不吃飯?

青島固元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