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的看客心理,是你太麻木還是人性太黑暗?

病態的看客心理,是你太麻木還是人性太黑暗?

看客心態長什麼樣?

前段時間,發生幾起駭人聽聞的事件。

6月20日,遭遇性騷擾的甘肅女孩站在樓頂徘徊許久,終於跳下不治而亡,因為圍觀者的催促像一把把看不見的匕首直捅心窩——

“怎麼還不跳?”、“猶豫什麼哦?乾脆點啊!”

7月2日,上海世外小學兩名學生被砍身亡。目睹整個過程的吳先生寫了一篇文章聲討兇手。誰知在文章後面出現很多冷酷的跟帖——

“砍得好!幹得漂亮!”、“上海人最噁心了!就死倆,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以上催促者和跟帖者們所共同擁有的心理狀態叫看客心態,是指人們面對別人的痛苦懷有看好戲一般的期待,以冷漠、麻木、圍觀為特徵,表現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有時嫌沉默不夠痛快,故意用語言激化當事人的情緒,尋求更大的刺激。

小時候讀魯迅,對作品裡的看客形象記憶猶新,《藥》裡的,《阿Q正傳》裡的,《孔乙己》裡的,長大後才注意到,文學裡的看客和現實中的看客都不是青面獠牙的大惡人;

而是普通人,他們的看客心理也並不是衝動和偶然,而是植根在更為深刻和複雜的土壤中。

病態的看客心理,是你太麻木還是人性太黑暗?

看客思維使然

看客心理背後是一種習慣性的看客思維。

前不久,我表妹買了一個精裝修的單身公寓。收房時對照合同發現偷工減料,諸多不符。

於是打算聯合其他住戶向開發商討要說法。沒想到,其他住戶非但不和表妹結成同盟,反而責怪她多事——

“安安心心收房吧,不必那麼認真!”、“你找別家吧,我這房用來出租,有點不符也不要緊。”

表妹忙乎一圈,領略到了什麼叫看客思維。就是一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思維,擁有這種思維習慣的人,說到底就是精神上的懶惰,他們只圖便利,絲毫不關心自己的利益受損,甚至嫌你太較真。

弱者心態使然:

擅做看客者十有八九是社會的弱者,他們的弱表現在兩方面:

用更弱者的困境作對比,來獲得優越感

這種人的一大特點是他們從不通過努力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是通過別人的悲慘來顯得自己處境良好。在這種動機的驅使下,哪裡有悲痛欲絕的個體,看客就迅速聚集到哪裡。

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

在充滿戾氣的群體中,不敢發表自己認為正確的意見,迅速和催促別人跳樓的人融為一體,這也壯大了惡的力量。

旁觀者效應使然

看客心態作為一種社會心理現象並不是中國獨有。

1964年,紐約,一名女子在住所附近被歹徒劫持,有38個鄰居目睹此事,但無一人出手相助。這起事件引起兩個心理學家的注意。

實驗發現:無人幫助受害者的原因恰恰是因為圍觀者眾多。這叫旁觀者效應——人越多,就越沒有人去為受害者發聲。因為責任被分散了。

這說明相比單獨的個體,人群中的個體更容易作惡。而現在有了“躲在背後,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的網絡,做惡者更隱蔽,作惡成本更低,更加肆無忌憚。

如何避免成為看客?

知乎網友依依回憶起自己身患抑鬱症的那段時光:那時我想一死了之,父母卻充當看客,非但不勸慰,還冷嘲熱諷,為此我非常痛苦。

我想告訴那些看客,想自殺的人,需要別人拉一把,而不是用刻薄的話語將她們推向深淵。我們該如何避免成為看客呢?

病態的看客心理,是你太麻木還是人性太黑暗?

負起自己的責任

傅佩榮教授曾說:人心向善。

大部分人並沒有主觀作惡的想法。人群中催促別人跳樓的只是極少一部分。可是“不出聲,不出頭,不出力”的看客文化卻使惡蔓延,善退縮。

為什麼“不出聲,不出頭,不出力”呢,臺灣的高震東校長說:

因為我們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匹夫就是大家。大家有責也就是所有人都可以推卸責任,這叫社會懈怠。正確的教育應該是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今天,我看到女孩跳樓,如果我所受的教育讓我對自己說,這是我的責任,雖然我不認識女孩,但她就像我的孩子、我的兄弟姐妹,那麼我便想方設法勸阻她,解救她。

今天,我聽到有人在無恥地催促別人跳樓。

如果我所受的教育讓我對自己說,這是我的責任,雖然他看起來很兇悍,但如果今天我不發出聲音,我不站出來說你不可以這樣做,將來被逼死的,也可能是我的孩子,我的兄弟姐妹。

病態的看客心理,是你太麻木還是人性太黑暗?

善良是一種選擇

當看客們說:我的生活不如意,正好找個替罪羊發洩的時候,他們把生而為人,堅持善良的責任推給了外部的環境和事件。但他們忘記了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人有選擇善良的自由和能力。

拿最近的世界盃舉例。

有一場,巴西名將內馬爾倒在場邊,一名墨西哥球員悄悄蹭過去,抬腿,狠狠碾了他一腳,內馬爾痛苦地蜷縮起來,這一腳顯然是故意的,充滿肇事者的不平衡。

這種不平衡就是在你以為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作惡的看客心態。

在另一場比賽中,日本2比3惜敗比利時。看臺上,幾位日本球迷一邊哭泣一邊撿著垃圾。我頓時對日本隊肅然起敬。

這就是反看客心態——就算我傷心欲絕,失意萬分,也要保持冷靜,不能把氣撒在不相干的地方。無論何時,人都有選擇善良的自由。

伏爾泰曾提醒我們:小心當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如果把最終的悲劇比作雪崩,那些看客是否意識到自己正是造成雪崩的原罪?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