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我們首都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古蹟數不勝數。而說到吃,老北京小吃粗略統計有100多種,驢打滾、爆肚、茶湯、炒肝、豌豆黃……真是叫人目不暇接,北京最具代表性的老北京小吃十三絕可能很多朋友都沒聽說過吧!今天我帶各位來看看咱老北京的十三絕都是什麼,外地來北京的朋友一定逮機會嘗一嘗。

驢打滾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驢打滾又稱豆麵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麵加水蒸熟,和麵時稍多加水和軟些。

名字由來:《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裡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麵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九門小吃

艾窩窩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用糯米洗淨浸泡,爾後入籠屜蒸熟,晾涼後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拌和成餡。

艾窩窩歷史悠久,明代稱之為窩窩,流入民間。後改名艾窩窩是有緣由的:在清人的《鄉諺解鈁》一書中講到:因為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御艾窩窩。”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御”字,所以省卻了“御”字而稱“艾窩窩”。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仿膳

糖卷果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糖卷果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桃仁、瓜仁等輔料,中醫認為棗肉味甘性溫,有補脾和胃、養氣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衛不和、貧血心悸、煩躁多夢等症,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藥膳,因其有滋補作用,深受中外食者青睞,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隆興盛名優小吃

豌豆黃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按北京習俗,農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

推薦地點:仿膳、南來順、護國寺

糖耳朵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又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鬆軟,甜蜜可口,是清真教人所制。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九門小吃

茶湯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相傳源於明代,因用水衝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湯。茶湯是以炒熟的糜子面為主料,加紅糖以開水衝之,再加入桂花、葡萄乾、核桃仁、瓜子仁等拌勻而成。

賣茶湯的很吃功夫,沖茶湯時要掌握好那鋥光瓦亮的大銅壺,難度很大,因為壺膛裡點著煤炭,加上壺身及開水,往往重達 40 公斤左右,所以動作必須舒展利落,協調有度,倒水時才能毫釐不差,一次完成。否則稍有閃失,燙了手不說,還當眾跌了份兒。

北京城也流傳著一句歇後語:" 賣茶湯的回家——沒面了。"這裡的 " 面 ",當然說的是臉面、情面。

推薦地點:茶湯李

焦圈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老北京小吃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常愛燒餅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

推薦地點:餡老滿、隆福寺小吃

饊子麻花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是寒食節必吃食品。饊子麻花是用發酵面揉擰成麻花形後炸制而成,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九門小吃

奶油炸糕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奶油炸糕北京小吃中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奶油炸糕呈圓形,外焦裡嫩,香味濃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

炸糕,在過去一向還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主食,你如果去人目家作客,主人給你吃炸糕,那就是貴賓待遇,比吃白麵餃子規格要高。

推薦地點:護國寺小吃、隆福寺小吃

蛤蟆吐蜜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是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推薦地點:隆福寺小吃

薑絲排叉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將炸得的排叉入薑絲熬出的桂花飴糖中過蜜,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隆福寺小吃

炒肝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根據記載,炒肝作為北京傳統早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問世百餘年了。炒肝是由開業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會仙居"發明的,是在原來售賣的"白湯雜碎"基礎上,去掉心和肺並且勾了芡,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炒肝。

正宗的吃炒肝方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一手託著碗底,轉著圈嘬,好處是腸、肝和芡汁分佈均勻。

推薦地點:合義齋

糖火燒

真正的北京小吃十三絕

推薦地點:大順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