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軟肋:大豆

中國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卻尚未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大豆。中國無法種出足夠的大豆。這可能會導致大豆作為與美國製衡的工具的威力受到制約。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上週在特朗普對中國加徵關稅後,中國決定對美國大豆徵收25%的關稅。去年,美國的大豆種植者把近三分之一的收成賣給了中國。以美元計算,在美國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中,只有飛機超過了它。中國從美國購買的大豆去年達到了140億美元,如此大的數量很難在短時間內立即轉向新的供應商。外國種植的大豆是牲畜飼料中的低成本蛋白質以及食用油的主要來源。中國去年消費的大豆中,近九成來自海外,總計超過一億噸(墨西哥作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僅購買了500萬噸)。為了增加其他類型的動物飼料供應,中國海關取消了對各種農副產品的檢驗要求,包括花生粕、棉籽粕和菜籽粕。中國最大的大豆種植省份黑龍江的農民開始種大豆了,作為激勵,省政府向農民提供了大豆補貼和玉米改種大豆輪作補貼。

中國的軟肋:大豆

即便如此,如果想自給自足,中國還需要將全國農用地的一大部分——依照不同統計,在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間——用作種植大豆。為了減少對美國大豆的依賴,中國可以提高國內每英畝土地的大豆產量。但在黑龍江的農民承認,要達到與美國農民一樣的產量,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的農業較為機械化,並且人們也接納轉基因大豆。中國允許進口轉基因作物,但黑龍江禁止農民種植它們。許多人對這類產品對人和土地的安全性存在很深的懷疑。現代農業是很昂貴的。現代化的問題則是同樣會受制於美國。則涉及一個秘密武器:美國技術。中國農業用機械較為便宜,但卻容易出故障。另外則是,中國的肥料如今比以前要好多了。但在過去,很多農民是用美國的化肥的,有句俗話說得好:“一靠老天,二靠美國老二胺(磷酸二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