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1家庭教育課堂|作爲家長,關於對孩子的「延遲滿足」你真的理解對了嗎?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家庭教育

自2016年起,高明區婦聯設立了“3861”幸福家熱線服務,為有需要的家庭及個人提供家庭教育諮詢、心理輔導、預約面談、個案跟進四大服務,2018年將延續開通“3861”幸福家熱線服務,如果你遇到有家庭方面的煩惱、小孩子的教育等方面問題,可撥打0757-88663861——“3861”幸福家熱線啦!從5月7日起,3861家庭教育學堂將推出家庭小故事,教你如何做個聰明的家長,讓孩子快樂成長,敬請持續關注!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麥太太今在街上碰到了很久沒見的老朋友,得知原來朋友的兒子已經三歲了,就聊起了育兒經,朋友說兒子平時行為規矩,很少哭鬧,原來她有一條帶娃的

“制勝法寶”:延遲滿足。

當她的兒子還是個小嬰兒時,每次想吃奶都要嗓子哭夠3分鐘才會等來媽媽的懷抱;想要某樣玩具,也要等上一會兒才拿得到;想吃零食,必須努力表現才能得到……一個看起來很有自控力的小男生就這樣煉成了。還說有一次外出聚餐,兒子看到媽媽走遠,就立刻抓起剛才媽媽不許他吃的零食塞進嘴巴,然後又抓起一把……但是等媽媽回來,兒子又變回乖寶寶的樣子。這個媽媽引以為豪的乖男生,長久以來壓抑自己的願望,不敢對媽媽提要求,也不敢反抗媽媽的命令,只能通過極端方式來發洩情緒,甚至,跟媽媽相處時都透露著疏離和冷漠。

麥太太說:這一切,都是那個被誤讀的“延遲滿足”惹出的禍。“延遲滿足”能否有效的秘訣,不在於“延遲”而在於“滿足”,延長寶寶對想要的東西等待的時間,是一種對意志力的“考驗”,能順利通過這些“考驗”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都會更有成就,更有出息……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問題一:無條件滿足和延遲需求滿足之間,家長該如何把握?

無條件滿足很重要,延遲滿足也很重要。首先,“無條件滿足”是訓練孩子“延遲滿足”的必要前提。在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儘可能地不設條件地去滿足孩子各種身心對父母的需求,比如餓了要喂、哭了要回應,這份“無條件的滿足”是幼兒最需要的身心依靠,孩子的內心是相信父母在一定的“延遲”之後,會給予他食物、擁抱和愛的,所以他才會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

對於一個從未被滿足過的孩子,你讓他如何有能力去“延遲”?

其次,“無條件滿足”多發生在家庭之外,比如父母帶孩子外出時或參加活動時,孩子有身心的需要,這時父母就要全力給予孩子關注和滿足,讓孩子知道他在外面遇到困難時,父母會無條件全力支持他;而“延遲滿足”的訓練更多應該在家裡開展,比如有2個孩子的家庭,當父母照顧更小的孩子時,父母可以嘗試讓大孩子知道需要等待一下,雖然父母同樣愛孩子,但因為弟弟或妹妹的需要更加迫切,作為哥哥姐姐就需要稍加等待,延遲被滿足。在家的環境下,不關乎安全感問題,孩子被延遲滿足的接受度會高一些。

問題二:多大的孩子可以做延遲滿足的訓練?

3歲以前的寶寶,是建立對父母的信任和親密感的關鍵時期,延遲的感覺對這個階段的寶寶的教育意義不大,反而是有損於孩子的心理發育。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問題三:延遲滿足的基礎是孩子對父母有足夠的信賴,這個說法對嗎?

這個說法是對的,真正的延遲滿足,是推遲滿足的時間,而不是隨便取消滿足。

有些時候因為特殊情況,父母需要取消已和孩子約定的某個方面的需求,比如天氣不好不能去公園,導致無法實現父母讓孩子玩的諾言,也要儘可能給孩子解釋清楚,並取得孩子的認可。切忌隨便用一句“我說不去就不去,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來打發孩子。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對於孩子提出的某個方面的要求,一旦父母同意就一定要兌現自己的承諾,不要出爾反爾。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毀約”,孩子自然就不會把大人的承諾當真,久而久之,自己也就學會了言行不一,也難以按照父母的要求學會等待和忍耐。

對不能滿足的事,一定不要哄騙。比如,在商場裡,孩子看中一件玩具。但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於是選擇拒絕。孩子開始耍脾氣、哭鬧,於是父母說:“我們今天沒有帶夠錢,先回去,等下次有錢了再來買。”但父母心裡很清楚,根本沒有“下一次”。其實這個情境並不是“延遲滿足”,而是欺騙。

欺騙不僅會破壞親子關係中的信任感,也會影響孩子自控力的養成。低齡寶寶自控力很低,他們只相信可以觸摸到的、確定的東西。因此,只有當他們知道父母的承諾一定會兌現時,才可能發揮稚嫩的自控力。父母的哄騙,只會讓小寶寶習慣於迅速獲得眼前利益。所以,父母對待孩子,一定要言出必行。

問題四:培養孩子自控力,父母可以這樣做

第一,給孩子足夠的自主機會。在3歲以前的孩子的生活中,如果他有足夠學習自主的機會,而且他的情感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回應,他的自控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第二,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滿足是自控能力發展的關鍵。情感的及時回應和滿足才是自控能力發展的關鍵。自控能力說到底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情緒的能力。而孩子很小的時候還不具備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及時的回應和耐心的陪伴能幫助他們學會自控,能夠接受和承認自己的情緒,這些為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了重要的鋪墊。

第三,沒有人的需求能夠得到100%的滿足,孩子也一樣。孩子的成長有很多階段,在3歲以前,家長可以嘗試給予孩子正面的回應,就算是拒絕孩子的請求也要試著尊重孩子,這是他們學習認識情緒和平復自己情緒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階段給孩子打好足夠的根基,在孩子5-6歲的時候適當限制他們的一些不當行為就不會那麼困難。因為你們之間的根基很深,限制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如果你覺得孩子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他人或者有可能傷害到他自己,完全可以讓他停下來。這時候孩子可能會哭鬧得很厲害,這也很正常,你只需要在旁邊陪伴等待他情緒平穩下來就可以了,不必為此心存愧疚。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正確的“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接受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壓制他們對某些物品佔有的慾望,更不是逼孩子早早“只經歷風雨而不見彩虹”。說到底,應該是父母帶領孩子一起克服當前的困難,以剋制和努力來求得長遠利益的一份自約能力。

所以,父母不應強制孩子接受延遲,而應該營造一個愛的家庭環境,鼓勵開放的親子討論,以父母自身的模範力量讓孩子認識他的內在力量,在日積月累中孩子的品格便自我養成了。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生活中你們有同樣的困惑嗎?

遇到家庭教育上的問題可致電

“3861”幸福家熱線0757-88663861

歡迎來電進行家庭教育諮詢、

心理輔導、預約面談

熱線開通時間

週一到週五晚上19:00-22:00

週六日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30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熱點回顧: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