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家庭教育

自2016年起,高明区妇联设立了“3861”幸福家热线服务,为有需要的家庭及个人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心理辅导、预约面谈、个案跟进四大服务,2018年将延续开通“3861”幸福家热线服务,如果你遇到有家庭方面的烦恼、小孩子的教育等方面问题,可拨打0757-88663861——“3861”幸福家热线啦!从5月7日起,3861家庭教育学堂将推出家庭小故事,教你如何做个聪明的家长,让孩子快乐成长,敬请持续关注!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麦太太今在街上碰到了很久没见的老朋友,得知原来朋友的儿子已经三岁了,就聊起了育儿经,朋友说儿子平时行为规矩,很少哭闹,原来她有一条带娃的

“制胜法宝”:延迟满足。

当她的儿子还是个小婴儿时,每次想吃奶都要嗓子哭够3分钟才会等来妈妈的怀抱;想要某样玩具,也要等上一会儿才拿得到;想吃零食,必须努力表现才能得到……一个看起来很有自控力的小男生就这样炼成了。还说有一次外出聚餐,儿子看到妈妈走远,就立刻抓起刚才妈妈不许他吃的零食塞进嘴巴,然后又抓起一把……但是等妈妈回来,儿子又变回乖宝宝的样子。这个妈妈引以为豪的乖男生,长久以来压抑自己的愿望,不敢对妈妈提要求,也不敢反抗妈妈的命令,只能通过极端方式来发泄情绪,甚至,跟妈妈相处时都透露着疏离和冷漠。

麦太太说:这一切,都是那个被误读的“延迟满足”惹出的祸。“延迟满足”能否有效的秘诀,不在于“延迟”而在于“满足”,延长宝宝对想要的东西等待的时间,是一种对意志力的“考验”,能顺利通过这些“考验”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更有成就,更有出息……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问题一:无条件满足和延迟需求满足之间,家长该如何把握?

无条件满足很重要,延迟满足也很重要。首先,“无条件满足”是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必要前提。在孩子3岁之前,父母要尽可能地不设条件地去满足孩子各种身心对父母的需求,比如饿了要喂、哭了要回应,这份“无条件的满足”是幼儿最需要的身心依靠,孩子的内心是相信父母在一定的“延迟”之后,会给予他食物、拥抱和爱的,所以他才会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对于一个从未被满足过的孩子,你让他如何有能力去“延迟”?

其次,“无条件满足”多发生在家庭之外,比如父母带孩子外出时或参加活动时,孩子有身心的需要,这时父母就要全力给予孩子关注和满足,让孩子知道他在外面遇到困难时,父母会无条件全力支持他;而“延迟满足”的训练更多应该在家里开展,比如有2个孩子的家庭,当父母照顾更小的孩子时,父母可以尝试让大孩子知道需要等待一下,虽然父母同样爱孩子,但因为弟弟或妹妹的需要更加迫切,作为哥哥姐姐就需要稍加等待,延迟被满足。在家的环境下,不关乎安全感问题,孩子被延迟满足的接受度会高一些。

问题二:多大的孩子可以做延迟满足的训练?

3岁以前的宝宝,是建立对父母的信任和亲密感的关键时期,延迟的感觉对这个阶段的宝宝的教育意义不大,反而是有损于孩子的心理发育。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问题三:延迟满足的基础是孩子对父母有足够的信赖,这个说法对吗?

这个说法是对的,真正的延迟满足,是推迟满足的时间,而不是随便取消满足。

有些时候因为特殊情况,父母需要取消已和孩子约定的某个方面的需求,比如天气不好不能去公园,导致无法实现父母让孩子玩的诺言,也要尽可能给孩子解释清楚,并取得孩子的认可。切忌随便用一句“我说不去就不去,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来打发孩子。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对于孩子提出的某个方面的要求,一旦父母同意就一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不要出尔反尔。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毁约”,孩子自然就不会把大人的承诺当真,久而久之,自己也就学会了言行不一,也难以按照父母的要求学会等待和忍耐。

对不能满足的事,一定不要哄骗。比如,在商场里,孩子看中一件玩具。但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于是选择拒绝。孩子开始耍脾气、哭闹,于是父母说:“我们今天没有带够钱,先回去,等下次有钱了再来买。”但父母心里很清楚,根本没有“下一次”。其实这个情境并不是“延迟满足”,而是欺骗。

欺骗不仅会破坏亲子关系中的信任感,也会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养成。低龄宝宝自控力很低,他们只相信可以触摸到的、确定的东西。因此,只有当他们知道父母的承诺一定会兑现时,才可能发挥稚嫩的自控力。父母的哄骗,只会让小宝宝习惯于迅速获得眼前利益。所以,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言出必行。

问题四:培养孩子自控力,父母可以这样做

第一,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机会。在3岁以前的孩子的生活中,如果他有足够学习自主的机会,而且他的情感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回应,他的自控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第二,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满足是自控能力发展的关键。情感的及时回应和满足才是自控能力发展的关键。自控能力说到底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绪的能力。而孩子很小的时候还不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及时的回应和耐心的陪伴能帮助他们学会自控,能够接受和承认自己的情绪,这些为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了重要的铺垫。

第三,没有人的需求能够得到100%的满足,孩子也一样。孩子的成长有很多阶段,在3岁以前,家长可以尝试给予孩子正面的回应,就算是拒绝孩子的请求也要试着尊重孩子,这是他们学习认识情绪和平复自己情绪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打好足够的根基,在孩子5-6岁的时候适当限制他们的一些不当行为就不会那么困难。因为你们之间的根基很深,限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如果你觉得孩子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他人或者有可能伤害到他自己,完全可以让他停下来。这时候孩子可能会哭闹得很厉害,这也很正常,你只需要在旁边陪伴等待他情绪平稳下来就可以了,不必为此心存愧疚。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正确的“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接受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对某些物品占有的欲望,更不是逼孩子早早“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应该是父母带领孩子一起克服当前的困难,以克制和努力来求得长远利益的一份自约能力。

所以,父母不应强制孩子接受延迟,而应该营造一个爱的家庭环境,鼓励开放的亲子讨论,以父母自身的模范力量让孩子认识他的内在力量,在日积月累中孩子的品格便自我养成了。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生活中你们有同样的困惑吗?

遇到家庭教育上的问题可致电

“3861”幸福家热线0757-88663861

欢迎来电进行家庭教育咨询、

心理辅导、预约面谈

热线开通时间

周一到周五晚上19:00-22:00

周六日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30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热点回顾: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3861家庭教育课堂|作为家长,关于对孩子的“延迟满足”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