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汽車關稅下調 刺激國產品牌快速發展

進口汽車關稅下調 刺激國產品牌快速發展

財政部發布的《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的公告》顯示,為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

雖然公告中顯示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正式實施的時間是從2018年7月1日開始,但是各大進口車廠商已經迫不及待打出降價牌,搶跑中國市場。截至5月底,已經宣佈要進行官方降價(包括表態但還未作出具體降價調整的)的車企數量已經超過20家,這也成為中國汽車市場近十年來最大的一場官方降價浪潮,會刺激進口汽車在國內市場銷量的增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汽車銷量達到2887.9萬輛,連續九年居全球第一,其中進口汽車為124萬輛,所佔比重較小,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才是我國市場消費的主要產品,此次進口關稅下調對我國汽車行業的整體影響有限。

我國進口汽車主力車型是大排量豪華車型,所以進口汽車關稅下調首當其衝的便是合資品牌裡的高端品牌,合資車型應對危機的策略一方面是調整價格,另一方面就是提升配置,提高自身的性價比。合資品牌畢竟對中國市場消費者的喜好更加了解,對於國內市場的開發比進口車更有優勢,再加上合資品牌會有一系列的市場自我調節手段,關稅下調對合資品牌的影響有限。

進口汽車關稅下調對國內市場的中低端汽車和自主品牌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甚至還會有一定的積極影響。當前,國內汽車市場已經邁向全面開放的階段,進口汽車關稅下調推動了外資品牌大量進入中國市場,使得國產汽車不得不想辦法提高技術和產品質量,刺激了國產自主品牌在研發領域的進一步提升。

中國國產汽車品牌參與全球競爭的願望十分迫切和強烈。國產汽車想要走出去,需要提高技術和產品質量來面對競爭。雖然汽車進口關稅的下調,帶來了部分進口汽車價格的降低,擠壓了一部分國產車的銷售空間,但這也會迫使國產汽車求新、求變,尋找更加適宜的生存方式,推動了我國國產汽車自主品牌全力發展。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國產汽車在中低端市場發展良好,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高端市場,隨著進口汽車關稅下調,外資優秀品牌大量進入,國產汽車向高端市場前進的腳步被擾亂。面對這一局面,改進、創新、突破,是國產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將加速行業優勝劣汰,湧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自主品牌,衝擊高端市場,同時也會逐步實現大批量出口。未來,隨著國產汽車技術和質量的提升,中國將從汽車大國轉變成為汽車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