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军事防御手段,又能养鱼养蟹,这便是塘泊

塘泊工程的建设,是为了阻挡辽军南下,特别是为辽军骑兵设置障碍。最重要的是缩短了宋军的边防线,不需要再全线防守,而是集中兵力驻扎于要害地带,改变了过去那处处应敌、兵分势弱的被动局面。

既是军事防御手段,又能养鱼养蟹,这便是塘泊

今日雄县

宋真宗以前,雄县、霸州一带的水域并不相接,称为东塘、西塘。为防御辽军侵入,在二州之间设立保定军,成为宋辽边界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真宗年间,大力建设塘泊工程,有效遏制了辽军的进入。到仁宗庆历年间,保定军成为北宋王朝兵力部署最少的地区,约有禁军1000人。塘泊周边的州军,兵力部署也都相对较少。禁军是北宋的主要兵力,至北宋中叶,禁军增至80余万人。塘泊沿线的安肃军、广信军等,部署的兵力各约3500人,雄州部署兵力约1500人。而同时期河北平原中南部冀州部署的兵力,达到1万人,定州更是达到1.25万人。北宋大臣张方平就曾赞扬塘泊之功,称其在保障宋辽边境安全方面,“实功利之大者”。

既是军事防御手段,又能养鱼养蟹,这便是塘泊

定州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初年,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

塘泊工程作为一种消极的军事防御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抵御辽兵入侵。到徽宗时期,由于战争形势变化,界河失去限制作用,塘泊工程逐渐不受重视了。此外,由于河北平原河流多沙,塘泊工程在实际运用中,泥沙淤积问题突出。庆历八年(1048年)以后,黄河三次北决,流经河北平原中部夺御河入海,对塘泊工程建设也带来严重影响。到北宋末年,塘泊工程已经名存实亡,许多淀泊逐渐淤淀干涸,周围涸出的土地不断被围垦,昔日水乡泽国的景象一去不返。

既是军事防御手段,又能养鱼养蟹,这便是塘泊

今天河北的许多淀泊以及天津以南各洼地,大都是北宋塘泊的遗迹。

纵观北宋一代,塘泊工程建设促进水利发展和加强军事防御之外,对这一地区的经济生产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河北平原屯田达367顷,得谷3.5万余石,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驻军的粮食给养问题。同时,塘泊工程的建设,还给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

既是军事防御手段,又能养鱼养蟹,这便是塘泊

塘泊工程的建设,不仅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还为宋军带来了鱼、蟹等水产。

据宋代文献《春渚纪闻》记载,每年的九、十月间,是当地的蟹汛时期。雄县、霸州一带,所产螃蟹很多,价格也非常便宜。当地的官员吃不完,就叫厨子腌制了分送给同僚,或转赠给汴京的贵人,这反映了当时水产业兴盛的局面。历史上著名的胜芳蟹,就在霸县附近,与这一时期塘泊工程的大力发展有很大关系。


联系人:刘艳飞

邮箱:[email protected]

杂志订阅、广告合作与应聘

联系人:王瑞琨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