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风口下,钴业就是那只会飞的猪!

新能源汽车风口下,钴业就是那只会飞的猪!

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迅速成长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一颗新星。201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量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全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从2011年的5700辆快速增长至2016年的41.70万辆。截止到2017年11月,年初至今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63.9万辆,同比大增49.65%,全年突破70万大关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将达到200万辆以上。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首先提出2020年国内年产新能源汽车200万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再次强调至2020年国内年产新能源汽车200万辆,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成本的不断下降,我们认为达到200万辆的可能性较大。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风口下,全球钴需求量大幅增长

钴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电池、高温合金、硬质合金、陶瓷、催化剂以及磁性材料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是拉动钴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到2020年,全球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望达到300万辆,对应带来171.21GWh的电装机量,届时新能源汽车对钴金属的消耗量可达到3.51万吨。在钴的传统应用领域,3C电池和合金对钴的需求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到2020年,全球钴需求量将达到18.27万吨,其中动力电池用钴量达3.51万吨,成为钴消费领域中需求增量最大的应用领域。

供给端:资源集中,供给刚性,未来几年钴供给增量有限

钴矿主要来自于铜镍伴生矿,而铜镍行业处于供给增速持续下滑期,钴供给也受限于铜镍行业扩产进度。刚果(金)是最大的钴资源国和供给国。从产量数据分析来看,在没有新增铜钴矿山的情况下,刚果(金)的弹性增量已达到最大值。未来刚果(金)的主要增量来自于嘉能可katanga的复产和欧亚资源RTR项目。钴其他地区供给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区。分布较散且产量规模较小,几乎无增量。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年,全球钴矿供给增量有限,到2020年全球钴矿供给为17.9万吨。

钴供需将迎来硬短缺,钴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受益于需求端新能源汽车用钴的快速拉动,供给受限于铜镍伴生,钴供需将由过剩转为短缺并逐步扩大,我们预计2018-2020年钴缺口分别为0.43、0.37和0.67万吨,未来将迎来硬短缺,钴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投资建议

通过对钴产业链的分析,我们看到在价格上涨周期中,上游矿商获得产业链中绝大部分利润,MB价格持续上涨,矿企业绩弹性逐步扩大;而中游精炼厂商因折价系数的逐渐降低并没有享受涨价带来的利润。在此逻辑下,我们推荐具有钴矿资源优势的领先企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关注洛阳钼业。

华友钴业:公司为国内钴行业龙头,公司主要从事钴新材料产品的深加工及钴、铜有色金属采、选、冶的业务。主导产品为四氧化三钴、氢氧化钴和硫酸钴等钴产品以及锂电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同增7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0亿,同增9723%。公司业绩预告显示2017年全年归母净利润约16.5-19亿元,同比增长2283.10%-2644.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加15.82-18.32亿元,同比增长2143.67%-2482.43%,业绩大超市场原本预期。

寒锐钴业:公司深耕刚果金多年,熟悉当地钴原料的采购渠道与模式,拥有稳定和扩充矿产来源渠道,公司在刚果(金)设立的子公司刚果迈特,目前拥有钴精矿选矿产能4000吨(金属量)。加工端,公司目前拥有1500吨钴粉产能,800吨碳酸钴产能和2000吨氢氧化钴产能,后续建设的3000吨氢氧化钴也预计达产,共形成5000吨氢氧化钴产量。此外,公司将运用募投资金再建3000吨钴粉和5000吨氢氧化钴产能。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充分受益于钴价的持续走高,业绩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洛阳钼业公司拥有储量丰富的优质资源及储备。公司在国内运营的栾川三道庄钼钨矿,为特大型原生钼钨共生矿,是中国第二大白钨矿床。公司目前钼精矿年产约1.7万吨,钨精矿年产超过1万吨。此外,公司积极在海外开展并购,加大公司的资源储备。2013年,公司购买澳大利亚NPM铜金矿80%权益,NPM为澳大利亚第四大在产铜金矿。2016年,公司完成巴西磷生产商AAFB和铌生产商AANB100%权益并购,通过并购掌握的巴西运营的铌磷矿区拥有世界第二大铌矿资源和目前巴西品位最高的P2O5资源。2016-2017年,公司通过海外并购Tenke铜钴矿80%股权,进一步成为全球钴行业龙头公司。

本文由牛股吧2017原创(niuguba518),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大家留言、转发、点赞!

想关注更多脱水分析,可以关注牛股吧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