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企业做市还是做事?CIT价格腰斩带来的启示

区块链企业做市还是做事?CIT价格腰斩带来的启示

毫无疑问,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分水岭,即使最近比特币价格猛涨,但是众多项目中,能跟上比特币涨幅的代币寥寥无几,和以往的大盘集体上涨有了很大的区别。这说明,市场中的资金对于项目的质量越来越看重,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专业投资机构与基金开始成为市场投资的主要力量。

同时,大量的项目方也处在这个转型的风口浪尖上,曾经在二级市场屡试不爽的手段,依靠消息面与抬升价格来获取用户的方式开始变得不再有效,以产品说话开始成为项目价值判断的主流方式。

可以遇见的是,大量的项目会在最近遭遇价格暴跌,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在市场上显现出来。区块链项目的产品落地时间极长,同时,个人投资者基本上只注重项目代币在二级市场的价格表现,而机构投资者更加看重未来的发展。随着专业投资机构与基金开始成为市场投资的主要力量,短期获利的模式可能会渐渐消亡。

而对于项目方而言,在去年的大牛市结束之后,新入场的项目基本都会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那么把资金用于产品开发,或者用于二级市场维护,就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前进路径。前者虽然短期看来收益较小,甚至出现亏损,但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却是最正确的选择;后者可能短期在二级市场收获颇丰,但是却随时可能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突然死亡,成为了一场完全的资本游戏。

CariNet就是一个典型的选择前者的项目,所以近期的价格腰斩也就在预料之中。我此前曾投资购入了一些CIT,当时比较看重这个项目的一些长线操作,所以不曾太关注近期的一些消息,直到最近价格大跌,很多朋友开始讨论项目前景,才把注意力又拉回到CariNet上。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项目方将二级市场的CIT代币维持在高价格会带来较高的风险与隐患,果然最近由于代币释放砸盘,价格被腰斩,导致了项目方将代币释放延缓,结果又引发了社区的不满。虽然这只整个行业里一个小事件,但是,CIT这次的价格暴跌与舆论风波,其实只是区块链行业目前所面临问题的一个缩影。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当大盘结束暴涨暴跌,逐渐趋于稳定,越来愈多的基金和投资机构开始进场,区块链行业的投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短线获利开始变为长期回报。

本人不才,进入圈内时间不长,但是从事投资行业已有多年,算是对投资行业小有心得,也就这次CIT的问题,发表一下我对整个区块链行业投资理念所存在问题的看法。

CIT虽然价格腰斩,但是仍然维持较高回报率

7月10日,CariNet项目基石轮投资释放,恰逢当日CIT代币登录OKEX交易所,此前维持数倍的高额利润回报,使得部分机构拿到代币之后直接砸向了二级市场。数百万代币砸向市场之后,CIT代币价格在当天狂跌,价格从6块一路跌至3块,并在之后一周持续下跌至2.5元左右,直到近期才展现回暖的趋势。

在释放当日被砸盘之后,CariNet项目方紧急叫停了代币发放,但是并未与社区进行及时沟通,引发了社区对于项目方的质疑,各种流言也渐起。

其实从价格上来看,CariNet基石轮价格为1ETH=3400CIT,以当时的市场价格来计算,成本接近1.5元。而目前经历了长期的熊市,再加上遭遇了释放砸盘之后,CIT的价格依然稳定在了2.5元以上,短期回报率依然在50%左右。对比最近大量上线即破发的项目来说,CIT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完全算得上是优秀了。但是对于浮躁的市场环境来说,投资者大多追求短期的超高回报,而不是项目的长期价值。这不是CariNet一个项目方所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区块链投资理念出现了的大问题。

区块链企业做市还是做事?CIT价格腰斩带来的启示

浮躁的个人投资者难以孵化伟大的企业

前不久,小米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历经8年雷军终于敲钟成功,陪跑了8年的各轮投资机构也最终收获满满。这就是传统的股权投资模式,获得回报所需要的漫长周期,超长的时间周期与不确定因素,成功的机会渺茫,而一旦成功便会收获颇丰。在这个慢长的周期中,投资人需要保持睿智、果敢,坚守项目发展,不时提供帮助。相辅相成,便是对于项目方与投资人之间关系最好的解读。

而去年年底区块链市场疯狂的回报率,使得大量敢于吃螃蟹的人一夜暴富,从此,急功近利成为了整个区块链行业的投资风向标。投资者对于项目方的要求发展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百倍币、千倍币被投资者天天挂在嘴边,一旦价格下跌便是骂声一片,忽略了任何行业的企业发展都是一个长周期的事实。同时,整个区块链行业已经告别了红利期,进入到红海血拼的市场竞争中。

17年底,市场上的区块链项目寥寥无几,大量资金的进入使得这些项目的币价不断蹿升,同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效应与广告效应。而如今,整个投资环境已经趋于理性,随之而来的就是长带半年的熊市,代币的价值从短线暴富变更为长期持有,等待项目落地产生利益,与传统股权投资的方式已经十分接近。

而很多投资者依然曾醉在去年币价高速增长的幻想中,一旦代币出现价格下跌,便是各种谣言四起,甚至引起恐慌情绪,加重下跌的状况。如果真要用非常不客气的语言来形容,中国大多数区块链投资人对于行业发展的理解甚至不如农民。

从做市回归到做事,企业才能长久经营

农民不会因为今年苹果价格暴涨就疯狂种植;农民不会因为今年苹果收成低,就砍掉果树改种其他。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所有人扎堆种植,那么明年苹果价格一定会因为供大于求而暴跌,只有扛过一轮不景气的市场情况,才能等来价格的反弹。而对于大数的区块链投资者来说,来不及经历一个项目的起起落落,拔苗助长成为最广泛的选择。

所以,市场上产生了一种怪象,对于很多项目方来讲,他们最紧要的事情不是做事,把项目做好,把项目落地;而是做市,把宣传做好,把币价做高,上更大的交易所,以此满足投资者快速变现的要求。然而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下,头部交易所上币成本动辄数千万,而场外资金流入区块链市场的速度不断放缓,项目方大量资金消耗在项目开发之外的地方,如何还有能力来维持高额的币价?

币价下跌,回归理性,从做市回归到做事,是必然的趋势,只有真正从数万个区块链项目中脱颖而出,才能带动代币价格的上扬,所有投资者们都应该多些耐心,给项目方一些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把时间都消耗在金钱游戏当中。

区块链企业做市还是做事?CIT价格腰斩带来的启示

CariNet的长期价值,依然值得被看好

回归到CariNet项目本身,即便经历了代币价格暴跌,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项目,尤其是最近项目方公布了锚定币CariCash的一些信息,并提供了CariNet Wallet的时间进度表。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来看,数字代币与法钞的兑换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各个大国对于数字代币的态度虽然一直非常暧昧,但是却严守代币与法钞进行兑换的相关渠道。所以,一旦由于任何原因出现了市场暴跌需要换币止损,或者你想要把代币卖出为法钞的时候,你都需要一个被广泛认可的锚定币,它将给你一个安全的退出渠道。

USDT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CariCash无疑才是目前最完美的那一个。加勒比地区虽然都是一些小国家,但是靠着旅游资源,这些国家的富裕程度却比中国要高得多。同样,这些国家的政局也相对稳定,对于区块链行业的开放态度短时间内不会改变,这就保证了CariCash的稳定性要比USDT高的多。

当更多人认识到了锚定币的重要性之后,CIT作为燃料费的价值才会从需求层面上得以显现。国家层面的信用背书,严格的银行账户监管,知名会计事务所公开审计,只要满足这些条件,CariCash就会成为未来区块链行业中的硬通货。

而CariNet Wallet更是一个长线产品,从其产品功能更新的时间长达接近1年,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瞄准未来的产品。不仅包含了多链钱包的基本功能,后期还会添加点对点加密社交软件与资讯系统,成为类似今日头条一样的内容平台,并在后期发展成为一个去中心话的钱包交易所,将钱包、社交、内容、交易集于一身。

所以说,这次CIT代币的价格暴跌,对于CariNet项目方来说只能算是一次挫折,远远达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是,这次挫折对于CariNet团队的教育意义,却非常重要,同时也帮助CariNet团队去掉了沉重的价格包袱,让项目方的注意力从做市重新回到做事。

离开了短期内的高收益率,才能关注项目更长远的发展,从单纯的投机获利转变到长线价值投资,这就是区块链行业当前转型阵痛期的现状,所有项目方与投资者的必经之路。

CariNet这一步虽然走的惨烈,却是长远发展所必须迈出的一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壮士断腕,未来可期。

区块链企业做市还是做事?CIT价格腰斩带来的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