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從醫12年的兒科醫生,讀懂嬰兒的啼哭,他有不少妙招|好人365

他是从医12年的儿科医生,读懂婴儿的啼哭,他有不少妙招|好人365

他是一名兒科醫生,是患兒不害怕的“白大褂”,家長放心託付的好醫生。繁忙的工作之餘,他還一頭扎進了公益事業。

他是从医12年的儿科医生,读懂婴儿的啼哭,他有不少妙招|好人365

好人簡介:

葉詔煒,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主治醫師,從醫12年,始終堅守“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誓言,將學識、技能、耐心和時間奉獻給醫療事業。為新生兒時刻待命、為嬰幼兒傾聽“解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業,更榮獲2016年“越秀青年力”及越秀區婦幼保健院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好人說:

一個好醫生不是靠好的包裝、好的宣傳而知名,而是靠好的醫德、精湛的技術而獲得讚譽。”

他是从医12年的儿科医生,读懂婴儿的啼哭,他有不少妙招|好人365

讀懂嬰兒啼哭他是好手

看到葉詔煒的時候已是下班時間,診室門前還有人在候診。門內,一名年輕的母親抱著嬰兒,葉詔煒輕柔地細細叮嚀,母親點頭應著。二人的對話聲,旁人即便貼近了也聽不真切,當然,更不會打擾嬰兒的甜睡。“80後”葉詔煒,從醫12載。跟嬰兒接觸得久了,除了聲線、音量增添了奇特的安撫功效,和嬰兒的溝通能力更是日益精進。

兒科是公認的“啞科”,這是行內的通識。想想看,不要說剛出生只會啼哭的嬰兒,就連已經開口說話的幼童也沒辦法準確地自述病情。很多時候,嬰幼兒最親密的照料者,也並不能完全掌握孩子的真實狀況和需要。而優秀的兒科醫生,就必須是他們的“解語者”。不僅僅通過科學檢測,更要靠學識和經驗進行觀察,瞭解嬰幼兒的“表達”,方能對症。

在新生兒病房,觀察和讀懂嬰兒的狀態,顯得更迫切。據葉詔煒介紹,新生兒一旦出現病症,通常會較為嚴重並且發展得很快,需要時時密切觀察,發現後立即作出判斷。讀懂他們的啼哭,這是必修的一課。

目前輪崗至兒保科的葉詔煒,更加的溫柔和耐心。別看幾個測量和觀察的動作,要想對嬰兒順利做完全套,沒有“絕招”可辦不到——葉詔煒的診室裡常備撥浪鼓、Kitty貓,抽屜裡囤著小點心,配合著不同嬰兒的各式喜好,如果這些都不奏效,他的手機裡還有最流行的卡通主題曲,趁小傢伙一分神,檢查一氣呵成。

兒保醫生的主要工作不僅包括對寶寶的生長髮育監測、科學餵養指導、兒童心理疾病診斷,還有兒童性早熟的早期發現、重金屬檢測、中醫保健等,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為寶寶進行兒童保健,葉詔煒有了越來越多“看大的孩子”。“看著他們健康長大,感覺真的很好呢!”葉詔煒說。

他是从医12年的儿科医生,读懂婴儿的啼哭,他有不少妙招|好人365

葉詔煒從醫12載,是一個能和嬰兒“溝通”好醫生。 (資料圖片)

愛崗敬業投身公益事業

除了日常查房、制定診療方案外,每當有寶寶深夜降臨,葉詔煒就得立即回到醫院,趕赴產房或手術室,為新生兒保駕護航。

曾經一個雨夜,凌晨1點,葉詔煒的工作電話響起,對方說:“手術室,母親發熱,胎兒窘迫,羊水Ⅲ度渾濁,快來!”他放下電話,簡單換了衣服鞋子提著傘衝入雨中。路上幾無車輛,出租車更是不見,前方隱約有輛夜班公交。追!頂著風雨,甩開大步,葉詔煒在下一站衝上了空蕩蕩的公交車,終於趕在手術開始前到達醫院。

可是到自己的孩子出生時,妻子打來電話催促他:“孩子快生啦,趕緊來簽字辦手續!”得到的答覆卻是:“嗯,我看完這幾個號就來,你先聽醫生的話……”直到孩子出生前的10分鐘,他才趕到產房。

繁忙的工作之餘,葉詔煒還把自己的時間分給了公益事業。

廣州火車站春運現場,他為春運的醫療保障工作貢獻過力量;作為越秀區婦幼保健院健康講師團的一員,他在越秀區多所幼兒園為老師、家長、小朋友科普醫學知識;成為廣州市紅十字會急救技能講師後,休息日,越秀、荔灣、海珠、白雲、花都都有他為群眾普及急救知識的身影;作為廣東救援輔助隊中的一名志願者,越秀花市、慧靈慈善跑等公益性活動現場,都有他協助維持秩序、救助群眾而灑下的汗水。

妻子總埋怨他:“別人家孩子的事你記得一清二楚,自家的事你什麼都不知道。過不了多久,我是什麼樣子你也不知道了。”這時候,葉詔煒總笑呵呵地回答:“我還記得你十年前的樣子。”

謹記誓言醫風醫德極好

葉詔煒常說:“一個好醫生不是靠好的包裝、好的宣傳而知名,而是靠好的醫德、精湛的技術而獲得讚譽。”畢竟醫生之間的差別,除了專業技能,根本之處還在於醫風醫德,因為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醫生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的發揮。

參加醫療工作以來,葉詔煒深受患兒家屬的好評,除了精湛的醫術、負責的態度,更與他規範治療,不開大處方、大檢查,不收受回扣的良好作風有關。

在診療工作中,葉詔煒以病人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積極瞭解病人需求,向領導反映,與同事探討,共同為改善就醫環境,規範就醫流程,降低輪候時間作出努力,促進醫患和諧。

因為工作表現突出,葉詔煒榮獲2016年“越秀青年力”及越秀區婦幼保健院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把“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誓言作為一生的堅守,甘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作出不平凡的貢獻。

信息時報記者 王曉丹 通訊員 李濱

他是从医12年的儿科医生,读懂婴儿的啼哭,他有不少妙招|好人3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