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终究是一个人的独处

1

很多时候,人惧怕孤独。

随着社交圈子的增多,你可能会从早上起来看下微博,刷下朋友圈,出门上班,进行着平日里的社交活动。

或者你也可以享受一个人去看电影,吃饭,然后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很多人习惯性的给朋友多贴上一个阅历深的标签,却给孤独留下一个不好的定义。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习惯于在不同的圈子里穿进穿出,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合群。

这个圈子再怎么不好,会把人误入歧途,我们也总觉得宁在失败的社交群里哭,也不愿在成功的社交圈里笑。

生活,终究是一个人的独处

2

前些天,好友在很晚的时候发了一条朋友圈,“深夜总是一个人的独处,一个人的疲惫,一个人的情绪泛滥”。

以前她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跟谁都可以自来熟,玩得来。有时候还有别人跟她寄些吃的零食,那时候心里就很羡慕,觉得这类人在生活当中应该是过的很快乐的吧。

记得有次,我们从KTV出来的时候,她说夜晚总是能将人的思绪放大。

她有个好友住她的楼下,有时候这么近,她们好像很少见过面,也没正儿八经去吃过饭。

有次她来我家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拿个手机玩,我拿着手机玩,互相刷着朋友圈,不知道该交流些什么。

我劝她可能每个人生来孤独吧,有些东西不要想多了,就像陈奕迅《孤独患者》有句歌词不谈寂寞,我们都快活。

她说也别看我表面跟别人玩的来,可是真正一个人呆在一间房间里的时候,那种孤独真的能将一个人的思绪撕裂成无数颗暗黑的小点,那种感觉挺不好的。

当时她的眼神飘向了车窗外,霓灯在偌大的城市里将斑驳的树影吹向了过往的行人。

有时候不得不想,可能很多人都会身披铠甲,将柔软的内心包裹,在这个世界里修行。即使孤单,也要慢慢消化。

生活,终究是一个人的独处

3

在以前,好友有个同学,很喜欢有社交圈的地方,圈子多的地方即是江湖,所以他在别人眼中是个厉害的角色。

在某市里,有他的地方就有烟火,晚上一般是很多人的独处,但他却不是。

他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时常混迹于酒吧跟别人一起蹦迪,嗨歌。周围吵的要死,他却乐在其中,难以自拔。

后来,他染上了毒瘾,他的父母双亲更是为他操碎了心。

听好友说,他曾经也是一个人人心目中懂事的孩子,但是自从有次失恋后,他在大街上喝的一塌糊涂。

后来,他选择了一条他认为合群的路,试图用喧嚣掩盖落寞,孤独。

其实,有时反过来一想,如果他当初选择的是另外一条路,这条路是努力的,看似艰辛的,那么结果是不是就不同了。

生活,终究是一个人的独处

4

龙应台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源于孤独。”

知乎上有人问,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孤独,最能引起人的共鸣?

其中点赞最高的是,你看着自己的周围,发现大家都爱你,却没有人喜欢你,那将是这世上最孤独的感觉。

确实,我们曾经努力去合群,看似比谁都风光霁月,可最终我们蓦然回首,发现最终我们还是战胜不了独处。

《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无论我们跻身于多么繁华的街道,终将会被剥离出来。

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可以不被束缚,缠绕。

套用叔本华的一句话说:“

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