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車圈十大熱點事件

2018年上半年內我國汽車市場風雲不斷,業界大事此起彼伏,讓人應接不暇。這不僅說明了我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也說明了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下面我們就來盤點回顧一下2018年上半年汽車行業的重點事件。

2018上半年车圈十大热点事件
2018上半年车圈十大热点事件
2018上半年车圈十大热点事件

1汽車行業股比限制開放、進口關稅下調

4月10日,我國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提出,要儘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並顯著降低汽車進口關稅。4月17日,中國汽車行業股比限制放開正式劃定了時間節點,汽車行業將分類別放開股比限制,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5年過渡期後,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開放外資股比限制,將促使更多的外資企業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領域展開與國內車企的合作,在技術層面帶動國內汽車企業的快速發展,更能迅速實現汽車工業的轉型。

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6月22日發佈的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

降稅後,我國汽車進口關稅稅率介於3%至15%之間,降稅後的水平已比同處於發展中的國家平均水平低。

2寶馬長城一槌定音,成立新合資公司“光束”

7月10日,醞釀了將近兩年的長城寶馬合資合作項目終於塵埃落定。在中德兩國政府官員見證下,“光束汽車有限公司”誕生了。據瞭解,這家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在中國研發和生產電動汽車,除了生產MINI電動汽車外還將生產長城汽車的電動車產品。

據悉,該合資企業長城、寶馬雙方各持股50%。公司註冊資金17億人民幣,註冊地址為江蘇省張家港市,投資總額達51億元人民幣。(圖1)

3新能源補貼進入後補貼時代,續航里程才是關鍵

今年2月份,四部委出臺了2018年新能源汽車財補新政——《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此新政自2018年6月12日起執行。

《通知》提出:2018年2月11日至6月11日設定為過渡期,在此期限內,新能源補貼政策將按2017年的老政策折扣補貼執行。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2017年標準0.4倍補貼,乘用車和客車按0.7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2018年財補新政中對電池密度和能耗係數的補貼約束等新增內容在此時段內不生效。

新的補貼方案分出了細緻的續航里程區間:純電動車續航150-300公里車型補貼分別下調約20%-50%不等,低於150公里續航的車型將不再享有補貼;續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車型,補貼分別上調2%-14%不等。

這也就是說,續航里程長的新能源車型將享受到更高的補貼,而續航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將取消補貼。

4 寶能投資觀致後,高層大換血

2017年12月21日,觀致汽車官方正式宣佈,寶能集團戰略投資觀致汽車,從這天起,一個以寶能為主導的新觀致誕生了。而在2018年,新觀致汽車又面臨著層出不窮的人事震盪。

今年2月9日,原觀致汽車CEO宣佈離職,隨後寶能方面公佈,原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峰,加盟寶能汽車常務副總裁,並接替劉良成為觀致汽車新的CEO。

3月20日,原北汽股份副總裁兼北汽銷售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蔡建軍正式宣佈加盟寶能,出任寶能汽車副總裁兼觀致汽車執行副總裁一職,接管營銷工作,再次與李峰組成搭檔。

加上早前於1月從百度副總裁職位離職,加盟寶能負責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工作,擔任寶能汽車副總裁兼研發院院長的鄔學斌,新觀致已經擁有銷售、營銷、研發的三劍客。

而在7月2日,前觀致汽車市場與傳播執行副總裁、銷售公司副董事長寧述勇離開觀致加盟長城汽車出任副總裁。

5 吉利入股戴姆勒?李書福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

吉利方面2月24日宣佈,吉利集團(由李書福擁有、吉利控股集團管理)已通過旗下海外資金主體收購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股份價值約90億美元。這意味吉利集團成為戴姆勒最大的股東,擁有逾1.036億股的投票權。

對於此次投資,李書福認為是為了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為了吉利汽車工業的發展,服務於國家戰略。“當然,任何的單邊想法都是不會成功的,我們的投資必須要有利於戴姆勒的發展,只有雙贏的合作,雙贏的項目,才有可能有未來,有生命力。因此我們要重點討論這個問題。具體而言,我們會共同討論數字技術、線上服務、新能源科技以及共享出行等方面的合作。”

6 賈躍亭“絕處逢生”,恆大67億港元入股法拉第未來

6月25日,恆大集團旗下恆大健康25日發佈公告稱,恆大集團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Smart?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成為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Future(簡稱FF)第一大股東。

隨後FF官方宣佈,20億美元首輪融資已獲得美國政府審批,創始人賈躍亭先生親自出任全球首席執行官,他將和現有管理團隊繼續負責FF的各項業務運營。

北京晨報記者瞭解到,2017年初,FF91已開始接受預訂。官網顯示目前已有6萬多輛的預訂單。由此可見,市場對FF91還是有一定認可度的,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產能問題。如果交貨延遲,將會再次對FF和賈躍亭的信譽造成影響。

除了信譽問題、產能問題,FF還要面對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人才流失嚴重。由此可見,FF雖然有諸多問題,但希望還是存在的,至於今後的發展,就要看恆大如何下好這盤棋了。(圖3)

7 特斯拉最新中國戰略佈局明晰:上海設廠生產?北京研發創新

7月12日,特斯拉全球副總裁任宇翔在位於北京華貿中心的特斯拉中國總部介紹了特斯拉在北京最新的發展戰略:特斯拉(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已設立在北京,主要包括電動汽車及零備件、電池、儲能設備及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等。

特斯拉在北京披露的這一信息表明,特斯拉在中國的最新戰略佈局已經明晰:在有良好製造業基礎和便捷交通運輸便利同時也方便出口的上海建立超級工廠;在以科技創新為城市發展中心的北京設立相關科技研發中心,方便就地利用北京的科技人才優勢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政治、經濟方面的政策、信息和資訊優勢。

而特斯拉官方表示,7月10日,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臨港集團簽訂協議,特斯拉在華建廠的計劃終於落地。根據協議,上海臨港工廠的規模大概是年產50萬輛。該工廠將成為特斯拉在全球的第二家超級工廠。

8 中國雙積分交易平臺正式開啟

2018年7月2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佈通知,以紅頭文件形式宣佈“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臺”正式上線。

根據通知規定,交易平臺集中交易時間為即日起至今年的9月30日,有2016年度、2017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的企業,應當在8月31日前通過交易平臺向工信部提交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抵償報告,並在9月30日前完成負積分抵償歸零;新能源汽車積分也同步進行交易。政策規定,負分的抵償方式共有四種。第一,使用本企業結轉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第二,使用本企業受讓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第三,使用本企業產生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第四,購買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規定很明確,要麼找其他車企去要,要麼自己賺積分,要麼自己買積分。

“雙積分”政策的出臺表明,政府在前些年的“引導式環保”已經開始向“強制型環保”進行轉變。

9 鈴木正式撤資長安?保留長安鈴木品牌

6月22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佈《聲明》稱:長安汽車計劃收購鈴木所持有的長安鈴木股份。

北京晨報記者瞭解到,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5月,長安汽車佔股為50%,日本鈴木株式會社佔股為40%,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佔股10%。而此次收購案完成後,日方鈴木將不再持有長安鈴木股份,這也意味著鈴木正式退出經營了25年的中國市場。

不過,據《聲明》中長安汽車表示,長安汽車和鈴木株式會社繼續維持良好的技貿合作,繼續推進長安鈴木品牌在中國的經營。儘管鈴木不持股,仍將以技術授權等方式,保留長安鈴木品牌,長安汽車還可以繼續生產和銷售長安鈴木品牌汽車。

10 寶馬奔馳雙雙獲得中國自動駕駛路試牌照

今年5月寶馬在上海拿到了自動駕駛路試牌照,成為了第一家拿到國內路試牌照的跨國車企,而緊接著在7月份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也在北京拿到了自動駕駛路試牌照。中國是奔馳和寶馬全球第一大市場,能夠適應中國路況的自動駕駛技術自然對於它們今後的產品研發的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