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如果你是一个爱玩游戏的人,那接下来我说的几个名字你一定很熟悉。

小岛秀夫是谁?合金装备制作人。

神谷英树是谁?鬼泣和猎天使魔女制作人。

那宫崎英高呢?当然是黑魂的制作人啊。

嗯,恭喜你,全部答对了,看来你对日本的游戏制作人并不陌生。

那我再说几个人,看你还认不认识。

婕德·雷蒙德?

加布·纽维尔??

那Jason West 和 Vince Zampella呢???

是不是一眼看过去一个都不认识?好,那现在公布答案。第一个是刺客信条1,2的美女制作人。第二个名字虽然你不认识,但我说他的外号“G胖”你肯定不陌生。而第三个就是大名鼎鼎的《使命召唤》的游戏制作人。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从上面几个名字我们能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当提到日本的游戏时,大家记住 的都是名声在外的游戏制作人。而提到欧美的游戏,大家想到的确是它们背后的工作室,比如R星旗下的GTA,育碧旗下的刺客信条和孤岛惊魂等等。一个知名游戏IP的背后,被大家熟知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伙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个事情。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首先要说的就是名字。三上真司,小岛秀夫,神谷英树这几个名字肯定比Jason West 和 Vince Zampella等英文名字念起来好听。这点说起来虽然感觉很扯淡,但确实占了相当一部分比重。比如约翰卡马克,你肯定知道这位FPS游戏之父,但是我要说他的英文名John D. Carmack,在座的各位有谁认识的?插一句,有次街上一个小哥发传单,自我介绍叫“吕布”,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这个名字。真不愧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让人印象深刻首先从名字开始。所以,人生在世,名字很重要,而有一个好记又好听的名字更重要。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除了名字,日本“明星”制作人的兴起离不开公司的大力支持,也就是日本人喜欢搞的“明星效应”。假设一名游戏设计师在大学毕业后入行,加入像Capcom或索尼那样的著名游戏公司,经过几年锻炼后成了公司旗下某款轻量级游戏的制作人。然后日本公司就会对这位制作人进行包装和宣传,开始为这名设计师拍照、设计发型和服装,并安排这名设计师接受知名游戏杂志的采访,制作宣传视频,让这位设计师看起来更像一个明星,而不是一个只会敲代码的码农(对,说的就是你,宫崎英高)。于是在一连串炒作宣传之后,不但游戏火爆了市场,而设计师本人也有了不小的名气。这样一来,玩家以后要买这款游戏时,脑海里先想到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这款游戏背后的制作人。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除了“炒作”本身,更多的是日本和外国的文化差异。事实上是这样的,在日本游戏公司,要做出来一个游戏,基本上游戏创意和玩法都是靠设计师一个人的脑洞。当然这个脑洞是否合理,也要开会另论。而在外国制作游戏,靠的是整个团队的开会商议,而不是日本公司一贯保持的制作人“一言堂”理论。关于这点有好处也有坏处,比如三上真司制作生化危机时,单凭一句话“不好玩,打回去重做”,底下人之前的所有工作都是白费。这就大大拖延了游戏的开发历程,而仅仅是因为没有完成制作人心里所想的“好作品”。绝对的权利背后带来的是游戏火爆背后的绝对名气,所以这就造成了日本游戏制作人的“明星”效应。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当然凡事有好就有坏,这个“明星效应”也不例外。

在制作人成名后,如果他提出离职,那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不但涉及到制作人,就连公司本身也会受到波及。作为一个背后带有知名游戏IP的制作人,从老东家离职后,一般的小公司是不敢要的,毕竟能力有限,“庙小容不下大佛”。所以除了跳槽进大公司,制作人只有成立独立游戏工作室这一条路,当然自立门户开始创业做的好的还没有几个。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但是,有一点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游戏制作人IP对粉丝的重要性。比如,在小岛秀夫离职KONAMI之后,粉丝严重抗议没有小岛的合金装备不配叫“合金装备”。因为后续开发游戏的制作人根本跟不上小岛秀夫的脑洞,导致合金装备从一款优秀的战术谍报类潜入游戏变成了一个老套的打僵尸游戏。伴随着小岛秀夫的离去,一代传奇就此走上末路,只能说真是令人悲哀。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话说回来,其实“特立独行”也是亚洲人的特点之一。不管是做游戏还是拍电影,总导演或者制作人就是一把手,你就算比他专业也必须全权听他的,所有团队项目的构思框架灵魂流程都必须符合他的要求才能通过(ps:此处应该有冯导和张导)。而欧美讲究的是团队协作,基本上每个人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如果是好点子就很有可能采纳,而不像中国日本这样领导不喜欢就直接枪毙。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所以你就会发现日厂游戏如果制作人和导演很平庸的话是绝对不会有好作品的,而欧美都是各种工作室,相比之下还是欧美这种讲究团队协作的方式更符合现在的趋势。这就导致了现在玩日本游戏时,你只能记住小岛秀夫,宫崎英高,神谷英树等知名制作人,而说到外国游戏时,只能想起来育碧,R星等大型游戏工作室。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总之,不管怎么说,一名“脑子里有东西”的游戏制作人总好过一个一盘散沙的团队。其实不止日本有明星制作人,我们中国游戏不也是这样么,你还记得仙剑的姚壮宪和流星蝴蝶剑的蔡浚松吗?

最后,期待中国的游戏制作人扬名立万的那一天!

说说那些堪比明星的日本游戏制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