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茅台到拉菲,大數據帶你酒企行業是如何侵權維權的!

中國是飲酒大國,坊間曾有“中國人一年喝掉一個西湖”的戲言,據好事者求證,就算喝不掉一整個西湖,大半個也差不多。酒類產業在國家擴大內需的經濟戰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消費升級,我國居民對酒類酒類產品的消費需求穩步上升,酒類市場已達萬億級別。

從茅臺到拉菲,大數據帶你酒企行業是如何侵權維權的!

據有關統計,我國規模以上(即年銷售額2000萬以上)白酒企業為1578家,啤酒企業468家,葡萄酒企業240家,黃酒企業112家。如此成熟、競逐激烈的市場,品牌已經沉澱完全,為數不多的塔尖品牌佔據了多數的行業利潤,其他地方品牌、小眾品牌在巨頭身旁分一杯羹,這是露於水面之上的冰山分層。

在暗流之下,則充斥著利益的追逐,製假販假者有之,傍名牌者有之,因標爭執不休者有之。本文以商標視角,細數酒類商品侵權數據、侵權糾紛類型以及各類酒企維權的樣態。

一、酒類商品維權基本情況

從茅臺到拉菲,大數據帶你酒企行業是如何侵權維權的!

名酒分佈圖&案件分佈圖

上圖一言以蔽之,即酒類商標侵權案件中原告地區分佈圖與被告分佈圖。

作為原告的酒企,以上圖12家為代表,西多東少,受長江水滋養,四川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從案件量來說,江蘇、廣東、浙江佔據前三,浙江、北京、山東等省緊隨其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由此可知,上述案件數量多的地區,正是侵權“多發”的地區。從茅臺、五糧液等知名酒企的商標訴訟來看,案件分佈基本與上圖吻合,多在省外維權而少在本省進行維權。

從茅臺到拉菲,大數據帶你酒企行業是如何侵權維權的!

(涉外原告酒企國籍)

涉外酒企中,來華維權的知名酒類品牌有J.P.CHENET(法)、CASTEL(法)、LAFITE(法)、CHIVAS(英)、JACOB’SCREEK(澳)、BLACKLABEL(荷)等。

二、不同類型酒企訴訟特點

1、茅五瀘等國內一線酒企(以茅臺為例)

茅臺是我國白酒行業龍頭,如果效仿三國武力值排名的話,“一呂二趙三典韋”就成了“一茅二五三洋河”,老大地位無可撼動。

從茅臺到拉菲,大數據帶你酒企行業是如何侵權維權的!

茅臺案件數量約430件,其中商標行政案件54件,其餘基本全為商標民事案件,從案件地區分佈來看,茅臺商標訴訟遍佈遍佈大多數省份,其中浙江、北京、廣東三省市數量最多。這三個省市,是經濟發達地區,對於茅臺這種高端品牌白酒的消費需求較高。

茅臺提起的商標侵權訴訟,被告主要是這幾種:一、各地商店、雜貨店;二、各地酒店;三、個人銷售者,經營淘寶店的(浙江地區案件以此類為主)。

就被告主體而言,大型商場、超市因為有一套嚴格的監管機制,在源頭上杜絕了假冒茅臺行為發生。商店、雜貨店大多由個人自營,趨利因素導致假冒假冒茅臺氾濫。

而高端酒店也屢次出現假冒茅臺現象,高端酒店內部均會有個人所承包的店鋪,因為審核機制不嚴格,給部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另外,因為高端酒店憑藉其知名度,給假冒茅臺背書,給消費者一種值得信賴的感覺,而部分不法分子也恰恰看中這一點,選擇在高端酒店銷售假冒茅臺。

最後關於互聯網上的假冒茅臺,也呈現愈加爆發的趨勢。今年京東售假冒茅臺事件,並引起了廣泛關注。

茅臺公司極為注重打假事業,每年支出超過2億元用於打假,在各省設立一百多支打假辦,同時與各地工商部門的協動做的較好,甚至貴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特意為茅臺設立茅臺分局,專門負責保護茅臺知識產權保護。

2、地方品牌、小眾品牌等(以白雲邊酒為例)

白雲邊酒業是湖北省白酒品牌,近幾年營收在40億元左右,雖不比茅五瀘等超一線酒企,但穩是地方大牌。

從茅臺到拉菲,大數據帶你酒企行業是如何侵權維權的!

白雲邊酒業訴訟主要在本省範圍,因為是地方名酒,所以被告基本全部是湖北省各處的菸酒店、雜貨店等個體銷售商。

相較於一線酒企,以白雲邊為代表的地方品牌整體上商標侵權訴訟數量較少,維權範圍不如一線酒企廣。同時,由於白酒市場的成熟化,以白雲邊酒為代表的地方品牌,其發展亦受困於地方難以鋪向全國,只能穩紮穩打,徐圖創新。

3、商標保護意識強的酒企(以稻花香為例)

稻花香集團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旗下的“稻花香”、“關公坊”、“清樣”、“特妙”、“陶星”、“君之紅”等先後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7年,稻花香連續第14年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達518.06億元。

從茅臺到拉菲,大數據帶你酒企行業是如何侵權維權的!

通過以湖北稻花香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檢索發現,在稻花香眾多訴訟中,其中商標行政訴訟佔了較大比重,其中涉及的主要涉案商標包括“稻花香”“清樣”等,而且大部分均是針對他人商標提出的異議或無效宣告。這說明,稻香村在源頭上防止他人擦邊球及傍名牌的現象發生,有較高的商標保護意識。

4、新興品牌(以江小白為例)

江小白堪稱白酒酒企裡最會營銷的,一系列犀利的文案使其在互聯網上大火,深得年輕人青睞,營收高速增長,大有在二線酒企中出一頭地的勢頭。

從茅臺到拉菲,大數據帶你酒企行業是如何侵權維權的!

從訴訟數量上看,江小白的訴訟量較少,僅有不多的幾件,但可以預期,只要江小白繼續火下去,將來一定會產生不少的維權訴訟。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汗小白”“紅小白”“汢小白”“江山白”“江川白”“江小飲”“江中白”“三工小白”“汀小白”“瀘小白”等類似產品,同時還有發展也很不錯的同類競品“雲小白”,雲小白擁有商標和外觀設計專利等,非上述眾多山寨氣息濃烈的仿品可比,因此,江小白已向雲小白髮起了商標侵權訴訟,目前仍在訴訟程序中。

5、葡萄酒行業(以煙臺張裕葡萄酒公司為例)

煙臺張裕葡萄酒公司是我國葡萄酒行業企業中的龍頭,領先優勢頗大。

從茅臺到拉菲,大數據帶你酒企行業是如何侵權維權的!

張裕葡萄酒訴訟數量較多,達1500件,其中商標民事案件佔95%以上,其中裁定書900餘起,判決600多起。從案件來看,張裕葡萄酒訴訟對象多為地方銷售商,小型商店、超市為主,且多在東部沿海省市。

張裕葡萄酒維權“解百納”商標,為何針對小型商店及超市?這還要從耗時近10餘年的“解百納”商標糾紛說起。 “解百納”商標是張裕核心商標,當年此商標的確權訴訟曾經歷近十年的週期,長城、威龍、王朝三家葡萄酒巨頭不滿張裕獨得該商標,後經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調解,最終由張裕獲得該商標,許可其他三家使用該商標,除此之外任何酒企使用該商標均屬侵權。

所以,這就導致一個現象,大型酒企因擔心涉嫌商標侵權,而不敢使用“解百納”作為商標進行使用,而一些小型商店及超市,因為抱有僥倖心理,銷售涉嫌侵權“解百納”紅酒的商品。

“解百納”商標十七年的合縱連橫

6、國外酒企(以拉菲為例)

拉菲是世界名酒,由於語言、市場習慣等區別,像拉菲這樣的國外名酒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商標的“圈地”顯得尤為重要。

從茅臺到拉菲,大數據帶你酒企行業是如何侵權維權的!

拉菲訴訟共40餘件,超過90%為商標行政案件,其中,“拉菲莊園”商標行政案件更成為2016年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之一。

三、小結

酒類企業知識產權訴訟以商標為主,而不同的企業類別其訴訟特點各不相同。知名酒企為防止假冒現象的發生,多個維度進行維權,既有線上維權,同時也有線下將大型超市,小型商店,以商標侵權為由訴諸法院。地方酒企因地域性限制,產品難以流通至省外,所以盡在地方開展維權行動,打擊對象也多為個體商戶。而部分酒企既在省內知名,同時其相關市場已經走向全國。這些酒企,大多從商標註冊方面進行保護,同時針對欲在商標註冊上防止他人傍名牌,多以提起異議和無效宣告為主。

可以預見,隨著酒類市場的不斷髮展,市場分層將不斷走向成熟穩定,尤其老牌白酒企業地位幾乎難以撼動,同時,其他酒類市場仍存在不少機遇,不論是外國企業還是我國新興企業,均有機會在不斷走向飽和的過程中分得一杯羹,這些新興勢力、未來巨頭需要在發展中,時時保持一雙明亮的眼睛,保護、捍衛自己的商譽,以防被不法分子或企圖搭便車的經營者侵害自己的合法權益。

拓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