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連續暴雷,我們如何做好一個排雷兵?

最近醫藥板很不太平,從原子彈到導彈再到小地雷,一個接一個的炸死了很多對著A股有理想有抱負的股民朋友。小編也深受其害,所以痛定思痛,想著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做一名工兵,排掉潛在的雷。

1.美年健康

事件:近日,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的一名前員工在自媒體爆料稱,美年大健康大量啟用冒牌醫生,違規簽發體檢報告。

7月30日晚間,深交所發出問詢函,要求美年健康(002044.SZ)回應是否存在醫生無證上崗、是否存在未取得執業許可即開展相關醫療服務的情況,“誤檢漏檢”事項是否屬實,是否存在相關糾紛或訴訟等問題。

我們的觀點:首先美年大健康作為一個全國性體檢中心,在行業內的知名度還是很高度,隨之而來股價也一飛沖天。因為具體專業不懂,我們只從能看到的財務數據上分析一下這個事件。

A股連續暴雷,我們如何做好一個排雷兵?

上圖是美年大健康的分工費用,佔了三分之一,基本符合一個服務行業的人員配比。而且你去美年大健康體檢,會覺得服務很好,很多有指引你去這去那。下面我們再看一下這些人公司給了他們多少錢?

A股連續暴雷,我們如何做好一個排雷兵?

先忽略研發費用佔比,畢竟人家只是一個體檢的服務行業,不算是真正的醫療行業。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研發人員人數31人,佔比0.1%。可以反推出來公司總人數31000人,人工費用1074085809元。每個人每年公司在他身上的投入是34637元,每個月是2887元。排除掉社保和公積金,在排除掉管理層的高基數,其實基層員工每個月的收入不到2500塊。這個數字相信大家已經知道是什麼意思了,正規大學醫學院本科出來並且有行醫資格的我個人認為不止這個價位。服務員的話還要看是幾線城市,北上深已經4000-5000了。所以從財務數據上看,美年大健康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問題確實值得商榷。畢竟行業價位是市場化的,如果你給出了低於行業的的工資,能找到的人水平和能力確實值得懷疑。

2.華大基因

事件:7月11日一篇《華大癌變》的文章又對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提出質疑;7月30日,華大基因農業集團董事長陷入離職疑雲。華大基因接連陷入醜聞中,股價也從261.99元,成為當時僅次於貴州茅臺的中國股市第二高價股,市值破了千億。如今一年過去,華大基因的股價已跌破百元大關,市值也相應縮水約三分之二。

我們的觀點:首先我們大眾對於醫藥企業第一反應一定是研發,像之前很火的《我不是藥神》裡面諾華製藥,15年的要發費用84億美元,研發費用佔比19.93。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很多進口藥需要賣那麼貴,因為人家研發成本在那擺著呢,不然企業怎麼有動力繼續研發下去。而反觀華大基因,號稱基因序列裡的騰訊,每年研發費用只有1.7億,佔比8.32%。

A股連續暴雷,我們如何做好一個排雷兵?

而反觀銷售費用竟然高達4億多,竟然是研發費用的2倍多。說自己是研發驅動,產品驅動的公司我覺得怎麼也說不過去。銷售驅動倒是很明顯。而且銷售費用還在以22.66%的速度增長。雖然不是一個只要企業,但是也算是高科技的創新性企業,號稱改變人類歷史的公司。竟然只是靠銷售大力的往外賣,我覺得好產品是真的不需要這麼高的銷售費用去鋪渠道,或者用其他的方式打入醫院內部。

A股連續暴雷,我們如何做好一個排雷兵?

錢說完了再說一下人,公司銷售人員739,技術人員645。我覺得這也很好的印證了這一觀點,公司產品力有問題,不然你看人家長生生物,28個人覆蓋全國所有的地區。

A股連續暴雷,我們如何做好一個排雷兵?

一家營收只有20個億,淨利潤只有4個億的公司,為什麼市值可以給到1000億。250倍市盈率,我覺得和PPT大王賈會計有一拼了。公司還號稱有很多其他有技術的企業沒有裝到上市公司裡,那麼問題又來了,有好東西自己偷摸藏著,為的是什麼?很賺錢,只想自己賺,拿個殼出來套現?還是燒錢嚴重,或拖累業績達不到上市要求?我覺得不管是哪一個,我們現在只看公司業績的情況下,華大基因這家公司是不值得投資的。至於真的有沒有核心技術,這個我不懂,如果只看公司報表和模式,我覺得還是一個以銷售為驅動,研發排在後面的傳統行業公司。不足以支撐這麼高的估值。

3.長生生物和康泰生物

證監會連夜開會,重新制定了退市標準,你說不是為了長生生物,打死我都不信。之前A股遇到問題之後總喜歡用停牌來解決問題,但是這次只停了半天,就被交易所打開了。讓中小散們有機會趕緊跑。之後直接ST,下一步規則出來後應該會是強制退市的第一股。問題和分析已經很多人寫過了,這裡我就不在多說了。說說康泰生物,因為董事長的個人原因,這個公司我認為還沒查到,我們等徹查之後官方宣佈結果。但是股價的反應上3個跌停了,並且延期披露半年報,是不是為審查做準備呢?我們不得而知。

一個研發型企業,只有當你產品能力不足的時候才需要銷售去推動。很簡單的問題就是空調你除了停過格力和美的,如果一個陌生的牌子放在你眼前的時候你有多大的概率回去選他。中國藥企大多數都沒有什麼研發能力,連仿製藥有的時候都達不到標準,但是這些藥企還是活了下來。銷售有的時候是可以幫助公司起死回生。

結論:A股醫藥版這個多累,我們應該怎麼躲避這些雷呢?很簡單,6個字。不懂的,不要買。說這很簡單,但是真正能執行的人沒有幾個。因為熱點股你永遠能獲得超額收益,但是你要想到你獲得超額收益是所面臨的風險是一樣。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減到10塊錢,不會特別開心,但是當你丟了10塊錢,你會特別沮喪。在股市裡也是一樣的,只買懂得,不買熱的,不買貴的,才是不被割韭菜最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