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十年來,羣衆滿意度和獲得感在基層得到提升

我國自2009年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來,到今年已是10個年頭,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標準從2009年人均15元穩步提高至2018年的55元,項目內容從9類擴展至14類。服務免費,直接面向群眾。10年來經費增長了3倍。

通過一系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實施,居民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帶來的效果也是明顯的。

從我這從事近十年基本公共衛生情況來看,我們這產生的群眾社會效益在於: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十年來,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在基層得到提升

1、慢性病人服藥依從性得到提高,高血壓、糖尿病主動服藥意識增強。及時就醫就診、關心血壓值、血糖值的意識不斷提升。

2、健康教育普及得到提高,人們對於健康知識的需求得到提升。比如食鹽每天6克,油脂每天25克等一些生活常識已基本能知道。通過健康教育一些行為習慣得以認識與提高。老年人、慢性病希望從醫務人員瞭解更多的養生知識。

3、0到6歲兒童預防接種和體檢效果提升,通過對0到6歲兒童體檢,指導高危兒童從生活、行為、就醫,全程管理,提高了高危兒的健康成長。

4、通過免費孕產婦服務,從12周開始到產後42天全程追蹤,降低了孕產婦死亡率和胎兒死亡率,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質量。

5、重點傳染病知識深入各類人群,大家的防病意識得到提高,對於一些重點病,知道如何預防,比如艾滋病、結核病。

6、老年人每年一次的免費體檢,提高了老年人自我保健的意識。

我國目前實施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2017年第三版,目前基層主要的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18年共有14項。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十年來,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在基層得到提升

1、居民健康檔案

轄區居住6月的人員就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並實行動態管理,目前我們這因信息平臺滯後,居民還不可以查詢自己的健康檔案,我相信不必過多久,大家就可以在手機端查詢到自己的健康、體檢、就診信息了。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十年來,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在基層得到提升

2、健康教育

我們目前主要通過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健康諮詢、健康影像播放、個體化健康教育、發放健康宣傳資料,向大眾普及健康知識,開展十年來,已漸漸的產生效益,居民從生活、行為方面的改變正在進步中。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理

各級醫療機構及時發現和上報各類傳染病和突發事件,第一時間把傳染病和突發事件控制在可控範圍內,從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健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老年人保健

每年為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免費體檢,包括肝功、腎功、血糖、血壓、B超、心電圖、尿等的檢查,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識。

5、預防接種

國家免費接種一類疫苗,0到6歲兒童總共要接種22針一類疫苗,不包括應急和加強接種,你種完了嗎。

6、0到6歲兒童保健

兒童從出生到6歲,全程管理,及時體檢後發現高危兒,比如低體重等進行生活方式,行為、藥物等指導。

7、孕產婦保健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十年來,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在基層得到提升

從12周早孕建冊到產後42天全程管理,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胎兒死亡率。

8、糖尿病、高血壓慢性病患者管理

對確診的糖尿病、高血壓進行全程管理,每年不少於4次的血壓、血糖測量,提高慢性病的生活和生存質量。

9、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目前配合醫保政策,重性精神病門診免費每年可開具重精藥物2000元,通過這幾年的管理和精神專科藥物的運用,肇事肇禍的病人在減少。

10、衛生監督協管

11、中醫藥健康管理

12、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國家原來免費治療結核病,2017年納入基本公共衛生後,管理更規範,病人治癒率得到提高。

13、健康素養促進

14、免費避孕藥具發放

查閱資料《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