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北齐灭亡的平阳之战

平阳之战是北齐和北周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大战。

天保八年(557年),北周代西魏后,一度内乱。武成二年(560年),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称帝,是为北周武帝。宇文护专政使得“百姓嗷嗷,道路以目”。武帝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杀死宇文护,得以亲政。周武帝为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采取了许多有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继续并改革府兵制,使北周实力大大加强。而与此同时,北齐则是“朝廷昏乱,政由群小,百姓嗷然,朝不谋夕”。于是周武帝决定伐齐,以统一北方。

促使北齐灭亡的平阳之战

宇文邕

在平阳之战之前,北齐经历了多次政争,可以说已经弄得天怒人怨。北齐是鲜卑化的国家,实行鲜卑本位主义,压制汉族,鲜卑勋贵势力强大,作战也主要靠鲜卑勋贵的骑兵部队,汉族的步兵只不过是次要的陪衬,北齐长期对鲜卑勋贵进行纵容,但到后主高纬时,因为鲜卑勋贵势力过大,高纬不得不用汉人祖珽等对付鲜卑勋贵,诛杀了鲜卑勋贵的代表人物斛律光(虽然是敕勒人,但是与鲜卑人是同一个集团),可以说汉人、鲜卑人在北齐混乱的政策下都有离心。

建德四年(575年),周武帝开始伐齐,周军纪律严明,而北齐军队“行师殆同儿戏”,后因武帝患病而撤军。次年十月,周武帝亲率大军再次征伐北齐。武帝派内史王谊督率诸军攻齐重镇晋州平阳。晋州守将告急,正在晋阳打猎的北齐后主高纬率大军援救。因行动迟缓。军未至而平阳已被攻陷。十一月初,北齐军抵达晋州。北齐兵势盛大,而周武帝此时命大将军梁士彦领精兵一万坚守平阳,自己已率领主力西还。齐军对平阳城发起猛攻,梁士彦苦守,命军民,妇女昼夜修城。齐军又挖掘地道攻城,城陷下余步,守城将士惊恐震惧,幸赖以大木及时堵住。周武亲闻知平阳危急,再次挥师北上。十二月初,北周在平阳附近与围城齐军展开决战。开始,两军相持不下,但后来齐军人心涣散,全线崩溃,死者达万余人。齐军军资器械委弃如山。齐后主高纬逃回晋阳,齐军从此一蹶不振。而周武帝则乘胜追击,十二月末攻克晋阳。次年初攻占北齐都城邺城,北齐灭亡。至此,北方重新获得统一,并为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平阳战役之初,北齐兵力雄厚,一度取得优势,但由于北周军队军纪严明,英勇顽强,所以最终转危为安。更主要的是,周武帝及其军队深得民心,而北齐朝野混乱,百姓困苦,高纬本人更是荒淫之主,因此失去民心,其最终的失败已成必然。其实平阳之战,齐军损失不过万余人,主力尚在,但大家都对高纬失去了信心,各地的高家宗室自立,军队则大批投降北周,北齐政权就一溃到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