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倒霉的人,谁碰上谁死

在东汉时,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被当时的人们看做英雄,敢与权贵做斗争的楷模,受到很多人的称赞。

其实,他只做了一件事,便惊动朝野,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因为此事被历史记录下来,

他做了什么就出名了?

挖坟。

挖坟也能出名?

当然了,看你挖的是谁的坟。

这个挖坟的人叫张俭,他挖的是当朝大太监,红的发紫的侯览他妈的坟,

张俭虽然捅了马蜂窝,但也因此名声大震。

张俭山东邹城人,因为父亲做过几年太守,家境还是不错的,后来他走进仕途,出任督邮。

督邮虽然官不大,但权力不小,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委,专门查访地方官员的操行,有一次,张俭来到单县,单县是候览的老家,因为在朝中有权有势,家乡的族人也横行乡里,为非作歹,这很正常,狗仗人势的事哪朝哪代没有,但张俭看不下去,写了一道奏折递了上去,告侯览一状。

奏折递上去了,一点动静没有,张俭很郁闷,他听说侯览母亲的坟就在单县,他便带人前去查看,这一看就看出问题了,侯览母亲的坟修得高大华丽,庄严气派,按候览的级别,按朝廷的规定,这坟显然是超标违规了,张俭牙一咬,脚一跺,对手下人说:

挖!

史上最倒霉的人,谁碰上谁死

坟是挖了,陪葬的东西也拿出来了,一溜排开,供人参观,那些日子,前来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纷纷赞扬张俭不畏权势。

侯览听说自己老娘的坟被张俭挖了,心疼得直拍胸口,哭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但他清楚,自己确实违规了,虽然不敢声张,但与张俭的仇却结下了。

张俭自从挖了侯览母亲的坟,名声大震,朝野上下一片议论之声,张俭这名字就传进了皇帝的耳朵,皇帝很好奇,就问,张俭是谁?候览一看,机会来了,火候到了,他怂恿一个小太监对皇帝说,张俭正在外面搞串串,想造反。

皇帝怕什么,就怕皇位不保,皇帝一听,这还了得,全力辑拿张俭,候览马上献媚的补了一句,为防意外,就地正法。

辑拿张俭的圣旨很快下发到单县,有人告诉了张俭,张俭连一句谢谢都顾不上说,拔腿就跑。

往哪跑啊,

史记,望门投止。

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是大户人家,张俭就拍门求救,东汉时期人们多讲义气,加上张俭名气大,做了一件让人痛快的事,所以,很多人拼了性命也要收留他,虽然是逃犯,没冻着也没饿着。

有一次,张俭跑到孔融家,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朋友,那天正赶上孔褒不在家,张俭站在门口,脸色煞白,喃喃自语,完了,这回死定了。

孔融很奇怪,问明原委,毅然把张俭领进了家门。

事情暴露后,孔融和孔褒都被抓了起了,孔融说,张俭是我收留的,责任我来负。孔褒说,张俭是我朋友,他是来找我的,与我弟弟无关,哥俩正在争论之时,孔融的母亲来了,她说,儿子是我养的,这罪名我来担。

最终,判决孔褒死刑。

我们都知道孔融为哥哥让过梨,但很少有人知道,孔褒为弟弟让过命。

史上最倒霉的人,谁碰上谁死

孔褒死了,但张俭继续逃亡,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到塞外,毫无悬念的活了八十多岁。

张俭这一路逃亡,凡是收留他的人都被处死,他的家族亲戚受其牵连也多半家破人亡。

有后人评价说,张俭是史上最倒霉的人,谁碰上谁死。

这话不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