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7月罹患甲狀腺癌陷痛苦抉擇,浙大一院門診MDT力保母子平安

MDT,多學科協作診治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指的是臨床多學科工作團隊,針對某一疾病進行的臨床探討會,從而有計劃的制定出規範化、個體化治療方案。

浙大一院於2013年7月正式成立MDT中心,迄今已有5年,近日,為響應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浙大一院醫務部MDT中心再次服務升級,7月18日,在門診5樓開設多學科綜合門診專區,使MDT診療模式惠及更多患者,提升門診疑難病患者就醫體驗,目的是讓那些在多家醫院或多個專科間輾轉仍無法解決問題的疑難病患者獲得“一站式”門診體驗,獲得科學規範的個體化診療方案。

7月25號,MDT中心多學科綜合門診迎來了一位不同尋常的患者...

懷胎7月罹患甲狀腺癌,陷入痛苦抉擇

7月25日,浙大一院多學科綜合門診迎來了一位懷孕7個多月的李女士,陪同來的媽媽和婆婆在一旁偷偷抹著眼淚。

原來李女士已患有甲狀腺結節3年有餘,沒想到懷孕後病情惡化,就在前幾天檢查出淋巴轉移性甲狀腺癌,即將迎來新生命的喜悅被無情的病魔擊得粉碎。

一大一小兩條生命,放棄任何一個都讓人心痛萬分,考慮到李女士情況的特殊性,多學科綜合門診的全科醫生經過評估和判斷,立即決定組織MDT。

一聲號令,各路大咖雲集

在MDT中心多學科綜合門診工作人員的召集下,產科、甲狀腺外科、麻醉科、兒科、核醫學五路專家迅速齊聚,經過MDT,產科主任李央語重心長地說:“28周的胎兒如果娩出已經有存活可能了,孕婦是一條命,胎兒也是一條命”,建議可保到32周,先行剖宮產,後行甲狀腺癌手術。

甲狀腺疾病診治中心的李甫強專家表示如現在孕期進行手術,對胎兒和孕婦均有不良影響。可考慮一個月後終止妊娠,再行甲狀腺手術兒科專家表示保胎期間可使用糖皮質激素促進胎肺發育成熟,如需手術,隨時可以護臺。

麻醉科專家安肖霞考慮到目前的麻醉用藥雖基本不存在致畸風險,但增加早產風險,另外由於外科術前需進行增強CT檢查,考慮CT對胎兒的影響,若延期手術對患者預後影響不大,建議待32周胎兒娩出後再手術麻醉。核醫學專家董孟傑也表示會為孕婦做好最充分的術後風險評估和治療。

專家們齊心協力,力保母子安全的精神給了李女士一家極大的鼓舞和信心,家人決定再觀察一週,有任何動態隨時和醫生保持聯繫。

“有我們在,一定盡最大努力守護你和孩子!”幾位專家表示會竭盡所能,為母子倆的生命保駕護航。

MDT中心多學科綜合門診——患者不跑醫生跑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生物系統,疾病往往不是某個學科的問題,往往涉及幾個學科,這個時候,比起患者“輪流跑”,更好的解決辦法是患者“最多跑一次”或“儘量少跑幾次”。在多學科綜合門診診室,面對疑難雜症患者,專家們共同坐鎮,通過面對面討論,給患者更規範化,個體化的診治方案。

懷胎7月罹患甲狀腺癌陷痛苦抉擇,浙大一院門診MDT力保母子平安

懷胎7月罹患甲狀腺癌陷痛苦抉擇,浙大一院門診MDT力保母子平安

MDT中心多學科綜合門診為哪些患者提供MDT服務

由於MDT需要耗費大量的專家資源,同時為保證MDT開展質量,為哪些門診患者提供MDT服務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來說,門診MDT患者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 病情複雜、疑難,需要多學科協同診治的門診患者;

2. 在基層醫院就診後診斷不能明確,或診斷明確但缺乏相應診治能力,需要上級醫院多學科協同診治的患者。

懷胎7月罹患甲狀腺癌陷痛苦抉擇,浙大一院門診MDT力保母子平安

門診MDT流程

懷胎7月罹患甲狀腺癌陷痛苦抉擇,浙大一院門診MDT力保母子平安

在浙大一院,MDT理念貫穿患者就醫的全過程,不僅使得患者最大程度獲益,同時加強學科間交流協作,大大提升醫院在疑難雜症、急危重症上的診治水平,實現醫患共贏。

浙大一院MDT中心發展歷程

浙大一院於2013年7月正式成立MDT中心,2016年1月,為進一步推進MDT工作,醫院自主研發的MDT管理軟件在全院範圍推廣運用,這是全國首個MDT信息化管理軟件,在信息化平臺的助力下,醫院MDT效率和質量得到極大提升。

通過五年來的實踐和探索,浙大一院已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一套具有“浙一特色”的MDT診療服務新模式。經統計,自醫院正式成立MDT中心至今,醫院已為近14000名患者提供MDT服務,MDT病例好轉治癒率達73%。此次,浙大一院醫務部MDT中心首次開設多學科綜合門診專區,旨在MDT惠及更多門診患者,提升門診疑難病患者就醫體驗,這是對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探索,是在“最多跑一次”的跑道上不斷跑出加速度,跑出新風貌!

懷胎7月罹患甲狀腺癌陷痛苦抉擇,浙大一院門診MDT力保母子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