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新国9条”吗?如果这个5月没人提,那韭菜的记忆真的只



还记得“新国9条”吗?如果这个5月没人提,那韭菜的记忆真的只有7

还记得“新国9条”吗?如果这个5月没人提,那韭菜的记忆真的只

一地鸡毛的现状告诉我们,中国股民一直是莫比乌斯怪圈上的爬虫,奋力向前爬,以为能够找到“价值投资”的一面,事实上,在一个又一个无尽的循环中,在这个貌似有两个面事实上只存在“融资功能”一个面的怪圈上,爬虫根本找不到它的新世界。这种呕心沥血的行程,充满了一种悲壮和悲怆。

记得2014512日受到新国9条利好刺激股市大涨,沪指反弹至2060点,不过随后几天大盘再度跌回

2000点处拉锯。


新国九条发布之后,到了今天,且不说2015股灾了,证券市场最大的成就,就是把当初待发新股这个“堰塞湖”给解决了,可是这个堰塞湖是谁的堰塞湖呢,和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关系呢,这些“湖”中的公司为什么就一定要上市不可呢,他们付出了什么必须上市的成本对价吗,那谁收了这个对价,上了之后他们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啥样的贡献呢?这一切都不得而知。现在我们看到,堰塞湖解决了,但是问题正未有穷期,因为三六零带着更大的巨人们回来“收麦子”了,三六零收完富士康收,富士康收完小米收,小米收完不知道谁收,但是有人继续收是确定无疑的。“收麦子”可比“割韭菜”厉害多了,割韭菜啊是一种可持续收割,韭菜会重生,收麦子的话,收了这一代麦子,就需要漫长的休养生息,以等下一代麦子的成熟期。


股市,这片原始丛林,这片黑色的林莽,已经蹉跎了无数投资者的时光和未来,葬送了他们的幸福和安宁。如同日常生活中那该死的雾霾一样,身处其中的人们步履蹒跚、呼吸沉重、无可奈何、无处逃离,并且至今看不到风清气朗或许来临的迹象。

是时候了,我们应该痛声疾呼、同声疾呼,请尽快驱散笼罩中国股市的雾霾!

作为一个曾经拥有执照的“证券专业人士”,五年前我放弃这份职业从专业机构中离职,因为执业经历让我逐渐明白,无论多么殚精竭虑,我都无法为投资者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这固然因为我本人学浅才疏、能力有限,更因为我五年前就已经看明白,中国股市缺乏确定性游戏规则。今天的股市现状,就是掠夺式发展、无序发展、粗放发展的结果。这些年来,与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一样,股市没有能独善其身。甚至,在这个利益能够更直接兑现、寻租更隐秘实现的场所中,利益集团的盘根错节和不动声色,完全不逊于其他名利场。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的PM2.5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活性强,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尤其是可对呼吸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那么笼罩着沪深股市的PM2.5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看来还是应该从发行市场找源头。2014年,新国九条把股票发行做为改革头阵,是抓住了牛鼻子,这几年新股发行确实是在大干快上。别的不说,无锡银行,江苏银行,张家港行,吴江银行,江阴银行,常熟银行,南京银行,就这批大江苏的银行股,这阵容就够让人心花怒放的。

客观来看,中国股市的发行市场有两个,一个是首次发行市场,另一个是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重组已上市公司的再次发行市场。新国九条的重头就在这几个方面,股票首发、再融资、兼并重组等内容,新国九条勾勒了顶层设计的纲领性方向。

具体到市场中,我们首先来看这些年的首次发行市场。以中国石化为代表的国企大盘股,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扩展到整个601板块;以002001新和成和300001特锐德为代表的民企,扩展到整个中小板和创业板。我们看这些融得巨资的公司,它们上市之后,为宏观经济做出了多大贡献,为社会提供了多大的正能量?他们因为融得巨资而取得了比上市之前更加辉煌的成就吗,募集资金投入的项目,究竟有多少给与了社会、投资者和中国经济预期回报呢?看看这几年他们的业绩和分红,募投项目的具体情况,结果是一目了然的。

事实上,中国石化、工商银行、新和成、特锐德,都是绩优股,他们取得的业绩都是所在板块和行业中的佼佼者。尽管这样,上市也并没有使这些公司获得脱胎换骨的转变-----无论是在现代企业治理方面还是在本行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方面,他们仍然是平常之辈。

再看看资产重组类公司。一窝蜂转型地产、一窝蜂转型矿业,一窝蜂转型传媒,一窝蜂转型游戏。这些转型公司有相当一批,现在跑路了,失联了,爆雷了。其实谁都知道,与更早的一窝蜂“触网”、股价暴涨之后就没有了下文一样,这种一窝蜂类型的重组过后基本是一地鸡毛。甚至在这里,对资产重组这种二次发行都无需过多展开,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这是怎样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在这种状况下,我们看到无论是首次发行还是资产重组类发行,中国证监会都在谋求改革,不断有政策出台。针对新股发行改革,几年前我在证券时报上多次撰文,认为“发什么和怎么发”比“何时发”重要得多。那时,自知人微言轻,也知道发什么怎么发和何时发,都有各种游说和各种考量,管理层并不是什么都需要听,但是作为市场一线人士,当时我还是觉得很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现在看来,新股发行以及资产重组类发行,这些年下来本质并没有什么改变。管理层“一直在努力”,但是“发行改革一直未成功”。改革持续中,前几年现状一直是,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大干快上加紧发,一日数家的发;一旦股民回过神来不想玩了,就暂时停发或者少发,等到股民好了伤疤忘了痛,行情恢复一点,就又开始新一轮大干快上加紧发。这一年来,市场怎么样都无所谓,新股发发发是衔枚急进,不讨论不争论,不说,就做,就是个发。

审视这些新发行的公司,他们的融资需求真有那么迫切吗,融资到手之后他们的发展前景真的就一片光明了吗,他们的发行对股市、对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最新一批发行的公司与之前沪深股市存量的三四千家公司,内在并没有什么差异性。

只重视股市“融资功能”而不是注重投资者保护,本质上就仍然是一种堆沙子游戏。一粒一粒没什么差异的沙子不断落下,当沙堆的高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一颗沙子的落下可能引发整个沙堆的崩塌。

因为沙堆的结构将随每粒新沙落下而变得愈加脆弱。这就是所谓的混沌结构中自组织临界现象。原因盖在于对新股发行圈钱造福少数人损害多数人的恶性循环已经形成而已。

如此看来,股市雾霾源头其实就是在一级市场,包括内幕交易的温室-----资产重组。直接融资之惑,在于融资不是为了市场发展,不是为了万千股民的福祉,而是仅仅为了融资而融资,为了上市本身而上市。如此一来,依靠堆沙子做出巨大的规模,无非是一大堆沙子,就算大干快上把规模搞上去了,在某些方面真的成了“世界第一”,但是千千万万投资者的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对于宏观经济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如今的股市,谁都知道不是健康的一个市场。不过这绝不是因为“有什么样的股民,就有什么样的股市”而造成的。在全球经济暗淡的过去几年中,环球股市表现强劲,不过在主要股市中沪深股市独自萎靡,这与我国宏观经济完全背道而驰。尤其是在实际

CPI多年连续高企,M1也是连年高企的背景下,更是没有道理。

为了彻底消灭大气中的PM2.5,还给人们一个空气清洁的健康环境,国家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值此之际,管理层应该对股民的境遇有一些感同身受,进行一下换位思考,采取措施上可以考虑从明确暂停新股发行、严格审核资产重组开始做起,建设一个没有“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携带有毒有害物质”的雾霾笼罩的健康股市,给人们一个清朗的投资环境。


新国九条公布下周就满四年了,我们真应该好好再学一遍这个新时代股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务院对资本市场的中期规划。那么客观来看今天的市场,需要一个消化历史顽疾、休养生息的机会,值此期间建设一套科学有效、公正公开公平的一级市场游戏规则,已经是时机成熟了。一级市场的顶层设计是不是科学有效,是不是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这是广大投资者检验管理层是不是真心实意营造资本市场良好发展环境、继续大力实施贯彻新国

9条的一个标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