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VS今日頭條的戰爭

媒體巨頭混戰何時了,騰訊與今日頭條自五月以來,口水戰不斷,至6月雙方戰火升級,互訴法院。

騰訊VS今日頭條的戰爭

騰訊VS今日頭條的戰爭

騰訊6月1日發佈聲明稱:"近期,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各種渠道詆譭騰訊公司,對騰訊公司聲譽造成嚴重影響。……5月30日,今日頭條甚至通過故意修改標題、篡改文章來源的方式,在其自己控制運營的數億級新聞媒體平臺上大範圍主動推送文章《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嚴重侵害了騰訊的公司聲譽。"

如果說微信封禁抖音鏈接是這場混戰的起源,那麼《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的全網推送就是使積怨爆發的導火索。

騰訊所說的"商業詆譭與不正當競爭"的大鍋,頭條到底要不要背?

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判斷一方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時,往往會先確定行為人與其他經營者是否具有競爭關係;其次是確定行為人是否採取違法或違背商業道德的方式實施了不正當競爭行為;最後再確定行為人是否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及是否擾亂經濟秩序。

騰訊與今日頭條作為當下互聯網媒體巨頭,旗下產品交叉重合,商業合作也是千絲萬縷。騰訊與今日頭條競爭關係的混戰,其根源是今日頭條及其旗下產品,尤其是抖音,近兩年發展勢頭迅猛,已觸碰到了微信的核心用戶群體,威脅到騰訊社交核心。雙方存在競爭關係這點毋庸置疑。

對於今日頭條大範圍主動推送文章《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是否滿足採取違法或違背商業道德的方式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這一實質構成要件,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一條,經營者不得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誤導性信息,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新華網原本發表的是一篇名為《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的文章,而今日頭條則以《新華社: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為題進行了全網推送。

騰訊起訴後,今日頭條辯稱:只是跟推百度新聞的標題及內容,並沒有改變文章原意,並希望騰訊反思一下旗下游戲是否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

但,不可否認,今日頭條具有傳播誤導性信息的行為,新華社作為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推送的文章標題將騰訊與政治文件捆綁,將作者身份標籤化,使騰訊商業地位變得敏感。作為新聞媒體,仔細核實新聞源是新聞專業的要求之一。今日頭條片面求快,未經仔細審查核實義務,在自行運營的數億級新聞媒體平臺主動推送,作為存在競爭關係的雙方,完全可以理解為利益互擾下的故意誤導,或為引起歧義博公眾眼球的故意渲染,應當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範疇。

訴訟的背後是"時間霸主"之爭

其實,從商業角度來看,不止騰訊、今日頭條兩家,360,百度,搜狐等多家互聯網媒體,也經常處在訴訟的漩渦,版權侵權、不正當競爭、壟斷、濫用支配地位都是日常訴訟理由。對身家上億的企業而言,百萬起訴標的並不能影響公司發展戰略,原告起訴的最終目的往往也並不是為了要求賠償。就此次騰訊起訴今日頭條而言,根本應該是為了遏制競爭對手的迅猛發展。

今日頭條,特別是抖音的存在極大撼動了騰訊"時間霸主"的地位。騰訊和頭條之爭,本質上是對用戶時間的爭奪。根據極光大數據《2018年Q1移動互聯網數據研究報告》顯示,今日頭條以24.2%的滲透率超過騰訊新聞成為行業第一,在市場滲透率TOP100排名中,今日頭條旗下抖音、火山、西瓜短視頻的滲透率環比均出現大幅增長,例如抖音3月的滲透率為16.5%,環比增長121.3%。而騰訊系的酷狗音樂、qq音樂、騰訊新聞、王者榮耀、全民K歌、qq郵箱、天天快報、歡樂鬥地主等全線下滑,例如王者榮耀3月的滲透率為21.7%,環比下降0.5%。

短視頻的快速增長,伴隨的是即時通訊、在線視頻、甚至是遊戲的下降。QuestMobile發佈的《2018年3月份中國移動互聯網二級細分熱門行業總使用時長佔比》顯示,相比2017年3月份,短視頻的使用時長佔比從1.5%增長到了7.4%。即時通訊從37%下降到32.2%。

騰訊VS今日頭條的戰爭

QuestMobile提供的另一數據顯示,4月份,今日頭條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86.4分鐘,抖音為51.96分鐘,天天快報和微視分別為57.28分鐘和43.57分鐘。

騰訊VS今日頭條的戰爭

騰訊一直被業界稱為中國"社交之王",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今年4月初,曾被騰訊戰略放棄的微信啟用新logo和slogan迴歸,並打通QQ音樂千萬正版曲庫。同時三個月內,悄然上線三款短視頻應用,快報部門戰略級產品"下飯視頻"和"速看視頻"、"時光小視頻"。為的就是讓用戶時間繼續最大程度留在騰訊系產品。

作為中國互聯網有代表性的兩家企業,相信這兩場訴訟只是為騰訊與今日頭條的商戰拉開序幕,雙方互訴最後的裁判結果目前無法得知,但參考當年騰訊與360持續四年的"3Q"大戰,雙方圍繞產品市場競爭,定義的是行業秩序和產品標準,我們相信最終的判決也將對規範互聯網有序競爭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