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楊潔:信息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公益

4月11日,由農民日報和字節跳動聯合發起的,中國首個移動互聯網領域三農信息獎項“金稻穗獎”頒獎典禮,在安徽巢湖三瓜公社舉辦。超過百位三農領域專家學者、三農創作者到場,巧婦9妹、我愛種菜、農村四哥和鄉野丫頭等16位優質創作者獲獎。字節跳動創新事業部總經理楊潔在演講中提到,希望通過“金稻穗獎”,發掘出更多優質三農信息創作者,加速三農信息的流動,讓優質信息找到需要的人。 以下為楊潔演講全文:

字節跳動楊潔:信息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公益

大家好,我是楊潔。

歡迎各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三農創作者,今天來到金稻穗頒獎典禮,一起探討、交流三農信息普惠的相關問題。

我想先講兩個小故事。

陳茲方是一位普通的農村青年,來自湖北省巴東縣,今年30歲。由於天生殘疾沒有雙臂,他只能靠雙腳進行日常生活。

去年7月份,他開通頭條號,報名參加了扶貧達人計劃第一期,希望通過內容創作,幫助家鄉的山貨走向全國。

有一次,為了能夠讓鄉親們的臍橙及時在山貨店鋪裡上線,陳茲方把普通人需要準備3天的材料連夜趕完。他當時說了一句話:“我打字慢,處理表格實在不方便,弄到昨天晚上2點多。”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距離陳茲方老家1000公里的地方,江蘇徐州,有一名41歲的返鄉種植戶,名叫李海華。

打工18年,他從城市回到了農村,把所有積蓄投進了70畝地,但一直找不到一家人吃飽飯的辦法。

我見過李海華的照片,他穿著樸素,笑容淳樸,雙手託舉著剛從蔬菜大棚裡剛摘下的五個番茄,像呵護著自己的寶貝。這個場景,讓我想起在老家的兄長。

後來,陳茲方通過頭條小店成功幫助家鄉賣出了近5000單臍橙。他現在還成立了合作社,專門種植老家的特色農產品。

而在李海華的故事中,他通過觀看頭條上的三農技術視頻,畝產提升了300斤。他說,看著女兒長大,他有了更大的信心,要把農場做出更好的效益。

在今日頭條平臺上,每天活躍著3.2萬個像陳茲方一樣的三農創作者,與此同時,每天有超過1000萬人像李海華一樣獲取三農信息。

他們兩位可以說是平臺三農創作者和用戶群體的縮影。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

在這些來自天南地北的故事中,有一個內核是不變的,那就是:三農信息的流動。

我們常說,信息創造價值。我想,這些就是信息創造的價值。

在這個廣闊無邊的世界中,藉助於信息的流動,人和人,人和信息,創作者和用戶,奇妙地連接在一起了,互相找到。而新的的價值,就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

正是受益於三農信息的流動,像陳茲方一樣的普通創作者,能夠通過內容創作,幫助自己的老家推廣農產品,而與此同時,像李海華一樣的普通人,能夠閱讀到實用的技術和知識,讓自己的家庭生活更美好。

他們不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切實地幫助到了身邊其他人。

正是從他們的故事裡,我意識到:信息,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公益。

回到這些故事的源頭,它們之所能夠發生,主要得益於優質三農信息的產生和精準匹配。

這也正是為什麼,字節跳動要聯合農民日報舉辦“金稻穗獎”。

金稻穗獎的評選宗旨是“尋找優質三農信息”。今日頭條是國內最大的三農信息平臺,而農民日報是中國最權威的三農媒體。

我們希望,雙方聯手舉辦這個獎,可以從源頭入手,發掘出更多的優質三農創作者,促進更多的優質三農信息產生,加速三農信息的流動,讓優質信息找到需要的人。

事實上,我們也有責任去舉辦這樣一個獎,作為一個信息領域的風向標,建立平臺和行業的三農內容標準,促進整個生態更加豐富和優質。

去年7月,我們舉辦了首屆三農創作者大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我們發現,三農信息領域已經更加繁榮。

2018年,今日頭條平臺上的三農創作者,創造了超過200萬條三農信息,累計閱讀量和播放量約500億次。在所有三農頭條號裡,超過50人擁有100萬以上粉絲,超過500人擁有10萬以上粉絲,粉絲總量相比去年增加了1億。

接下來,為了更好地助力三農信息普惠,我們還將和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共同實施“110網絡創新扶貧活動”(幫助10個縣開展網絡扶貧,同時帶動100個縣參與),形成以點帶面的扶貧模式。

不管是金稻穗獎,還是“網絡創新扶貧”,我們都希望,這些工作的成果,在未來能夠真正幫助到所有三農用戶和三農創作者,為社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