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舊毯子,孩子竟把它當寶貝

生活中,不少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某段時間內會特別“迷戀”某個毛絨玩具、毛毯、毛巾、小枕頭或舊衣物。抓著這些物品不放,吃飯、睡覺、到外面玩都要抱著,甚至上學、去親戚家都要偷偷帶著,隨身相伴。當家長不允許孩子玩或帶這些物品時,孩子的情緒就會很激動,或哭鬧,或委屈流淚……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很多父母感到困惑和擔憂,不明白孩子為何會如此迷戀這些物品,也擔心孩子會一直這樣,養成“戀物”或某類“怪癖”。

有位媽媽說:“我家孩子都一年級了,睡覺的時候必須抱著她的舊毯子,半夜醒了先找毯子才能繼續睡覺,這個是戀物癖嗎?”

一塊舊毯子,孩子竟把它當寶貝

也有媽媽說:“我家大女兒已經三年級了,暑假跟妹妹去爺爺奶奶家小住一段時間,她一定要帶上自己的枕巾,不然就會睡不好,總嚷著做惡夢、害怕。妹妹反而很乖,什麼都不怕,什麼事情也沒有。”

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高級心理諮詢師徐文嬌老師為大家解讀:

一塊舊毯子,孩子竟把它當寶貝

有關孩子過度依戀物品的問題,常見於兩三歲的寶寶。有的寶寶喜歡小熊毛絨玩具,吃飯、睡覺、外出玩時都抱著,即使上幼兒園也要帶著去;有的寶寶睡覺前要拽著媽媽的睡衣才能安心;有的寶寶一定要抱著自己小時候用過的毛毯才能情緒平靜……

為什麼兩三歲孩子會較多出現這種行為呢?為什麼有些孩子對物品的依戀會延續到八九歲呢?

一塊舊毯子,孩子竟把它當寶貝

孩子們所依戀的這些物品,從心理學上來講,叫做“過渡客體”。過渡客體,怎樣理解呢?簡單的來說,它們就是一些充當母親替代物的特殊玩具和玩物,常見的有床單、毛毯、枕巾或某些玩具。

從兒童心理發展學上說,6個月的嬰兒,其心理開始分化了,他開始第一次察覺到“我”和“媽媽”的不同,他不會再安安靜靜躺在媽媽的懷裡,他開始不聽話,會拼命掙脫母親的懷抱,除了探索媽媽的臉,還開始探索媽媽的更多地方,會在媽媽身上爬上爬下、抓頭髮、鼻子、眼睛,甚至把媽媽的頭髮放進自己的嘴裡等等,這是他在探索“我”與“媽媽”的差異,是個體化的開始。

一塊舊毯子,孩子竟把它當寶貝

然後,隨著孩子身體的發展,他會渴望探索更廣闊的領域,要看看世界、周圍其他人。但在這個階段,他也會依賴母親的反饋來保障自己是安全的、存在的。

我們可以看到,1-3歲的寶寶即使表面是“一個人”在玩,實際上仍然渴望與媽媽靠得很近,也會每玩一會兒後,時不時回到媽媽身邊或希望得到媽媽的回應。若媽媽的回應是及時的、良性的(情緒穩定的、快樂的、愉悅的),孩子會感到安心,在稍後一些會朝著更遠處探索、冒險。

一塊舊毯子,孩子竟把它當寶貝

在這個過程中,兒童不斷通過想象,在心理上想象出一幅母親的圖畫,建立“內在母親”,來應對母親經常發生的、令人傷心的“消失”行為。對於兒童來說,這一兩年的時間是一段漫長的階段,不得不忍受很多擔憂、恐懼。

這個階段,如果母親常常“缺席”,年幼的兒童自然會尋找一些方式來補償因母親缺席所帶來的威脅,往往會抓住一個床單、毛毯、枕巾,更多的是抓住玩具等,用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親這個客體。當母親離開兒童的聽覺、視覺範圍時,“過渡客體”可以替代母親,並提供給兒童渴望的溫暖和安全感。

一塊舊毯子,孩子竟把它當寶貝

人是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再需要過渡客體了呢?一般來講,答案是肯定的。否則,過渡客體就不是“過渡”的了。父母可以觀察到,如果“過渡順利”,孩子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對“過渡性客體”的依賴。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給予恰當地呵護,不強制孩子與依戀物分離。

一塊舊毯子,孩子竟把它當寶貝

我們也會發現,有些兒童與過渡客體的分離是較為困難的。有些兒童太過依賴過渡客體,即使它們已經破舊不堪,他卻依舊不願放棄或換成新的;無論是吃飯、睡覺、母親把他抱到外面的時候,一直抓著不放;超過三歲,甚至已經上小學了,都無法與依戀物適當分離。這時,我們要反思的是,是否過渡客體的替代作用過多了,這意味著早期母親對孩子的關心、陪伴的機會或時間太少了。

此時,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增加母子之間的親密感,是幫助孩子順利過渡、與依戀物分離的關鍵。若早期母嬰依戀關係比較糟糕,後期修復中父母感到困難,可尋求專業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的幫助。

一塊舊毯子,孩子竟把它當寶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