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世界「中國芯」的造假往事:漢芯1號始末

中國芯片產業 如此落後於歐美,這不得不令人汗顏。其實,作為科技行業水平的核心,芯片產業一直以來都被國內重視,也一度在12年前出現令人驚喜的突破,可惜這個突破,讓中國芯片產業停滯了十年。

2002年8月,陳進從美國買來10片MOTO-freescale的56800芯片,找來幾個民工將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樣全部用砂紙磨掉,然後找浦東的一家公司將表面光滑的芯片打上“漢芯一號”字樣,並加上漢芯的LOGO。虛假的DSP芯片磨好後,陳進通過種種關係,加上了“由國內設計(上海交大)、國內生產(上海中芯國際)、國內封裝(上海威宇科技)、國內測試(上海集成電路 設計研究中心)”等種種假證明材料。

與此同時,陳進依託交大背景,利用無錫意源公司投資控股的上海交大創奇微系統科技有限公司的經濟實力,騙取了國家科技部、信息產業部、國家發改委等方面的信任,並通過種種手段搞定了(陳進的口頭禪)集成電路行業國內知名專家,召開所謂的研討會,一致鑑定:“漢芯一號”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大規模集成電路。2003年2月26日,陳進矇騙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邀請了國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同行等在錦江小禮堂召開新聞發佈會,“漢芯一號”就這樣誕生了,成為所謂的中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DSP芯片。

2006年1月17日,春節前夕,一位神秘舉報人在清華大學BBS上發佈的一則神秘帖子——《漢芯黑幕》,徹底打破了中國科技界的一團祥和,其筆鋒直抵為中國IT產業界驕傲的“漢芯”系列芯片發明人——陳進。在該則帖子中,神秘舉報人痛斥陳進在漢芯研製中完全弄虛作假,騙取國家上億元撥款。雖然上海交大漢芯科技公司(以下簡稱漢芯科技)隨即發表聲明宣稱《漢芯黑幕》歪曲事實真相,但並沒有抵消外界猜疑。

2006年1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成立專家調查組並開始工作,在其後的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專家調查組,針對舉報人對“漢芯”事件的舉報內容,採取與舉報人、當事人和相關人員面談、現場查驗技術文檔、分析對比有關技術資料、查驗芯片演示系統和調閱相關音像資料等方式方法,對“漢芯”系列一至四號芯片的設計過程和性能指標等進行了全面調查與核實。調查結論如下:

陳進在負責研製“漢芯”系列芯片過程中存在嚴重的造假和欺騙行為,以虛假科研成果欺騙了鑑定專家、上海交大、研究團隊、地方政府和中央有關部委,欺騙了媒體和公眾。 據調查,陳進負責的漢芯團隊所研製的“漢芯一號”,是一款208只管腳封裝的數字信號處理器 (DSP)芯片,由於其結構簡單,不能單獨實現指紋 識別和MP3播放等複雜演示功能。為了在上海市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能夠達到所需的宣傳效果,陳進等預先安排在“漢芯一號”演示系統中使用了印有“漢芯”標識、具有144只管腳的芯片,而不是提供鑑定的208只管腳的“漢芯一號”芯片。調查表明,當時漢芯公司並沒有研製出任何144只管腳的芯片,存在造假欺騙行為。

也正是這次事件後,很多科研人員都不敢從事芯片相關的研究,致使後來芯片產業得不到足夠的支持。

寧願沒有“中國芯”,也不要讓假“中國芯”來充數,更不要假“中國芯”來長國人志氣。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成為事實了,一切也成了恥辱,陳進身上的所有榮譽引來了人們的唾棄,那些鑑定專家更是一言不發、默默無語。如今,國家要求陳進把科研經費交回的時候,那些曾經被無形浪費的科研資源又將怎樣挽回,那些被人欺騙的中國心又將怎樣得到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