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三十”:是而立,还是而“腻”?

面对火热的功能饮料市场,旺旺终于坐不住了。

近日,旺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旺)将三年前上市的两款功能饮料:“刹”和“超刹”重新推向市场,试图在火热的功能饮料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联想到上个月,为了迎合另一热点品类:咖啡,旺旺“掏” 出了十五年前的“邦德咖啡” ,不禁让业内外议论纷纷,“旺旺真的要狗带(go die)了吗?”

比之更重要的是,旺旺今年三十岁了,可就今年它的表现而言,不是而立之势倒是越发油腻了。

再推“新品”

今年的饮料市场,站“C位”的无疑是功能饮料和即饮咖啡。

功能饮料大火的原因,不仅是品类增幅还在持续,更重要的是“红牛”品牌之争可能腾出的市场空白。

在此大背景下,华彬扶持“战马”上位,天丝另立“安耐吉”,东鹏特饮稳坐“探花”,魔爪、卡拉宝、M-150等一众外资功能饮料大佬虎视眈眈。不仅如此,还有乐虎及体质能量等性价比“选手”虚位以待。

就在业内外期待旺旺会祭出什么杀手锏的时候,旺旺“不负众望”地掏出了2015年的产品:“刹”。

旺旺“三十”:是而立,还是而“腻”?

公开信息显示,旺旺这次推出的“刹”分为350ml的PET瓶装和240ml的罐装,产品售价分别为5元和5.5元。而另一款产品“超刹”是一款浓缩加强版的能量饮料,产品为100ml的PET瓶装,售价为10元。

一位旺旺前管理层告诉快消记者,“刹”功能饮料在2015年进行过“由点到面的推广测试,但考虑到如果失败,要东山再起难度较大,所以能见度很低”。后来,该产品的推广就不了了之,直到今年才得以重见天日。

除了在热闹的功能饮料领域插上一脚,今年稍早些时候,旺旺还试图分得即饮咖啡市场的一杯羹。详情请见快消曾在6月初的《15年前“旧品”再战饮料江湖!旺旺何以颓势尽显?》一文中对“邦德咖啡”的重新上市进行过分析,在此不做赘述。

有意思的是,不论是功能饮料还是咖啡,“旺旺推的不是‘新品’,而是‘新瓶’……咖啡火他就上咖啡,功能饮料火他就上功能饮料。”一业内人士笑称。

外形“邋遢”

提起旺旺,消费者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是经典的大头娃娃,还是雪饼和旺仔牛奶?

事实上,在对十余位年轻消费者的随机调查中,快消记者得到最多的答复是“李子明同学”。

旺旺“三十”:是而立,还是而“腻”?

单纯从传播角度来看,“李子明老师”是成功的。该话题在2017年双十一前, 在微博赢得了几十万次的热搜及百万级的转发点击量,成为2017年互联网“病毒营销”的典范之一。

在“李子明”身上尝到“甜头”的旺旺,继续将这种“低龄”的广告策略应用到其他产品上,就出问题了。

今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报,一些电视台播出的“O泡果奶”、“莎娃鸡尾酒”广告,存在导向偏差和夸大夸张宣传、误导受众等违规行为,被要求停止播出。有网友评论,“连官方也看不下去了。”

业内多数人认为,造成如此“后果”的原因是,旺旺的广告一直是由董事长蔡衍明亲自把关,甚至广告语都是蔡衍明自己做创意。旺旺的市场部以及广告公司更多只是作为执行者而非创意者。

相关的佐证是,早在2008年,旺旺在香港挂牌上市,蔡衍明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不适合做管理,我适合做‘idea(创意)’”。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旺旺内部有个“老人”,负责指导广告的导演,他很善于表演和恶搞性质的宣传。在此人看来,只要信息成功传播了,就是成功的。而旺旺的广告,大多出自此人之手。

现实是,蔡衍明的广告风格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市场被评为“土”,并非一件坏事。要知道,隔壁“脑白金”可年年都是“十差广告”的常客,但人家在央视坚挺了十余年,创造了保健品行业的销售神话;而那些“最佳广告”,往往第二年就不知所踪了。

不过,时至今日,旺旺的“滑稽剧”却让消费者越来越弄不清楚旺旺究竟在卖什么产品。甚至,连旺旺自己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产品了。

虽然手持米果和调味乳制品两大单品,但旺旺也从未停止过新品研发的脚步。多年过去,旺旺推了不少新品,但大多默默无名,旺旺的销售额,至今仍靠两大单品苦苦支撑。

如果你对旺旺的概念还停留在米果和旺仔牛奶,那当你无意间点开旺旺的天猫旗舰店,一定会有一种进“大观园”的感觉。快消记者粗略统计,旺旺天猫旗舰店共推出了140余款产品(包含规格不同的同类产品),而以产品创新著称的统一,上架产品仅九十余款。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产品都“似曾相识”。比如“旺仔牛奶”和“特浓旺仔牛奶”;“旺旺仙贝”和“仙贝物语”、“芝士仙贝”;“旺旺雪饼”和“黑米雪饼”、“黑糖雪饼”。

当然,也有“不认识”的。比如,莎娃酒,比如方便面;还有一些不曾听说过的产品,比如“蒟蒻果冻”、“那多利”、“哎哟”、“辣人”等。页面上,旺旺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叫“你没吃过的旺旺”分栏。

事实上,旺旺的产品结构更新始终没能跟上消费趋势,虽然产品不断出新,但要转换为销售额并不容易。伴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旺旺却在产品研发速度、品牌升级和推广上,停滞不前了。

世故守旧

还是2008年,蔡衍明曾公开表示“旺旺的未来就是要布局到没有我也可以”。遗憾的是,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布局”似乎没能实现。

旺旺“三十”:是而立,还是而“腻”?

旺旺集团董事长 蔡衍明

“基本上是蔡先生说了算”,上述旺旺内部人士表示。相对其他企业,旺旺的决策流程较为“中央集权”,从品牌打造到产品研发,多数决策都要经过经营层,导致企业执行效率低而丧失了许多机会,营销也缺乏亮点。

蔡衍明擅长的“中央集权”,还带来了旺旺人员的动荡。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近年来, 旺旺重要员工的离职并不鲜见。

另一位熟悉旺旺的人士告诉快消记者,蔡衍明的管理风格,从1992年在湖南建厂之际,一以贯之到今天, “湖南厂每天早晨都要做旺旺操……员工集合时,除了要排队,集合和解散过程中要相互问好、行礼。做完晨操后,每个单位还要合唱一首3-5分钟的歌曲。”

二十几年过去了,蔡衍明的这些管理方式,却没能与时俱进。

据台湾媒体《阳光时务周刊》报道,蔡衍明买下中时集团后,规定新进员工都要受“职前训练”,内容包括社训、创社精神等等,除了口号外,当然背后还有一番“微言大义"。

更有人认为,蔡衍明统治集团的专断、霸气及高度崇尚形式主义的风格,比起“独裁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十年前,旺旺集团在香港挂牌上市,意气风发的蔡衍明公开表示“未来十年旺旺还可成长四倍”;事实上, 2013年营业收入超过230亿元,是迄今为止旺旺的业绩顶峰,此后便开始逐年下滑。

如今,旺旺三十了,在而立之年倒越发显得油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