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減負」空間還很大

長安論道

之所以會出現減稅降費動靜大,但企業“獲得感”不強,主要原因在於政策的精準性不夠。

近日,一篇名為《公司收入200萬,稅後到手只有2.14萬》的文章突然在網上刷屏。按照該文的說法,一家年收入200萬的工業製造公司在除去公司的各項成本後,企業主最終只剩下2.14萬元。新京報採訪的多位專家均認為,文中涉及的稅務雖有部分出入,但整體算法正確,在現行稅務政策下,小微企業的“減負”空間還很大。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企業成本高企、盈利能力下降的問題開始凸顯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包括財政、金融、人力資源等政策在內的舉措,在減輕企業負擔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不過,由於行業不同、公司成本構成不同,企業應繳納稅費也有所不同,減稅降費政策給其帶來的效應也存在差異。文中提出的這家企業,可能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但這也反映出減稅降費過程中部分企業的現實困難。因此,我們應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企業負擔沉重問題並未根本解決,由於綜合成本居高不下,導致部分企業微利現象甚至經營困難現象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對於初創企業來說,應得到更大的支持和幫扶。

雖然目前小微企業可以享受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等優惠政策,但初創型企業盈利能力有限,其所得可能比較少,相應優惠幅度也就較小。絕大多數初創企業在還沒有利潤的情況下就要交增值稅、城建稅等,這使得創業企業起步艱難。據麥可思的調查數據,目前我國應屆大學生的創業率為3%,而其中能夠成功的僅有5%左右,創業艱難由此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在減稅降費背景下,政府稅收不降反升也增加了大家對政策有效性的疑慮。今年上半年,國內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規模全面大幅增長,分別同比增長了16.6%、17.4%、12.8%和20.3%。而同期GDP增長6.8%。根據稅收增長速度與GDP增長同步計算,2018年上半年不是減稅了,而是多收了6322億元。當然,這種簡單算法並不科學,但也說明繼續為企業減稅降費的空間仍較大。

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減稅降費動靜大,但企業“獲得感”不明顯現象,主要原因還在於政策的精準性不夠。

實行營改增是我國減稅降費的重要舉措,但由於各行業情況不同,有些行業不抵扣的項目少,導致稅收不降反增。在一些地方,過去地方政府給中小企業減免營業稅。現在營改增後,徵收嚴格了,因此企業感覺似乎稅費又在增加。此外,對許多企業來說,融資成本與勞動力成本的壓力增大趨勢明顯,抵消了其他負擔減輕帶來的效果。

提高減稅降費政策的精準性,就是要在繼續減輕宏觀稅費負擔的同時,更加註重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對於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企業,以及企業面對的不同人工、土地、融資等其他成本上升問題,採取有傾向性的政策,側重解決他們面臨的主要難題。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突出政策的有效性和精準性。同時重視各項政策的協調性,防止政策“壓下葫蘆起了瓢”的蹺蹺板效應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