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上看农产品的一生:将溯源进行到底

“区块链”如今成为了互联网上炙手可热的词汇,它可以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区块链其中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防伪溯源。在食品安全领域,防伪和溯源都非常重要。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问题。那么,过去农产品是如何防伪和溯源的?如果农产品遇上区块链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在区块链上看农产品的一生:将溯源进行到底

过去,农产品是这样防伪的

如今农产品的防伪和溯源都是难点。现代的农业生产中,相关人员使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平台都是中心化运作的。这些中心化农产品溯源平台的内容都是封闭的,平台之间的信息不会共享,也实现不了可信任化。如果将希望寄托在这种传统的解决方案,那么很可能会失望。因为中心化平台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数据可能被平台修改。当使用这种中心化的平台来溯源,源头也很有可能是伪造的。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追溯真正的源头。

归根到底,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都在于中心化的平台缺乏公众化。如果想要釜底抽薪,就必须使用可信的追溯机制。

在区块链上看农产品的一生:将溯源进行到底

农产品“上链”,顾客拥有知情权

如果农民辛苦种出质量上乘的菜品,那它的价格自然高。如果不能追溯菜品的信息,那么消费者很难凭借肉眼来分别好菜和普通菜,也不会愿意多花钱去冒险。这就形成一种尴尬的局面:生产者只能用更低成本的方式去生产,而消费者只会选择更便宜的产品,而流通商只能打价格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区块链正好能结束这个尴尬的局面。我们知道,区块链的数据具有去中心化、去信用化以及可追溯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搭建包括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公司、终端消费者在内的联盟链。然后在联盟链上记录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信息,实现“三流融合”,使信息更加透明。顾客可以通过APP扫二维码来查询农产品的生产数据,了解农产品的来源,确定农产品的品质,更加放心地进行购买。

那么有没有实际的例子呢?科技巨头IBM已经与全球食品供应链中的一些大品牌达成合作共同推出一个专注于食品安全的新区块链联盟;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将在印度的北方邦(印度人口最多的邦)开展区块链试验项目,将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农产品进行采购。

在区块链上看农产品的一生:将溯源进行到底

在区块链上看农产品的一生:将溯源进行到底

将来再无假冒伪劣产品?

既然区块链防伪溯源能应用在农产品上,那么其他商品也是同理。那么是不是未来再也没有假冒伪劣产品呢?其实区块链不能完全杜绝假货,但会起到增加造假成本的作用。

当产品出现了问题,可以在区块链上对信息进行追查,很容易就能把造假者揪出来,这对比较大型的企业是很有威慑力的。但还是不排除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写入虚假的数据,那么源头作假和掉包的问题则依旧存在。也就是说,虽然区块链上的数据不能被篡改,但是并不保证上面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区块链能解决“溯”的问题,但是“源”还是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