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晁蓋宋江都曾搶過別人的頭把交椅 但爲什麼最後都沒守住?

看《水滸》,總覺得那句“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只對了一半: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該出手時也出手,這是梁山好漢的“英雄本色”。但是“風風火火”闖九州,那是歷史上真實的宋江干的。演義中的梁山好漢只想找個打家劫舍的地盤,而且為了得到能夠這塊“自留地”,什麼鳩佔鵲巢的事情都幹得出來,但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那些佔了鵲巢的斑鳩,最後都丟了搶來的老窩:梁山好漢三次鳩佔鵲巢三次丟了老窩,只有一次佔得有理丟得可惜。

魯智深晁蓋宋江都曾搶過別人的頭把交椅 但為什麼最後都沒守住?

真實歷史中的宋江,還真是佔據過樑山泊,但是因為看小小的水窪養不住大魚,就開始了攻城略地的流竄生涯,據《宋史徽宗本紀》記載:“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而到了演義小說中,宋江卻是竊取了晁蓋的“梁山基業”,攢夠了籌碼然後用眾好漢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官袍——宋代官服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緋(深紅色)、九品以上服綠。但是我們細看小說,就會發現鳩佔鵲巢並不是宋江的發明專利,這種事情魯智深幹過、晁蓋也幹過。

魯智深晁蓋宋江都曾搶過別人的頭把交椅 但為什麼最後都沒守住?

最先奪了別人老窩的,是花和尚魯智深,但是我們卻對他無法指責,因為他當初只想在二龍山寶珠寺找個落腳的地方,對寨主之位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可是那個寨主金眼虎鄧龍(如果彪是小老虎,那麼金眼彪施恩按外號來說就是他兒子)比白衣秀士王倫還摳門兒。據魯智深自己說:“灑家特地來奔那鄧龍入夥,叵耐那廝不肯安著灑家在這山上。初投他時,只在關外相見。”連口熱水也不給花和尚喝,難怪魯智深氣得嗓子冒煙,先是一腳差點把鄧龍踢成太監,後來乾脆一禪杖打破了腦袋。但是魯智深奪了二龍山寶珠寺,自己也沒守住,在官軍壓力下,被宋江忽悠上了梁山,好不容易攢下的家當也全部變成梁山公共財物。

魯智深晁蓋宋江都曾搶過別人的頭把交椅 但為什麼最後都沒守住?

白衣秀士王倫做的倒是比金眼虎鄧龍有禮貌多了:一個只有十萬註冊資金的小公司,忽然來了一個千萬富豪要入股,擺明了是要鳩佔鵲巢,王倫還是想以禮相送,不但“宰了兩頭黃牛,十個羊,五個豬,大吹大擂筵席”,還“捧個大盤子,裡放著五錠大銀”,想花錢買平安——其實要不是王倫安排船隻接應,晁蓋等人還真上不了梁山。但是在吳用設計下,生辰綱迷盜團不但要梁山地盤,還要王倫性命。王倫請客不成、送客也送不走,最後送了自己性命。

魯智深晁蓋宋江都曾搶過別人的頭把交椅 但為什麼最後都沒守住?

晁蓋奪取梁山頭把交椅的時候,可能不知道,自己從一個文化人手裡奪來的梁山,又會被另一個文化人奪走,自己也死得不明不白,臨終遺言也成了一句空話。

魯智深晁蓋宋江都曾搶過別人的頭把交椅 但為什麼最後都沒守住?

宋江奪取梁山領導權,其實是早有預謀的:他自己還沒上梁山,就先送上去了花榮秦明黃信燕順王英呂方郭盛鄭天壽石勇等九個高手,實力已經超過黃泥崗盜夥的“七星聚義”了。然後宋江不斷往山上“輸送人才”,最後晁蓋的勢力已經小得可以忽略不計了——去打曾頭市,晁蓋這個一把手只“請啟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其餘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這可跟宋江下山的時候“廳上廳下一齊都道願效犬馬之勞,跟隨同去”形成了鮮明對比。

魯智深晁蓋宋江都曾搶過別人的頭把交椅 但為什麼最後都沒守住?

細看水滸原著我們就會發現:不管在曾頭市晁蓋中沒中箭,他都不可能安然返回梁山,要知道小李廣花榮的箭法可是比史文恭高多了,隨便找個石頭大樹作掩護,晁蓋的凱旋之路也只能走完一半:如果攻打曾頭市獲勝,宋江更不會允許活晁蓋回到梁山——前面的佈局就白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