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曉莊學院暑期支教:發揮高校智力優勢 精準做好文化扶貧

南京曉莊學院暑期支教:發揮高校智力優勢 精準做好文化扶貧

中國青年網南京7月19日電(通訊員王紫芸) "我學到了從前在學校從來沒有學到的趣味數學,我還學會了石頭畫、手工。"南京市溧水區桑元蒲小學四年級一班的陳奧特別開心地說。南京曉莊學院的伯藜支教團走進南京市溧水區桑元蒲小學,牽手當地小學生,手把手教小學生趣味數學、石頭畫、手工等課程,這種新型授課方式得到當地學生和家長的讚賞和歡迎。

南京曉莊學院暑期支教:發揮高校智力優勢 精準做好文化扶貧

南京曉莊學院將教師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環境科學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的10名學生組織成伯藜支教團隊走進南京市溧水區桑元蒲小學,給當地100多名小學生授課,課程多為趣味教學,有趣味數學、石頭畫、籃球、手工、書法等等,這種新穎的授課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另一種樂趣,學生家長不住地點贊。

" 我們孩子就讀於鄉村學校,學校更重視語數外的正常教學,很少用這種另類方式來教授課程,這次曉莊學院學生的獨特授課方式,讓我們的孩子愛上了學習,我很高興。"桑元蒲小學陳奧家長說。

南京曉莊學院暑期支教:發揮高校智力優勢 精準做好文化扶貧

這次支教的學生都是科班出生,有過教授課程的經驗,教起課來就更有板有眼,廣受歡迎。教授硬筆書法的王紫芸曾經是該校教師教育學院教師技術訓練營的小先生,曾給大一學生授課一學期;教授手工課的王瑩是教師教育學院小教專業的學生,專門學過手工課;還有教授漫畫英語的老師也是來自於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的魏思茹、張錦;教授趣味數學的孫慧華來自信息工程學院,他的課也上得特別好,課後學生都圍著他追問那些有趣的數學。孫慧華說,"之前我在培訓班給學生上過趣味數學,在這次支教中,我在完成課本知識的前提下,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鍛鍊他們計算以及解答數學難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對於數字的敏感度。"

南京曉莊學院暑期支教:發揮高校智力優勢 精準做好文化扶貧

南曉伯藜支教團的10名成員們都是來自鄉村的(貧困)有志學子,他們在入學之初就受到了來自江蘇省陶欣伯助學基金會的資助。此次支教之行,更是為了傳遞愛心,將小愛匯成大愛,將愛心凝結成江海。

同是來自鄉村,支教團的成員們更能懂得孩子們的需求。他們定會帶著愛心與熱情進行教學,為桑元蒲小學營造活潑積極的學習氛圍。作為朝氣蓬勃的當代大學生,支教團的成員們定會為扶貧扶志工作貢獻青春力量。

支教團團長王紫芸說,"在支教過程中,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團隊組織能力,還鞏固了自身的師範生技能,可謂收穫頗豐。我想給當地的孩子們帶去往常學習生活中接觸不到的知識,增加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這次的支教歷程將會成為我大學生活中的寶貴回憶之一,對我未來的小學教師生涯產生深遠的影響。"

南京曉莊學院暑期支教:發揮高校智力優勢 精準做好文化扶貧

據悉,此次伯藜支教團之所以定位桑元蒲小學,一方面是由於在此之前南京曉莊學院已經在桑元蒲社區建立農村社會服務工作站。該工作站的建立就是為了通過發揮高校智力優勢,切實幫助桑元蒲村解決實際困難。此次以"愛心續航,鄉村逐夢"為主題的支教活動更是延續了該服務工作站建立的初衷。當初在服務站掛牌儀式上,桑園蒲行政村黨總支書記胡軍表示,兒童和老人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要重視的兩個特殊群體,因此可以說此次伯藜支教團準確定位當地需求,為兒童這個特殊群體帶來了福音。

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響應國家"扶貧先扶智,扶貧必扶志"的精準脫貧攻堅戰略。支教團的成員們正是從"扶智""扶志"出發,立志為精準扶貧貢獻一份力量。基礎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一項基礎工程,伯藜支教團的成員們表示他們迫切渴望為此凝魂聚氣的基礎工程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