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近日在香港上市的小米,最终只给出了550亿美元的估值,不敌阿里曾经创造的全球最大规模IPO神话,也让外界再次把期许的目光投向了传闻将在香港上市的蚂蚁金服。

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今年4月份的时候,巴克莱银行对蚂蚁金服进行了业务分析,将估值由1060亿美元上调至1550亿美元。6月初蚂蚁金服正式对外宣布完成14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在1500亿美元左右。假设蚂蚁金服最终在港股上市,打破阿里曾经创造的融资记录并非没有可能。

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1

过去20年,是属于中国互联网的to C 时代。

我们所熟知的科技巨头,无论老资的网易和新浪,还是新贵BATJ,再到小米、美团和滴滴,几乎都是以C端服务为主的公司。

原因并不复杂。中国直到90年代才正式向市场经济转轨,计划经济时代的稀缺与闭塞并不遥远,因此在过去很多年里,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供给远远赶不上需求。

这就是说,C端人太多,普遍饥饿,不挑剔;B端相对弱,粗糙点没关系,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自己成为B端,全力去占据C端市场,这是个必然。

2

但进入2010年后,随着淘金者变得很多,黄金又越来越难开采,如何为淘金者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开采效率,就会成为一门很重要的生意。B端服务的兴起,是社会经济走向精细化、集约化的必然。

以非常具有T2B2C代表特征的SaaS为例,以低成本+高可用性,有效降低企业 OA 成本,不仅获得B端青睐,也获得资金的关注,使得全球 SaaS 市场规模维持高速增长,2013-2016 年,全球 SaaS 行业 CAGR 达到 24.85%, 2020 年全球 SaaS 市场规模将达到 737.3 亿美元,增速为 16.74%。而国内 SaaS行业起源于 2005 年左右, 2010 年起,云计算概念进入大众视野,国内 SaaS 迈入起步阶段。2015 年后,随着底层技术的成熟, SaaS 各细分领域均陆续涌现大批新玩家,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与美国相比,中国虽然同样有数千万B端中小企业需要科技服务,但缺乏像甲骨文、SAP、微软这样重量级企业端科技提供商。国内的用友、东软、金蝶合计市值不到200亿美元,与美国巨头Oracle、SAP、Salesforce合计超过4000亿美元市值差距巨大。中国除了阿里和腾讯有部分云业务以外,没有主流互联网企业的主营业务是B端服务。

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目前全球的T2B2C发展带来的平台生态已初具格局。预计到2025年,该模式给全球的科技企业带来的整体市值将达到人民币40至50万亿元。

中国的科技在某些领域虽然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核心和整体水平都落后与美国,如何迎头赶上,如何在iABCD (IoT, Al、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这些为科技赋能B端的新兴科技的研发上有所突破,不仅仅是BATJ的事情,科技对B端重塑和T2B2C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呈现的三大主要变革趋势,即平民化、纵深化、生态化,让我们这些B端中C的一员,未来十年里,我们都无法脱离其中……

普华永道:T2B2C将成为未来主流商业模式

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的T2B2C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

咨询机构普华永道日前发布了《科技赋能B端白皮书》认为,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的T2B2C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

目前T2B2C发展带来的平台生态已初具格局。预计到2025年,该模式给科技企业带来的整体市值将达到人民币40至50万亿元。

普华永道归纳出科技对B端的重塑呈现三大变化趋势:平民化、纵深化和生态化,“未来十年,科技渗透将会逐年增长”,而iABCD(IoT、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将成为科技赋能B端的重要武器。

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中国:C端发达,B端落后

中国已经诞生出世界级的C端企业,最明显的例子是2017年,阿里巴巴、腾讯与美国C端服务领域前三大巨头公司Google、Facebook、Amazon一同跻身五千亿美金俱乐部,标志着中美C端市场一起步入成熟。但在B端,中国仍与美国有很大差距。

首先,中美上市B端服务公司数量及估值差距大。

对比中美传统企业级服务公司,中国传统企业级服务公司如用友、东软、金蝶合计体量仅142亿美元,与美国巨头Oracle、SAP、Salesforce合计4,206亿美元的市值差距巨大。

其次,中国企业云服务落后于美国。

美国Amazon、Microsoft企业云服务利润贡献分别高达74%、70%;中国除了阿里和腾讯有部分云业务以外,没有主流互联网企业的主营业务是B端服务,因此在业务范围的探索方面仍有想象空间。

中美同样拥有3000万家需要信息化服务的中小企业,但美国SaaS企业市值已突破1700亿美金,而中国只有约45亿美金,体量悬殊。

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通过中美之间的对比,中国的T2B2C商业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及趋势:

1.泛行业覆盖进一步推动模式拓展。

美国T2B2C模式应用主要集中于零售行业,而中国在零售、金融、交通、医疗等行业均有所建树,且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未来对行业的深耕和泛行业拓展将拉动T2B2C的发展。

2.多元科技应用场景开发与成熟催生新机遇。

相较于美国,中国T2B2C模式覆盖了更多的细分领域,已培育了科技应用场景开发的商业习惯,未来随着细分领域应用的不断成熟及新场景的不断开发,T2B2C模式将进一步增长。

3.C端消费升级推动T对B的赋能需求。

美国C端消费市场相对成熟稳定,而中国C端处于消费升级时期,迫切需要B端的转型升级,而B端的转型需要T 端科技力量的促进与整合,通过T2B2C模式满足C端消费升级的趋势将进一步深化。

中国T2B2C模式现在技术和资源效应的积累已实现质的突破,未来将主要利用C端需求整合能力和更加成熟的技术输出,挖掘B端服务的商业价值,形成T2B2C闭环。

普华永道认为,中国的大型的科技企业具有整合C端资源的能力,能围绕C端需求开发有效场景及产品,科技企业向B端开放融合C端数据的平台,由B端调用科技企业技术、服务及渠道资源提升运营效率,进而提升C端体验以及粘性,科技企业与B端共同重构服务体验,推动产业升级,T2B2C形成闭环,成为市场发展的助推器。

科技重塑B端三大趋势

B端市场价值在凸显,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把目标瞄准“T2B2C”,渴望把握未来趋势脉搏。中国的B端重塑呈现三个趋势:平民化、纵深化和生态化。

平民化方面,随着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日益迫切,科技公司开始关注“平民”企业,从中寻求创新、突破。

以云技术为例,传统模式下,企业建立一套IT系统不仅仅需要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还需购买软件的许可证,需要专门的人员维护。通过云技术,企业服务由之前的出售软件逐渐演变为如今以租代卖、按需收费的云服务模式,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使得B端获取服务成本降低,更加平民化。

T2B2C模式可以针对大企业及中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从而覆盖“全民”。

中国的中小微企业数量整体已达8千多万,中小微企业服务需求成为企业服务市场不可忽视的需求,针对中小微企业服务,科技企业将主导搭建互联网科技平台,并通过该平台提供标准化、低门槛基础产品及服务,从而准确获取中小微企业流量。同时,互联网科技平台将开放平台与垂直领域开发者合作或自主开发更多的多样化增值服务,固化中小企业流量。

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纵深化主要是科技对行业的融合情况。随着“互联网+”在各行业普及,以及T2B2C模式趋势发展,科技与行业融合加深,未来十年或将迎来一个技术渗透全行业的深度发展期。

通过对B端科技服务渗透程度的评估,普华永道发现采用T2B2C模式的行业已经显现先发优势:

1.TMT为B端科技服务的基础行业,未来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2.零售、金融及医疗等与C端结合紧密的行业,也是B端科技服务渗透领先行业,T2B2C完整闭环模式将推动B端科技服务价值的不断开发。

3.B端科技服务渗透率排名前10的行业中,7个行业采用T2B2C模式,科技价值通过赋能B端进一步向C端传导。

T2B2C的“生态化”趋势是指,玩家正由过去的科技玩家主导向产业与科技玩家并举发展。由科技企业搭建的平台生态,将开启“升维革命”。

智能化浪潮变革国内企业级市场格局,T2B2C服务需求上涨,使得平台玩家类型逐渐开始走向多元化。

在过去,我国T2B2C平台玩家主要由科技玩家主导,代表企业为百度、腾讯、阿里、用友、金蝶、中兴、神州数码、华为等各行业领域的巨头。未来,产业玩家将凭借自身对产业深刻的理解,前沿的技术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加入到T2B2C平台玩家中去,并分为科技类、产业类等不同类型。

从科技赋能深度以及行业覆盖广度两个维度而言,普华永道将T2B2C市场中的现有玩家分为了三个梯队:

普华永道说,正在崛起的“T2B2C”,是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