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去聽聽馬勒

點擊“知樂古典音樂” 知道為什麼愛音樂

“愛樂者”說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100個人心中有100個漢姆雷特,

知樂開通“愛樂者”說!

說出自己心中的愛樂之聲……

你!還等什麼?

该去听听马勒
该去听听马勒

“如果你還年輕,又喜歡古典交響樂,你該去聽聽馬勒…”這是《西方經典老唱片》裡的一句話。一本《西方經典老唱片》(嚴格來說是半本——在舊書市場只淘到了上半本)是我開啟古典音樂的之門的鑰匙。作曲家郭文景曾說:“我的音樂不適合給體弱多病的人聽……”馬勒同樣如此吧!否則為何需要你還“年輕”呢?

但僅僅年輕還不夠,還需要你有耐心——馬勒交響曲很宏大,除了第一和第四《交響曲》時長一小時左右,其它交響樂都有一個半小時。很多聽古典音樂的人都會跳過馬勒,只因為它太長了;可一旦你發現它的好,就會上癮,否則怎麼會有“馬勒症候群” 呢?

该去听听马勒

與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那著名的“命運”開頭和《第六交響曲》裡討喜的布穀鳥啼鳴比起來,馬勒的交響樂並不會給人一見鍾情的喜感,甚至有些許生澀。該如何走進馬勒的交響世界呢?建議您秉承“死磕”的精神,用“拼圖”的辦法去嘗試——一個樂章一個樂章的進行,最終你會拼出一副馬勒音樂地圖。

馬勒常悲涼地說:“我是三重無家的人:在奧地利我是個波希米亞人,在日耳曼人中我是個奧地利人,在世界上我是個猶太人……”馬勒的孤獨造就了他的藝術特色:他在軍隊駐地附近長大,走音的軍號總時不時地進到他的耳朵,深深印刻在記憶中;他交響曲中的不和諧音,帶著諧謔和諷刺,想是對那兒時“走音”軍號的回應吧。就像生活中的“無序”是常態一樣,不和諧也是馬勒音樂的常態。他是父母眾多夭折的孩子中的一個倖存者,《葬禮進行曲》在他的交響世界裡佔有很重要的一個席位。他寫《亡兒之歌》”不幸一語成讖,大女兒在他查出自己有先天心臟病的同年早夭。死亡成了他用濃墨去譜寫的音樂主題。在交響世界裡,”九”這個數字出現過太多不幸的巧合,馬勒在他的《第九交響曲》中把死亡這個主題詮釋到了極致。

该去听听马勒

馬勒作為維也納歌劇院的歌劇導演,他的交響曲與莫扎特一樣具有“歌劇性”;不同的是莫扎特的歌劇性是指歌唱的旋律,而馬勒的音樂本身就是一齣戲。

作家莫言在《捍衛長篇小說的尊嚴》中寫道,“長度、密度和難度是長篇小說的標誌,也是這偉大文體的尊嚴。”如果把交響樂比作長篇小說,馬勒確實捍衛了交響樂的尊嚴。 人們說馬勒終結了交響樂這一體裁,在他之後,交響樂算是“走投無路”了。

“馬勒之後,我們還聽什麼呢?”這是樂迷們常常熱議的一個話題。

知樂古典音樂北歐夏令營招募中

帶上你的音樂一起飛

FOLLOW US|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 ID: zhiyue_music

新浪微博:知樂古典音樂

喜馬拉雅、蝦米、蜻蜓的認證賬號:知樂古典音樂

知樂古典音樂∣北歐三國夏令營

该去听听马勒

長按 識別小程序

搶駐 北歐行席位

JOIN US

招賢納士|商務合作|有意添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