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蟲棉花科學施肥既防病又增產

棉花科學施肥既防病又增產

抗蟲棉花科學施肥既防病又增產

各地大量引種的抗蟲棉有效控制了棉鈴蟲危害,蕾鈴脫落數量大為減少,生殖生長旺盛,結鈴早而多,需肥高峰來得快而猛。若按傳統方法施肥,往往不能滿足其需求,致使其營養生長不良而發生早衰。加之抗蟲棉因導入了抗蟲基因,其抗病能力下降,易發生紅葉、莖枯病等病害。

增施鉀肥減施氮磷肥

抗蟲棉花科學施肥既防病又增產

鉀肥有增強棉花抗逆性的功能和防病效果,因此,抗蟲棉需要增施鉀肥。若盲目增施氮、磷肥,忽視有機肥和鉀肥的施用,不但會增加施肥成本,而且還會導致棉花早衰或晚熟,對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

增施有機肥、鉀肥,減少氮、磷肥操作如下:畝施有機肥3000公斤左右、鉀肥10-15公斤。由傳統的畝施尿素25-3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減至畝施尿素12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將上述肥料,結合整地深施15釐米以下。

花鈴肥一次集中施改為兩次分施

花鈴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需肥最多的時期,需重施花鈴肥。一般需畝施尿素25-30公斤、鉀肥10公斤。針對抗蟲棉開花結鈴快而集中的特點,可將花鈴肥的2/3施在初花期,剩餘的1/3過15天左右再追施,這樣既能滿足棉花不斷開花結鈴的需要,又可有效避免棉株的徒長和早衰。

蓋頂肥土壤追施改為葉面追施

抗蟲棉花科學施肥既防病又增產

棉花生長後期,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若養分不足,極易引起早衰,需施蓋頂肥。葉面追施蓋頂肥具有簡便、見效快、效果好、省肥等優點,可比土壤追施節省2/3的肥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