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熱到極冷,共享單車在資本的指揮棒下「呻吟」

你信或者不信,事實就在那裡。

ofo聯合創始人於信今天調侃媒體,總是想搞大新聞,可惜總是搞假新聞。但是,ofo賣身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只不過花落誰家,可能還需要幾天才會揭曉。

從大熱到極冷,共享單車在資本的指揮棒下“呻吟”

將指針轉向前兩年,2016可以說是共享單車一枝獨秀、屢獲融資的收穫季節。據不完全統計,整個2016年起碼有25個共享單車品牌洶湧入,可以說傲視整個資本市場,一度有60多個單車產品在市場上競爭。而那一年,其實整個資本市場其實是萎靡不振的。

700多個日夜後,摩拜被美團收購了,ofo也即將易手,一大批如小鳴單車一樣的中小品牌批量倒下和退出,唯有馬雲爸爸持有的哈嘍單車還在任性的拓展。轉瞬之間,共享單車行業彷彿進入了至暗時刻。

今天科技君就聊聊曾經的共享單車熱,怎麼就冷了呢?。

從大熱到極冷,共享單車在資本的指揮棒下“呻吟”

ofo賣身傳聞傳了十幾次了

在摩拜賣身的時候,ofo就已經有傳聞說也要賣了。

最近,這樣的傳聞甚囂塵上,以科技君在這圈裡摸爬滾打的經驗來看,基本上板上定釘了,同行小夥伴的嗅覺一向都是敏銳的嚇死人。

其實,最近的傳聞就在今天上午。

這一次的傳聞是這樣的版本:“滴滴與螞蟻金服聯合出資收購,作價14億美元,同時還將另外承擔ofo 2億美元的債務。”

不久,ofo聯合創始人於信在朋友圈對此事進行回應,“總想搞大新聞,可惜是假新聞。官方聲明我都不想發,太假了,稍微動動腦子。” 

針對共享單車ofo小黃車被賣身的傳聞,創始人兼CEO戴威回應稱:“假新聞”。

在這個圈裡,極力否認的往往就是真的。

從大熱到極冷,共享單車在資本的指揮棒下“呻吟”

實際上,滴滴曾參與ofo的多輪融資。早在2016年9月的B+輪,滴滴第一次參與ofo融資;此後,滴滴還參與了ofo C、D、E輪融資。

為哈ofo總被傳出被收購的傳聞呢?因為ofo的日子不好過。尤其是它曾經大力進軍的海外市場正面臨全面收縮的境地。從7月份開始,“噩耗”一個接著一個,ofo接連退出美國、澳大利亞、以色列、捷克、法國、德國、意大利、印度、西班牙等超過10個國家、數十座城市,全面關閉當地小黃車業務,全球大規模裁員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來自媒體就報道稱,過於龐大的單車總量,與高昂的維修費用,ofo正在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困境。有統計稱,ofo每月僅運維成本就約需3-4億元,使得ofo的商業模式不堪重負。

單車模式真是偽命題嗎?

很多人都把單車陷入的困境,都歸結於其商業模式有問題。其實,認真分析下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它與依靠補貼,沒事就打價格戰的o2o模式,有著很大的區別。政府、自行車製造商、投資人、用戶、企業等,每個都能從鏈條中受益,是真正意義上的帕累托最優(原有單車租賃業可以通過單車維護和管理納入利益共同體),所以在整個市場推進上幾乎看不見阻力。

但是一手好牌打爛打情況,我們鬥地主鬥常見,這次確是發生在現實裡。

從大熱到極冷,共享單車在資本的指揮棒下“呻吟”

在國內的市場,前幾年一直都是流量為王的思想。從商業角度看,具有廣泛受眾的共享單車行業被視為流量的連接口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只是這種流量為王的思想過於被重視。於是乎,急功近利的搶流量、圈市場,模式操作過於單一,彷彿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租賃費+押金受益。而後端開發(比如車身廣告),大數據挖掘各種應用(例如用戶升級體驗的收費)這些卻遲遲不見蹤影。

實際上,流量只是商業變現的價值之一,共享單車最根本的價值還是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共享單車服務。正如ofo聯合創始人薛鼎曾說的那樣,“用戶是共享單車業務邏輯的核心”。 

此前大家雖然推出了免押模式,但是到了一定的階段,僅僅依靠免押金並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想要擁有的流量價值,就不能忽視了用戶邏輯的本質,否則最終的結果只會使得已經建立起來的流量價值也會變得極為脆弱。在此前的出行市場已經得到了驗證,當用戶體驗逐漸下降的時候,即使已經形成的行業優勢也會千瘡百孔,使競爭對手有機可乘。

從大熱到極冷,共享單車在資本的指揮棒下“呻吟”

資本追逐的才是繁榮的基礎

回過頭來,在看曾經輝煌無比的共享單車行業,可以看到,無論是龍頭企業,還是中小平臺,所有人都講目光盯在了一個地方:用戶增長。因為大家都知道,互聯網創業,想要投資人拿出真金白銀,就是為投資者呈現他們想要的增長故事,於是國內鋪完了,進軍國外,但很快就發現了海外擴張上的問題。

其實,資本手起刀落之計,決定著行業的興衰成敗。

從大熱到極冷,共享單車在資本的指揮棒下“呻吟”

前文說道,2016年,共享單車在資本的推動下,一騎絕塵,在資本市場上風光無限。為了資本的支持,共享單車的“鋪貨”大戰持續著,並且你追我趕。盈利一致看不到,虧損的窟窿越來越大,而資本在這期間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不停的輸血,A\B\C\D……輪,各種融資背後,實際上時資本造星背後的必然和無奈。

說白了,這個商業項目大家都看到,具有非常好的“錢景”。只要是獨角獸,就是所謂的科技獨角獸,就會有非常好上市前景(事實上2018年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印證了這種想法),因為曾經的打車、外賣這些領域,大家也都是這麼包裝的,用資本堆出獨角獸,最終上市,獲取十倍、百倍的收益。

馬克思說過,資本家為了300%的利潤率可以冒上斷頭臺的危險。何況,如今商業造星模式,風險大嗎?資本是貪婪的,它不論對錯,只管收益。

如今,伴隨著喧囂過後,一地雞毛的感覺,另人唏噓。只不過,資本是這場盛宴的指揮棒和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即使在所謂的資本寒冬形勢下,資本造星的路徑依舊按照固定的套路進行著,比如今年來最火的區塊鏈類項目。


作 者:愛吃牛肉麵

編 輯:禾弋兮

圖 源:網 絡

歡迎關注科技十萬加,該文還同步百家號、今日頭條、搜狐自媒體、微博、大魚號、企鵝號、網易自媒體等平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