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我虽身体不好,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委会干部,我必须踏实工作,鞠躬尽瘁。”8月1日,在石桥铺街道举行的“九龙好人”“最美村(社区)工作者”发布会暨典型人物微访谈活动上,32岁的余学琴说。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2018年二季度(4月)“九龙好人榜”颁奖现场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2018年二季度(6月)“九龙好人榜”颁奖现场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2018年最美村(社区)工作者颁奖现场

当天的活动通过发布名单的形式表彰了第二季度的30名九龙好人和前不久评出的10名最美村(社区)工作者。余学琴、王学红作为最美村(社区)工作者代表,和九龙好人代表廖光友一起,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此次活动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民政局主办,石桥铺街道、区新闻信息中心、九龙报社承办,旨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挥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区领导颜朝华、曾熔、孙梦出席活动。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2018年度“最美村(社区)工作者”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2018年二季度“九龙好人榜”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最美村(社区)工作者 余学琴

身患重病,透析室里仍心系他人

余学琴的右手至今有一道20余厘米长的痕迹,那是常年透析而凸起变形的静脉。2014年2月,才当上西彭镇新民村村民委员会综合服务专干没多久的她,被确诊患有尿毒症。但余雪琴并没有长时间嗟叹自己的命运。想到村里的工作和家里年幼的孩子,余学琴收拾好心情,走上长达3年半的透析之路。

在透析的过程中她还经常坚持工作:村民有事情联系余学琴,她就用空着的左手打电话,打字处理文件。“别人都说我把透析室当成了会议室。”余学琴回忆这段经历,还有些不好意思。在不用透析的日子里,她就带着装药片的小盒子和一瓶水去村社里走访,了解村民们的困难。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村民江开萍,患病中的余学琴直接将自己救助金名额主动转让给她。“因为她比我更需要帮助。”

去年5月,余学琴终于找到肾源并接受了肾移植手术,身体正一天天好转。但她出院后去的第一个地方不是家,而是单位。“我请了这么久的病假,要赶紧回去和同事交接工作。”如今余学琴每天都要服用8种药物,大大小小的药片共计28颗。无论多么艰辛,她的心也牢牢系在村社事务上。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九龙好人 廖光友

20年来,哪里最需要他就在哪里

54岁的廖光友是石桥铺街道的传奇人物,他曾用一通电话化解一桩13年的征拆难题。谈及这件“传奇故事”,廖光友在访谈现场笑着摆摆手说,“这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为做通拆迁户的思想工作,我和同事进行了不下50次的走访沟通、谈判协商、政策宣讲,工作做到一定程度,他本人也在心里接受了协商结果,只是需要一把合适的钥匙开启他的心门。此外,在整整两年的沟通交流中,他和我成为相互依赖的朋友,使我成为最合适解开这道难题的人。”

除了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征收拆迁,廖光友20年来还从事过不少急难险重的工作,但无论身处哪个岗位,他始终扎根一线、坚守责任,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最期盼、最急迫的事情。例如,他曾经自主研发小程序和过录表,加强征收拆迁信息管理,确保每一位拆迁户利益不受损害。

寻美九龙|美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最美村(社区)工作者 王学红

扎根基层16年,她是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最大的幸福是在群众心里找到位置。”56岁的石桥铺街道石新路社区党委书记王学红说,每当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群众的认可,她都会感到无比开心。

自2002年进入社区工作,王学红一干就是16年。王学红把社区当作大家庭,自己当作大家长,无论谁家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热情相帮。社区居民高尚2003年离异,独自抚养三胞胎儿子,生活常常捉襟见肘,到了孩子上学的年纪,更是学费都交不起。王学红四处奔波,发动社会各界捐款助学,如今三个孩子均顺利考上大学。

近年来,王学红以“和乐社区”为统揽,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氛围,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无邪教示范社区、重庆市和谐示范社区、重庆市优秀妇女之家等荣誉。她个人也获评重庆市防范邪教工作先进个人、九龙坡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