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指南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五代时的吴越国王,临安人钱镠有一次给回娘家的妻子写信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传为美谈至今。临安山清水秀、风光迷人,境内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临安指南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秀丽的山水吸引来众多名人墨客。谢安、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郁达夫、周恩来等曾留下他们的足迹和诗文,给临安的山水更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临安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西汉佛教初传中国时就有印度僧人入天目山播教,天目山被尊为韦馱菩萨的道场。历代高僧辈出,在东南亚尤其是日本影响深远。

临安指南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当然,有个特别的地方你要是没去,你就不算到过临安,这个地方就是被誉为“中国最美村落”的指南村。“指南”这个很是有点意思的村名,并不是要指点迷津,而是因为这个小村庄在天目山系的指南山腹地,算是因山得名,其实从前又叫做“紫南山紫南村”。指南村属于临安市,距离市区大约30公里,到杭州市也只有65公里,处于大太湖源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小小的村庄,独居山冈,现在只有一条新修的村级公路“永指线”与外界相通。以前,通往山外的道路基本靠徒步,至今保留着四通八达的山间古道,斑斑石条,被脚步和岁月打磨得棱角光润,迤逦于崇山峻岭间,可以一直到安吉,算是著名的“徽杭古道”的支线部分。村里人认为这条古道是刘伯温修的,无论传说如何,古道蜿蜒,林木幽深,春夏秋冬,景色各异纷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跋涉穿越。

临安指南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指南村地处指南山高处,天然环境自是得天独厚,但远不止于此。从村口往东走没多远,就到了一个清水塘,因为和村庄同在山顶上,当地人称为“天池”。这个水塘是千年古村最初选址时就有的风水要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指南村人出于灌溉梯田的考虑又进行扩建,现在看来,却成了风水和谐的成功案例。

临安指南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指南村人最津津乐道的是村中有“七古”,除了这口古塘和驴友热衷的古道,还有古姓,这是指村里人家占大多数的“郤”姓,郤是一个古字,用在姓氏读做“xī”。郤氏家族是临安一带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宗室族群,保留着自身的氏族文化。郤氏宗祠、厅屋等均列入文物受到了保护。另外还有考古单位考察发掘过的古墓,以及村中央的古井,而最具气质的,当属村中的古宅。

临安指南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从天池东北方向进村,石板窄巷,粉墙黛瓦,村老乡童往来。五幢保存完好的古宅由卻家祠堂、卻寅柟民居、刘金富民居及潘荣炜民居构成。高高马头墙、镂空木窗棂,以及精心雕刻的梁柱、繁丽的雀替牛腿,无不显示出徽派建筑风格的古风古韵。

要说起村中的“七古”,比古宅更老的则是古树,也是最绚丽的“古”。指南村最吸引人的,是村里村外、天池周围三百余棵古树了,参天巨木,闲雅幽静,均是枫香、银杏、柳杉、麻栗、青柴、檀树等稀有树种,最老的树龄将近一千年。而秋天,银杏的黄、枫叶的红,形成指南村最壮丽的风景,这也是指南村成为浙西摄影家天堂、游客云集的主要原因。

另外,到临安你还可以参加当地的采摘活动,比如5月份采摘樱桃,9月采摘山核桃等,在这一类活动中,亲近大自然,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但是在采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盲目逞能。

临安指南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