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杜陵中學

杜陵中學,雄踞少陵原上,坐北朝南,出校門,就能看到雄渾的終南山。

杜陵中學成立於1958年,開始叫韋曲三中,屬於杜陵公社,也就是杜陵鄉的鄉辦中學,在1973年成為縣辦中學。

她是長安大地上一所很普通的初級中學,卻承載了杜陵鄉十幾個村,好幾代人的青春歲月。

別了,杜陵中學

學校的大門,隨著時代的變遷,也不斷的改換門面,不過,那樸素大氣的外表,總是不變。

剛剛步入這座校門的時候,充滿了敬仰,這是杜陵鄉這塊兒的最高學府,那時,自己也是一個剛剛從小學畢業的兒童。

當最後一次離開學校,走出這個校門,成了一個高大的青年,一部分人或者去一中、二中繼續上高中,大部分人從此走向社會,開始了真正甘甜苦辣的人生道路。

別了,杜陵中學

學校裡的教室從最初的泥牆瓦房,變成了貼著瓷片的明亮的樓房。

時代在變遷,杜陵中學的這塊地方永遠在這裡。新的學生來到,放學回家,聽到長輩講起他們曾經在這裡的故事,總感覺有一種穿越感。

幾代人的青春從這裡開始,也匯聚在這裡。

別了,杜陵中學

曾經的青春歲月,總感覺很慢,走向成人的那一天一天,咋就那麼任性。

總以為,學校永遠不變,自己熟悉的那一樹一木,那一塊塊自己打掃過的校園和教室,會永遠定格在那裡。

恍惚之間,要畢業了,才發現離開熟悉的地方,多麼的留戀。這裡,承載著青春的記憶。

別了,杜陵中學

當學校的鈴聲響起,放學了,這條路上,曾經有那麼多熙熙攘攘的學生,說說笑笑的回家。

那些笑聲,那些回憶,現在都飄蕩在風中。

別了,杜陵中學

學校的學生畢業了一級,來了一級新學生。老師在每一級的照片中都在老去,學生永遠都定格在16、17歲。

當時拍照片的時候,沒有啥感覺。許多年之後,再看到這張照片,百感交集,一言難盡。

別了,杜陵中學

去年,不由自主的去了學校,這裡已經沒有老師、也沒有學生了,只有樹木,還有那路邊留下的花盆,一切都是靜悄悄的。

人都走了。

這不是放假了,是離開了,以後沒有學生會再來這裡,也不會有老師再到這裡講課了。我們的青春,不會再有人續寫。

別了,杜陵中學

2002年6月1日的衛星照片。那時候的學生還很多,操場雖然是黃土地,但光光的,顯然經常有人活動。操場,不僅是上體育課留下的腳步,也有逃課學生急促的步伐,他們穿過操場,翻過圍牆,奔向自由。

別了,杜陵中學

2010年,學校的操場也有水泥硬化了。學校裡面,也能看到整齊漂亮的花磚。

隨著高樓大廈一步步逼近,隨著這裡的學生日漸減少,曾經的校園,安靜了許多,喧鬧成了一種奢侈。

別了,杜陵中學

2018年1月16日的杜陵中學,這是最後一張衛星照片。

這時候的杜陵中學,已經沒有學生了,也沒有老師,成了廢棄的校園,每一個人都知道,這裡也逃脫不了被拆遷的命運。

別了,杜陵中學

前幾天,聽說學校裡有機器的轟鳴聲,來到學校門口,看到大吊車和卡車,他們正在把樹木連根拔起,運走。

別了,杜陵中學

學校這片地皮值錢了,房屋將成為瓦礫,樹木反倒成了寶貝,他們小心翼翼的,害怕把樹傷害了。

在心底,比他們還擔心,不要弄壞這些樹木,承載著我們青春記憶的樹木。

心裡更想讓他們住手,那是不可能了。時代的大潮,沖走一切。

別了,杜陵中學

曾經,走在這條路上,進入校園,擔心的是作業沒寫完。現在,看到曾經的花園荒草叢生,看到水泥路裂開,看到那荒廢的一切,心裡滋味很傷人。

別了,杜陵中學

這是學校的標誌,也是最熟悉的。雖然學習不怎麼樣,可這個標誌很熟悉,碑文前後的字,也讀過好多回。

別了,杜陵中學

不敢想象,再過些日子,那鋼鐵拳頭,將要把這個雕塑砸成粉碎。

別了,杜陵中學

這篇碑文,也記載了杜陵鄉教育的發展。那個曾經的1996年,那個曾經全鄉人民願意或者不願意,都得捐資助學的年代。

別了,杜陵中學

這片地方,升國旗!多少次在這裡奏響了國歌,仰望國旗徐徐升起。現在,只剩下空蕩蕩的場地和旗杆。

上面是一段錄像

別了,杜陵中學

曾經,這裡也是拍畢業照的地方。那些人,那些歲月,都在歲月中分開了。

別了,杜陵中學

猛然見看到,學校曾經得到的各類獎項,還掛在那面牆上。

杜陵中學沒有了,也不會再有人來收拾這些東西了。一個個金黃的獎牌,上面的紅字代表著榮譽,以前,它們是多麼的耀眼,現在,它們被無情的丟到歲月中,將會和瓦礫一同被碾壓。

別了,杜陵中學

教室挺立著。曾經第一次用這些樓的時候,那時多麼高興。現在,樓還在,似乎還在等著學生,可是,一切都變了。

別了,杜陵中學

教室的臺階下,在水泥縫子裡,長起了一米多高的荒草,訴說著這裡的寂寞。

別了,杜陵中學

教室裡,殘存一些課桌,雜物凌亂,牆上的書法標語,還有那黑板上張貼的紙張,說明這裡曾經也是熱鬧歡快的。

現在,看到這一切,回想過去,讓人心裡凌亂。

別了,杜陵中學

看完後,要走出校門了,發現剛才的吊車走了,他們已經把這裡的松樹移走了,地面上剩下土堆和深坑。

這些樹木,是成長的記憶。記憶被偷走了。

別了,杜陵中學

樹木走了,它們會在另外的地方繼續生長,就像我們,曾經在這裡成長,後來又繼續自己各自的生活。

別了,杜陵中學

杜陵中學,1958~2018,一個甲子60年的悠悠歲月,曾經氣勢恢宏的拔地而起,曾經不斷隨著時代進步不斷建設。

現在,隨著時代的大浪,被捲入歷史之中,成了永遠的記憶。

別了,杜陵中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