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悄悄「降息」中!中美利差逼近零

週末,“中金固收”陳健恆、東旭的一篇名為《冰與火之歌》的分析報告,向我們透露了一個重大信息:

近期貨幣市場利率加速下行,其速度令人咋舌!

文章說:

隔夜回購利率已經跌破2%的水平,降至1.8%左右,7天回購加權利率降至2.33%,已經低於央行7天逆回購的官方利率2.55%,連1個月的逆回購利率也已經降至2.55%的水平。

更為誇張的是,同業存單的利率也下行很快,1個月同業存單利率降至2.3%,3個月同業存單利率也降至2.4%-2.5%水平,1年期存單利率降至3.3%。如果僅僅是對比貨幣市場利率,目前的利率水平其實已經回到2016年四季度貨幣政策緊縮前的水平,甚至局部的利率已經比那個時候低。雖然貨幣政策仍是“穩健”,但內涵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政策實際上已經回到寬鬆狀態。

目前短端利率下行速度之快,使得中美利差在短端已經基本接近0的狀態。比如美國的3個月國債收益率已經上升到2%的水平,而中國3個月國債收益率目前只有2.1%,兩者只有不到10bp的利差,1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2.43%,與中國同期期限國債的利差也只有不到30bp。

劉曉博的點評:

1、正如這篇文章所說,雖然貨幣政策仍是“穩健”,但內涵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政策實際上已經回到寬鬆狀態。

2、為什麼中國這樣降息,而股市仍然在跌,樓市也沒有動靜?

股市跌,跟中美博弈帶來的心理影響有很大關係。A股本來估值就偏高,有擠水分的空間。遇到這麼大的變局,自然會帶來較大心理影響。7月6日跌破2700點的時候,我就指出,政策底出現了,但市場底還沒有。這麼重大的事件影響,底部必然是複雜、多重的,需要反覆確認。但股市這樣大跌,無疑蘊含著機會。此前我曾撰文,認為中國會在股市上發動大反擊。目前,我仍然持這種觀點。只不過,決策需要一個程序,官方也有意讓市場自己走一段,讓不堅定的籌碼出局。

中國悄悄“降息”中!中美利差逼近零

樓市淡靜,跟此次政治局會議的嚴厲表態有很大關係。在這場博弈中,中國的首發陣容是“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基建”,下半年專項地方債還有1萬億額度發行,會帶動“國有控股”固定資產投資的反彈。當前投資增速是6%(上圖),民間是8點多,而政府、國企只有3點多(下圖),下半年後者會有強勁反彈。

中國悄悄“降息”中!中美利差逼近零

樓市事實上也在發揮作用。上半年賣地收入2.67萬億,賣地收入佔GDP的百分比已經上升到了6.4%,超過2017年、2016年、2015年,創出近期新高。所以,樓市不讓漲,不意味著樓市必須冷。相反,樓市必須保持活躍度。

3、如果說市場是冰,則不斷下行的利率則是“火”,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就是火。火正在融化堅冰,但需要時間。所以,沒有必要太悲觀。

4、但說實話,在“人民幣貶一點,財政赤字、地方債增一點,貨幣政策更寬鬆一點,大基建多搞一點,房地產股市再活躍一點,改革開放力度再大一點”這個應對清單裡,最後一項(改革、開放)應該發揮更大多用。至於前面幾點,在產生正面作用的同時,負面作用越來越大了。解決中國的根本問題,還是在於改革和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