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可能性推理之論證結構之知因求果

不管是國家公務員還是省級公務員考試,都會考行政能力測驗科目中的題目類型:邏輯判斷,邏輯判斷這一部分本身就是基於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出的題目,相對來說對考生的要求較高,也就是為什麼邏輯學相關書籍的例題出現在了行測題目當中。但即使學過相關邏輯學知識和積累過這類考題的知識點,依舊在邏輯判斷可能性推理這塊的正確率還是不能讓人滿意。尤其是在2017年聯考陝西省考的可能性推理出現了不定項選擇,就進一步增大了題目難度,要想做對拿高分真是難上加難。

行測可能性推理之論證結構之知因求果

可能性推理的題目分別有題幹、問法、選項三部分構成。題幹由論據和結論構成,表達著一個論證;問法則主要是以最能削弱、加強為主;選項設置則有削弱、加強、無關的表達。那麼,要做好一道可能性推理,找到最能加強、削弱那就必須分析、明白整個論證過程,找準論題、論證過程、結論。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可能性題幹中常見的較為宏觀的論證結構的知因求果。

知因求果

1、定義:指的是已知事實A,推測A會導致結論B的發生。

2、示例:

近年來,房子被認為是種剛性需求的理念深入人心,推測這樣的理念轉變會帶來新一輪的房價上漲。

因:近年來,房子被認為是種剛性需求的理念深入人心

果:帶來新一輪的房價上漲。

3、削弱:切斷因果聯繫,否定或者切斷事實與結果之間的聯繫。(購房理念轉變不會導致房價上漲)

4、加強:建立因果聯繫,建立事實與結果之間的必然聯繫。(購房理念的轉變是影響房價的決定因素)

【例1】關於氨氣,眾所周知它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這使得人們對之退避三舍,但鮮為人知的是,氨氣確實是一種清潔的可燃氣體,氨氣在完全燃燒後只會產生水和氨氣兩種化學物質,這兩種都不是汙染性物質,不會危及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因此,科學家相信,氨氣有望取代氫氣,成為新一代綠色能源。一下哪項如果為真,能夠質疑科學家的觀點?

A.氫氣燃點低,易爆炸,且很難液化,存儲和運輸

B.氨氣的合成需要氫氣,氫氣本身也可以燃燒

C.氨氣本身是一種汙染性氣體,洩露的話會危機人體健康

D.液氨需要在純氧環境中才能燃燒,在空氣中更為安全

【答案】C。

【中公解析】題幹由“氨氣燃燒後不會產生汙染物,不會危及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得出“氨氣可以成為新一代綠色能源”,典型的知因求果的論證結構。A項“易爆炸、很難液化”,B項“氫氣可以燃燒”與D項“液氨”,都為無關項;C項“氨氣本身是一種汙染性氣體,洩露的話會危機人體健康”說明“氨氣不能可以成為綠色能源”,否定結論做到直接反駁。故答案選C。

【例2】:碎片化時代人們的注意力很難持久。讓用戶在郵件頁面停留更長時間已經成為了營銷者不斷努力的方向。隨著富媒體化的逐步流行,郵件逐步從單一靜態向動態轉變,個性化郵件的特性也逐步凸顯。GIF製作簡單,兼容性強,在郵件中可以增加視覺衝擊力。因此,在郵件中插入GIF動態圖片,更能吸引用戶的目光,增加用戶的點擊率。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論( )

A.如果針對特定用戶群而制定個性化營銷郵件,那麼銷售機會會增加20%

B.過去沒有插入GIF動態圖片的個性化營銷郵件,也為很多企業帶來了成功

C.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人習慣於電子郵件的靜態界面,不喜歡花裡胡哨的東西

D.插入GIF動態圖片的個性化營銷郵件,比普通發送的郵件給企業帶來的收入多18倍

【答案】D。

【中公解析】題幹中“GIF製作簡單,兼容性強,在郵件中可以增加視覺衝擊力”為因,推測“在郵件中插入GIF動態圖片,更能吸引用戶的目光,增加用戶的點擊率”,典型的知因求果。D項插入GIF圖片的個性化營銷郵件,比普通發送的郵件給企業帶來的收入多18倍,建立聯繫加強題乾的結論。A項將GIF動態圖片偷換為“個性化營銷郵件”,為無關項;B項削弱了題乾結論;C項習慣於靜態界面,反駁了題乾結論。故答案為D。

遵義中公教育(gzzyoff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