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改革開放:做羣衆的貼心人 雲崗派出所打了「翻身仗」

1976年春,我從部隊復員分到京西的盧溝橋派出所當民警,自1978年起,因試著給報刊投稿、屢屢見報,逐漸在首都警界小有名氣。

作者 宮五一(本文作者1968年支邊“北大荒”,1971年參軍,1976年復員到市公安局豐臺分局當民警,多年從事政工宣傳,調研員,2009被公安部授予三級警監)


我與改革開放:做群眾的貼心人 雲崗派出所打了“翻身仗”

宮五一

1983年,我所在分局的雲崗派出所因嚴重違紀被市局列為“整紀剎風”的典型。市局副局長焦崑曾帶工作組駐所整改。我左思右想,便借一次去分局呈報案件的機會,向後任分局政委的賈立斌建言,“能否加強外宣,促雲崗派出所儘早打個翻身仗”。

我的建議恰與分局黨組不謀而合。於是1985年初,分局領導果斷將我借調到政治處協助搞政工宣傳。

之後,我去雲崗所調研,在與所長邢鳳洲、指導員蘇廣智共商改革思路時,我建議,先以廉政便民為“抓手”,再以勤政破案為“突破口”。

果然,等我二返派出所,發現雲崗派出所已廢除了多年的午休,並在戶籍室添設了便民針線和打氣筒,且內勤石穎、司機韓滿卿還每週一天,主動出車為邊遠山村的群眾登門辦戶口,一改昔日“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衙門作風,因而深得民心。我翻看戶籍室的留言簿,上面盡是群眾的肺腑感言。因群眾積極提供可疑線索,雲崗派出所經連續奮戰,致年破案率首創88%,名列市局第一。尤其當熬更守夜的民警及時將大量追繳的贓物、錢款發還群眾,並拒絕吃請、送禮時,駐地百姓送來大量的錦旗和表揚信。我當下把雲崗所銳意改革取得的可喜變化趕寫成政工簡報和新聞稿,發往區委、市局和報社。

我與改革開放:做群眾的貼心人 雲崗派出所打了“翻身仗”

2008年8月,作者作為分局督導員前往雲崗派出所檢查工作。

1985年11月1日和12月9日,我寫的《克服“衙門”作風 做群眾的貼心人,雲崗派出所堅持24小時辦公熱心接待群眾》、《雲崗派出所方便群眾上門為偏遠山區居民辦戶口》兩篇報道見報。萬沒想到,這兩則消息竟引來全市主抓精神文明建設的市委副書記金鑑、副市長封明為先後帶隊到雲崗地區明察暗訪。後遵照市領導建議,雲崗街道黨委和航天三院聯合召開了創建精神文明表彰大會,為雲崗派出所頒發了“北京市精神文明標兵單位”的榮譽牌匾。

市局黨委隨即決定利用歲末全局部署開展的元旦、春節“愛民月”動員,請雲崗所向全局,處科隊、所長以上幹部領導介紹他們銳意改革、勇打“翻身仗”的經驗,並點名讓我三日內寫出演講稿。

當年歲末,市公安局在中央警衛局禮堂召開了創建精神文明經驗交流暨“愛民月”動員大會。曾率隊赴雲崗所“整改”的老局長焦崑當時已離休,當他欣喜地聽說雲崗所已通過整改打了“翻身仗”,並要介紹經驗,竟不顧年事已高,執意蒞臨大會,邊聽邊激動地為雲崗所的精彩演講連連鼓掌。

雲崗派出所“翻身仗”的經驗一炮打響,同時也使豐臺公安幹警的整體形象在全市大幅提升,為此,分局黨組特授予我個人嘉獎,並任命我為政治處副科級宣傳幹部。

此後,我如魚得水,在近四十年的公安改革大潮中,長年深入分局一線調研、宣傳,迄今,已在多家媒體刊登稿件一千多篇。其中一千多名幹警,經我的弘揚謳歌,先後立功、受獎、入黨,近400多人經考核被分局提幹,成為豐臺公安改革的中流砥柱。我也七次榮獲分局個人嘉獎,2009年被公安部授予三級警監。2011年,我光榮退休,仍不忘初心,繼續筆耕不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