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與機電產業大咖的頭腦風暴

2018-08-07 09:33 | 溫嶺日報

7月16日晚,青商大廈29樓產業大咖雲集、行業精英齊聚,由市政府主辦,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承辦的“2018溫嶺泵與電機產業發展沙龍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專家學者、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泵與電機行業重點企業負責人等50多人,圍繞“裂變發展,打造千億產業集群”開展對話交流,分享和探討泵與電機產業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創建、技術創新和共性技術突破、機器換人和智能製造途徑等推動泵與電機產業優化升級之路。

這是我市第一次圍繞一個產業舉行沙龍活動,產業大咖和行業精英精彩的思維衝浪與分享,為溫嶺泵與電機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提升發展會診把脈,注入了發展動力。

泵与机电产业大咖的头脑风暴

產業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

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和降低融資成本

7月16日晚6時30分,距沙龍活動正式開始還有半個小時,新界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敏田早早來到現場,就近坐到台州銀監分局溫嶺辦事處主任餘時寧對面,就降低融資成本、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信貸支持力度等交流了起來。

看到許敏田聊得投機,稍後到場的大元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元富、浙江東音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秀寶也緊挨著許敏田坐下。

“泵與電機是我市第一大產業,產業家底厚實。但我們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還遠遠不夠。”許敏田拋出他的話題,根據歐盟委員會的統計,2017年,華為全球研發投入104億歐元,佔營收的19.2%,位居全球第六名。而我市很多規模上企業,用於研發的投入不到營收的3%,而且連這都已經感覺很吃力了。研發經費投入不足已嚴重影響甚至阻礙了企業技術創新。泵與電機產業要想實現裂變發展,打造千億產業集群,首先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質量管控體系,持續提高產品的技術與品質競爭力,進而增強公司的綜合優勢。

在最後的集中分享環節,餘時寧向大家分享了他們這一“桌”聊出的“一大一小”“一多一少”和“一高一低”共識。

餘時寧說,泵與電機打造千億產業集群,首先要有大企業帶頭引領。大企業對同行業其他企業具有很深的影響力、號召力和較強的示範、引導作用。董明珠2012年至2017年擔任董事長期間,格力電器營收達到7200億元,年均產值超過1000億元。溫嶺的企業家尤其是規模上和上市企業,要有董明珠那樣的企業家引領精神,要有“三年或者五年再造一個格力”的雄偉目標。而面對溫嶺的實際現狀,要加快小微園區建設,助力小微企業做大做強。“一多一少”就是知識產權多保護一點,銀行貸款少一點。貸款少一點,企業負債低一點,降負債,降槓桿,符合國家供給側改革精神,實現最優配置要素,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一高一低”就是行業集中度要高一些,融資成本要低一些。這“一高一低”,有很多工作需要政府去做,比如建立“低小散”企業退出機制,降低土地、融資等要素成本。

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創建——

企業家明確定位才能做大品牌

浙江飛越機電有限公司是真空泵行業的領軍企業,是全球製冷工具設備領域產品鏈較為完整的公司,他們生產的真空泵佔全球60%以上的市場份額,回收機市場佔有率居全球前三,“飛越”品牌成為製冷工具較具競爭力的品牌。2017年,飛越機電迎來建廠20週年,在慶典活動上,飛越機電總經理蔣友榮說,站在21週年的新起點上,飛越機電要重新定義自我,重新定位未來,“我們要從外部看自己,從未來看今天,從產業追隨者到並行者,再實現到引領者的轉身,超越自己,笑迎挑戰。”他對企業未來的定位得到業界的好評。

泵与机电产业大咖的头脑风暴

作為行業領軍人,在“2018溫嶺泵與電機產業發展沙龍活動”上,蔣友榮上臺與大家分享了“企業家自我更新”“實施差異化戰略”“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等體會。

蔣友榮說,泵與電機產業打造千億產業集群,這是溫嶺泵業史上一次產業變革。產業變革和企業變革,“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重新定義自我,重新定位未來”。面對目前殘酷的經營環境,轉型升級新常態下成功企業家的自我修煉之道是走出昨天的思維方式,像電腦重裝系統一樣自我更新,自我升級。每個企業家要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優勢是什麼,要明確自己未來五年、未來十年要做什麼,要非常清晰地知道制定什麼樣的戰略、公司內涵和特有的商業模式是什麼,這是企業家未來獲得生存之道。企業家只有把自己和企業的未來定位準確了,才能提升產品質量,做大品牌。

利歐集團副總裁曾欽明、大福泵業董事長林發明等,圍繞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創建、品牌建設助力產業結構升級等暢所欲言,談起了品牌建設要突出創新、突出標準、突出設計、突出質量等思想。這一小組在討論中認為,質量是品牌的生命,品牌是企業的生命;品牌是連接供給與需求的紐帶,好品牌必然帶來更好的市場效益。泵與電機打造千億產業集群中,既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提高產品質量,也要推動溫嶺泵業產品向溫嶺泵業品牌轉變。

技術創新和共性技術突破——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水泵引領產業升級

古人云:“兵無常勢,水無定形。守業必衰,創業有望。”

浙江新控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榮國、譜羅頓智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雲榮、天津大學博士生導師陳煒等,就技術創新和共性技術突破話題各抒己見,認為企業的創新永無休止,泵與電機打造千億產業集群,企業家要敢為人先,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要有對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

陳榮國在小組討論上,分享了新控泵業技術創新贏得外國訂單的喜悅。為解決新一代永磁泵技術中的流體問題,2015年元旦,陳榮國來到中國計量大學,希望研發一款“很安靜的、又有揚程、又有流量、吸程高、耗能低的水泵”,雙方就此開展技術研發合作。在經歷離心泵無法解決低揚程與較弱自吸能力的多次失敗後,研發團隊把研究方向轉向噴射泵。他們首先從結構上攻關,解決了噴射泵因結構帶來的巨大噪聲問題,同時結合流體力學原理,融入離心泵的優點,研製出了融合離心泵和噴射泵共同優點的“複合泵”。這是一款完全屬於浙江、屬於溫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水泵。複合泵的出現打破了溫嶺泵產業30多年來幾乎依靠仿製的現狀,引領整個產業的升級。去年,新控泵業將這款複合泵帶到日本知名泵企,在瞭解性能後,日本泵業當即拍板要求批量採購;隨後,來自墨西哥的訂單也花落新控泵業,要求採購複合泵。目前,該產品已申報了多個國家專利,同時也申請了國際專利。

市科技局副局長林文斌在集中分享中,介紹了他們這一組關於泵業技術創新和共性技術突破的思考和聯想。林文斌說,企業家的眼界決定格局,溫嶺泵與電機產業打造千億產業集群,企業家思想要提升,要有創新意識,這樣才能把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政府要牽頭做好技術創新工作,圍繞基礎共性問題開展研究,出成果後先讓參加研製企業受益,再通過市場規律帶動其他企業一起提升。要重視技術儲備,拒絕同質化仿製競爭。要加強人才培養和管理,尤其要有企業內部和老闆自己培養人才的思想和做法,既要有針對企業具體情況設計人才培養方向,又要有讓企業員工都能成為人才的機會。要拓展產品領域,在工業大型泵、系統節能減排升級和改造、環保工程、水利工程建設、輸油管線、海洋工程等領域用泵上多做產品多元化文章,提高產品產值和附加值;從性能和成本等角度考慮,要儘量限制鑄鐵材料,多使用不鏽鋼等材質。

機器換人和智能製造途徑——

“人機協作”是智能製造的正確打開方式

聊起機器換人和智能製造話題,浙江威格泵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小林對他們新廠房的立體倉庫和智能流水線充滿了期待。威格泵業在鐵路新區泵業智造小鎮的新廠房已經動工,將於明年五六月建成投產。胡小林說,搬入新廠房的威格泵業,生產零件從倉庫出來,再到水泵成品回到倉庫,在流水線上實現自動上料、自動裝配、自動檢測,全程自動化流水線生產。這一全程自動化流水線作業,不僅能有效提高生產效能,節約用工成本,而且能降低人的主觀能動性對產品質量造成的不確定因素,保證產品質量。

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潘柏松身兼浙江工業大學溫嶺研究院院長等職,主要研究機電一體化機械裝備、數控機床設計技術等。最近三年,潘柏松率領他的團隊相繼走訪了我市泵與電機等產業的百餘家企業,為我市企業量身定製了許多製造自動化方案。去年,潘柏松和他的團隊幫助申林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解決了手工裝配升級為全自動組裝難題,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泵与机电产业大咖的头脑风暴

在當晚的沙龍活動上,潘柏松說,現階段科技領域中,交叉學科、邊緣學科越來越豐富,泵產品的技術發展亦是如此。以屏蔽式泵為例,取消泵的軸封問題,必須從電機結構開始;解決泵的噪聲問題,一方面要解決泵的流態和振動,一方面要解決電機風葉的噪聲和電磁場的噪聲;提高潛水泵的可靠性,必須在潛水電機內加設洩漏保護、過載保護等措施;提高泵的運行效率,須藉助控制技術的運用等。要發展泵技術水平,必須從配套的電機、控制技術等方面同時著手,綜合考慮,最大限度地提升機電一體化綜合水平。關於機器換人,潘柏松說,機器換人是工業智能製造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有步驟地推進機器換人,簡單的先行,容易的先行,俗話說“三分技術、七分管理”,“人機協作”才是智能製造的正確打開方式。眼下,泵業工業機器人替代人工方面需求旺盛,市場潛力大,可以組建泵業工業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面向泵與電機產業推廣一批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為企業提供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泵與電機產業優化升級之路怎麼走?

為推動台州實體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培育支撐台州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優勢產業,發揮產業集群效應,今年年初,台州市提出打造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泵與電機產業就是重點培育對象之一。近期,台州市政府出臺了《台州市泵與電機產業培育工作方案》,明確了產業培育目標定位、發展路徑、重點領域,並提出了具體工作舉措,力爭到2021年,泵與電機產業總產值達到千億元,實現從傳統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從低端生產向中高端製造的“雙轉型”,打造世界級的泵與電機研發生產基地。

溫嶺作為泵與電機產業的主戰場,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各類小型潛水泵、汙水泵、真空泵的主要生產基地,目前共擁有泵與電機企業2000多家,聚集了台州90%以上的相關企業,行業總產值近400億元,小型泵產量全球排名第一。近幾年,溫嶺在泵與電機產業培育工作方面措施有力,成效顯著,尤其是在優化產業佈局、完善產業鏈條、提升產業智能化水平等方面表現突出。

但在產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龍頭企業引領不足、高級技術人才引進困難、產品同質競爭嚴重等成長的煩惱。

在此背景下,溫嶺泵與電機產業優化升級之路應該怎麼走?溫嶺市政府和台州市產業集群培育辦公室聯合主辦的“泵與電機打造千億產業集群活動周”提出,要立足溫嶺市泵與電機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圍繞創新提升、智能製造、品牌創建、龍頭培育、產業協同等環節,推動泵與電機產業走優化升級之路,打造世界級泵業基地,抓好創新突破、智能升級和產業鏈拓展三個關鍵點。

一要抓好創新突破。創新是產業發展的生命力,泵與電機產業要發展,就要實現共性技術和核心技術的雙突破:一方面要合力破解一批關鍵共性技術難題,提高關鍵零部件的質量和壽命;另一方面要以“永磁電機”這項關鍵技術為牽引,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和深度,確保製造工藝和性能指標始終走在世界前列。

二要抓好智能升級。要深度挖掘技術裝備進步紅利,緊扣歐美家用小型泵智能化、節能化趨勢,推動泵用電機嫁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最新信息技術,探索集成遠程遙控、數據分析、智能調節等一系列技術;加大泵企資金扶持力度,全面推動生產設備更新,實現生產裝備自動化、柔性化;加快實現在殼體鑄造、定轉子壓鑄、電機繞嵌線等關鍵環節的設備自動化改造。

三要抓好產業鏈拓展。泵與電機產業是我市主導傳統產業,已經形成了集聚程度較高的特色產業集群,具有較好的區域優勢和良好的市場口碑。但打造一個世界級的產業,還需要一個世界級的產業完整配套體系,要推動產品體系創新,加快推動產品從民用泵向工業用泵、特種泵等領域橫向拓展,促進業態由製造環節向上下游研發服務領域縱向延伸,形成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